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听弹琴原文 诗词名句

听弹琴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听弹琴原文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诗词问答

问:听弹琴的作者是谁?答:刘长卿
问:听弹琴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听弹琴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刘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长卿名句大全

刘长卿听弹琴书法欣赏

刘长卿听弹琴书法作品欣赏
听弹琴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47_13

参考注释

泠泠

(1)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七丝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文选·张衡<思玄赋>》“考治乱於律均兮”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琴道》:“琴七丝足以通万物而考治乱。” 唐 齐己 《偶作寄王秘书》诗:“七丝 湘 水秋深夜,五字河桥日暮时。借问秘书郎此意,静弹高咏有谁知?” 宋 苏轼 《戴道士得四字代作》诗:“赖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自从夷夏乱,七丝久已弃。”

静听

仔细地听。 晋 刘伶 《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 泰山 之形。”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他索性不则一声,妆睡在那里静听。” 茹志鹃 《黎明的故事》二:“妈妈……有时停了笔,侧耳静听一下。”

风寒

(1).冷风寒气。《墨子·节用上》:“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三国 魏 嵇康 《与阮德如》诗:“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2).风邪和寒邪。中医谓为致病的两个因素。亦指因感受冷风寒气引起的病。《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过冒点风寒,一发散就好了。” 周立波 《盖满爹》:“ 盖满爹 感受了风寒,病倒了,躺在乡政府的秘书的床上。”

(3).农历十一月的别称。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古调

(1).古代的乐调。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 隋 氏取 汉 以来乐器、歌章、古调併入清乐,餘波至 李唐 始絶。”

(2).比喻高雅脱俗的诗文、言论。常以称颂他人。 唐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忽闻歌古调,归思欲霑巾。” 清 黄鷟来 《和韵送戚缄子归蠙城》之三:“古调岂终絶?《阳春》原和稀。”

(3).见“ 古调诗 ”。

自爱

(1)

(2) 爱自己

(3) 宁愿将爱恋指向自己而不指向他人

(4) 对自己的幸福或利益的关心

(5) 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今人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诗文赏析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周啸天)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叶如张幄花如锦,步幛由来胜紫丝。

    不写施松写独立,可知作者具深思。

  • 作者:王之道,朝代:宋代
    凭陵风雨上崔嵬,一见亲公病眼开。似是前生师弟子,两年今日入山来。
  • 作者:何梦桂,朝代:宋代

    夜月楼台,夕阳庭院。都将前事思量遍。当初识面待寻常,争知识后情如线。
    只怕梅梢,参横斗转。催人归去天涯远。断肠当在别离时,未曾说著肠先断。

  • 作者:端禅师,朝代:宋代
    灯心刺著石人脚,火急去请周医博。路逢庞公相借问,六月日头干晒却。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图抚董祥真兆祥,金题玉躞锦为装。

    缶擎三秀露凝彩,瓶亚群芳风递香。

    六百年看墨华宛,岁朝日合绮筵张。

    虽云百事愿如意,我愿惟时若雨旸。

  • 作者:王国维,朝代:近现代
    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日长无绪,回廊小立,迷离情思。细雨池塘,斜阳院落,重门深闭。正参参欲住,轻衫掠处,又特地,因风起。花事阑珊到汝,更休寻满枝琼坠。算人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一样飘零,宁为尘土,勿随流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粤西火畬地,尤廑时雨旸。

    曾闻夏仲月,旱魃稍为殃。

    企望佳音报,殷忧殊未央。

    乃者荷天赐,涌泉山之旁。

    灌溉数千亩,源远流泽长。

    潺潺敷广野,决决活新秧。

    丰稔欣有兆,大吏驰封章。

    有年愿率土,况在鱼稻乡。

    依稀寸楮间,而闻饼糜香。

    所乐在田畴,非为誇嘉祥。

  • 作者:释宝昙,朝代:宋代
    摄提之岁兮厥月惟寅,蓂谁商略兮六荚发春。揆王初度兮箕横翼陈,纷吾先驱兮康护帝茵,谓太平本无象兮,何为而生凤麟。艺兰之九畹兮蕙茝同芬,河润九里兮其源骏奔。春风兮桃李,芳菲菲兮袭人。绶累累兮万石,孰前修兮后尘。阆风兮县圃,归来兮隐沦。芰车兮荷屋,倚桂枝兮轮囷。闻韶兮屡舞,凤将九子兮其来下。玉节兮旌幢,世世兮茆土。职道德兮维垣,友夔龙兮方虎。鼂骋兮扶桑,夕望舒兮延伫。援北斗兮为觞,饮南山兮坠露。制芙蓉兮裳衣,佩水苍兮陆离。采芳馨兮杜若,遗云仍兮以时。问乔松兮安在,将并驾兮焉之。植大椿兮八千为岁,方蘖芽兮吾其庶几。
  • 作者:蔡伸,朝代:宋代

    之筹边阁,诚不负所闻。明年归,则陈已入道矣。崔守呼之至,即席赠此
    流水桃花小洞天。壶中春不老,胜尘寰。霞衣鹤氅并桃冠。新装好,风韵愈飘然。
    功行满三千。婴儿并姹女,链成丹。刘郎曾约共升仙。十个月,养个小金坛。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白发久孤鹦鹉杯,碧梧自老凤凰台。管夷吾亦仅如许,李谪仙今安在哉。城郭是非秋雨外,江山形胜暮潮来。小留只等中秋月,且放青冥万里开。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