首页 >> 古诗文 >> 华严庵原文 诗词名句

华严庵

作者:李廌 朝代:宋代

华严庵原文

人生奥区中,犹如茧中蚕。
欲穷无然心,足力有不堪。
终南有五虎,衔牙坐耽耽。
乃有忘躯人,临穴已拟探。
干将古宝剑。
吹毛可挥{左金右函}。
亦有躁戾者,执刃求其镡。
所得计所伤,胆溃心忧惔。
况夫爱见魔,悦如刍豢甘。
大士独了然,白月沉珠潭。
独造无僮仆,妙理去二三。
至哉天下乐,端默坐草庵。

诗词问答

问:华严庵的作者是谁?答:李廌
问:华严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廌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奥区

(1).腹地。《后汉书·班固传上》:“防御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 李善 注:“奥,深也。言 秦 地险固,为天下深奥之区域。” 宋 刘炎 《迩言》:“或曰: 淮 堧千里,滨接 鲁 邓 ,昔为奥区,今为极边。” 清 刘大櫆 《游凌云图记》:“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 巴蜀 峨眉 尤为怪伟奇絶。”

(2).深奥之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张华》:“谈《老》《庄》之奥区,被《风》《雅》之絶旨。”

犹如

好像

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无然

(1).无是,不正确。《诗·唐风·采苓》:“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2).不要这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 以 公鉏 为马正,愠而不出。 閔子马 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我愿从归翼,无然坐自沉。” 明 刘基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诗:“无然学儿女,愴恨 山阳 笛。”

(3).不是这样。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於世。”

足力

两腿的力气;脚力

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五虎

(1).指 明 代宦官 魏忠贤 私党中的五个文臣。《明史·宦官传二·魏忠贤》:“内外大权一归 忠贤 ……外廷文臣则 崔呈秀 、 田吉 、 吴淳夫 、 李夔龙 、 倪文焕 主谋议,号五虎。”

(2).指 南明 桂王 时与锦衣指挥使 李元胤 结党揽权的五个官员。《明史·严起桓传》:“时朝政决於 成栋 子 元胤 ,都御史 袁彭年 ,少詹事 刘湘客 ,给事中 丁时魁 、 金堡 、 蒙正发 五人附之,揽权植党,人目为五虎。”

耽耽

(1).眈眈。威严注视貌。亦形容贪婪地注视。《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宋 苏轼 《见长芦天禅师》诗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一本作“ 眈眈 ”。 清 黄宗羲 《机山钱公神道碑铭》:“逆党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计中之。” 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数十年来,西洋诸国竞知 中国 幅员辽阔,又有不争远土之名,一遇界务,鲜不为耽耽之视。”

(2).深邃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 薛综 注:“耽耽,深邃之貌也。”《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李善 注:“耽耽,树阴重貌。” 宋 王禹偁 《归云洞》诗:“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广场千寻,连翰重墙,中周四隅,耽耽翼翼。”

临穴

(1).面对自己的圹穴。语出《诗·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慄。” 汉 王粲 《咏史诗》:“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綆縻。” 晋 陶潜 《咏三良》:“临穴罔惟迟,投义志攸希。”

(2).指面对(别人的)墓穴。有哭悼逝者之意。 晋 潘岳 《杨仲武诔》:“临穴永诀,抚櫬尽哀。”

干将

办事干练、能起重要作用的人

别看他貌不出众,在厂里可是一位干将

宝剑

原来指罕见而贵重的剑,后泛指普通剑

吹毛

(1).比喻事情易为,不费大力气。《韩非子·内储说下》:“去 仲尼 犹吹毛耳。” 唐 司空图 《成均讽》:“ 龟山 远蔽,迷津则原类吹毛;《鱼藻》陈规,式宴则唯思在 镐 。”

(2).形容刀剑锋利,吹毛可断。 唐 李颀 《崔五六图屏风各赋一物得乌孙佩刀》诗:“ 乌孙 腰间佩两刀,刃可吹毛锦为带。”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锋先衣染血,骑突剑吹毛。” 仇兆鳌 注:“旧注:‘《吴越春秋》:“ 干将 之剑,能决吹毛游尘。”’考本书无此语。” 宋 司马光 《留别东郡诸僚友》诗:“岂徒 丰 狱吹毛利,兼有 秦 臺照胆明。”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这剑比那太阿无光,鏌鎁无神,臣闕无威。你可休将他小覷的轻微不贵,端的个有吹毛风力。”

(3).见“ 吹毛求疵 ”。

躁戾

浮躁暴戾。 明 唐顺之 《郑氏三子字说》:“鸞鸟之声和,故乐家象之以协於律吕,君子载之在舆而听焉。以消其非僻躁戾之心,是和气之应也。”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不使不仁加身者,是何寧静严密功夫,而堪此躁戾恶语也?”

得计

计谋获得成功

夺取对政府的控制权的阴谋得计

所伤

伤害。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二折:“待不前去,又怕那贼汉赶来,所伤了我的性命,怎生是好?”

刍豢

指牛羊猪狗等牲畜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史记·货殖列传》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来,区区汝何攻? 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

(4).对高僧的敬称。 宋 苏轼 《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儼然,即之也温,是惟 寳觉 大士之像。”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了然

(1).明白;清楚。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诗:“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考其时变,商其格製,其邪正了然在目,不能隐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九:“我听了,心里到底了然点。”

(2).全然。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宋 梅尧臣 《题刁经臣山居》诗:“散帙理旧学,了然无俗喧。”《红楼梦》第二九回:“我就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无毫髮私心了。”

(1).眼明貌。 唐 张仲方 《赠毛仙翁》诗:“方口秀眉编贝齿,瞭然炅炅双瞳子。” 宋 苏轼 《书林逋诗后》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瞭然光可烛。”

(2).明白;清楚。《新唐书·韦嗣立传》:“臣愿陛下廓天地之施,雷雨之仁,取 垂拱 以来罪无重轻所不赦者,普皆原洗,死者还官,生者霑恩,则天下瞭然,知向所陷罪,非陛下意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瞭然矣。”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自 晋以来,文笔有别,判而益彰。 刘勰 所云:‘有韵曰文,无韵曰笔。’涂辙瞭然。”

白月

(1).皎洁的月光。 唐 刘长卿 《宿北山禅寺兰若》诗:“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唐 孟郊 《寻裴处士》诗:“远心寄白月,华髮廻青春。”

(2).见“ 白分 ”。

独造

独创;独到。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嵇康 ﹞不事雕饰,想于文亦尔,如《养生论》、《絶交书》……独造之语,自是奇丽超逸。览之跃然而醒。” 清 管同 《祭檀默斋明府文》:“先生之文,其数万千。意在独造,不循古先。”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蒿庵 曾谓余云:‘ 唐 以后诗, 元 以后词,必不可入目,方有独造处。’此论甚精。” 梁启超 《论宗教家和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若 康南海 ,若 谭瀏阳 ,皆有得于佛学之人也。两先生之哲学固未尝不戞戞独造,渊渊入微,至其所以能震撼宇宙……仍恃宗教思想之为之也。”

僮仆

仆人

僮仆欢迎。——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清· 张廷玉《明史》

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妙理

精微的道理。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通黄中之妙理,韜亚圣之奇才。”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物之在天下,皆妙理之所寓也。” 清 黄鷟来 《雨晴游弘济寺访蒲庵和尚》诗:“捶钩畅玄旨,妙理穷指摘。”

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默坐

静坐;沉默地坐着

草庵

亦作“ 草菴 ”。 1.草房,草舍。《宋书·沉庆之传》:“营内多幔屋及草菴,火至輒以池水灌灭,诸军多出弓弩夹射之, 蛮 败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梁 世被繫劾者,子孙弟姪,皆诣闕三日,露跣陈谢……若配徒隶,诸子并立草庵於所署门,不敢寧宅,动经旬日,官司驱遣,然后始退。”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庵,乌含切,《广韵》:‘小草舍也。’”

(2).特指小寺庙或庵堂。 唐 寒山 《诗》之一二九:“鸟语情不堪,其时卧草庵。” 宋 秦观 《显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偶成二老风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宋 朱熹 《宿休庵用德功间韵赠陈道人》:“暮入千峰里,寒栖一草菴。”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木待问,朝代:宋代
    红委墙阴花寂寂,翠滋亭角草纖纖。风翻书叶常交案,雨压炉烟不过帘。
  • 作者:许景衡,朝代:宋代

    天上张公子,河间善最多。

    三年种桃李,万室自弦歌。

    北阙今归去,斯民奈别何。

    会将清禁月,千里照嘉禾。

  • 作者:张籍,朝代:唐代
    曲江冰欲尽,风日已恬和。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仙掖高情客,相招共一过。
  • 作者:张方平,朝代:宋代

    此老得天乐,自称云水人。

    佯狂不妨道,太息漫劳神。

    沈醉少醒日,与游多逸民。

    常忧忽不见,无处访清尘。

  • 作者:朱贞白,朝代:宋代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尝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 作者:宗衍,朝代:元代

    露长纤纤叶,春添细细根。

    生涯惟水石,幽意自乾坤。

  • 作者:赵长卿,朝代:宋代
    海棠花半落。正蕙圃风生,兰亭香扑。青英暝池阁。任翻红飞絮,游丝穿幕。情怀易著。奈宿酲、情绪正恶。叹韶光渐改,年华荏苒,旧欢如许。追念凭肩盟誓,枕臂私言,尽成离索。记得忘却。当时事,那时约。怕灯前月下,得见则个,厌厌只待窥著。问新来、为谁萦牵,又还瘦削。
  • 作者:段成式,朝代:唐代
    少赋令才犹强作,众医多识不能呼。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
  • 作者:张炎,朝代:宋代

    水落槎枯,田荒玉碎。夜兰秉烛惊相对。故家人物已无传,一灯却照清江外。
    色展天机,光摇海贝。锦囊日月奚童背。重逢何处抚孤松,共吟风月西湖醉。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八曲阑干垂手处,烛光花影疏疏。一尊共饮记当初。彩毫浓点,双带要人书。日暮不来朱户隔,碧云高挂蟾蜍。琴心密约总成虚。醉中言语,醒后忆人无。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