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泊舟原文 诗词名句

泊舟

作者:释文珦 朝代:宋代

泊舟原文

泊舟青林傍,日入风色莫。
翩翩群鸟归,各以类相聚。
我生独何为,孤立寡良遇。
落落天壤间,真如惠王瓠。
苦吟复谁扣,直道遭时恶。
齿豁眼已昏,鬒发坐成素。
踯躅中夜起,沾衣苦多露。
仰视天一方,繁星不知数。
故乡何由返,年老忘归路。
良宵苦无悰,明朝又保处。
余生但迍邅,百念空回玛。
感激动悲歌,邻舟还诟怒。
吞声入篷底,局促似罝兔。
行役古所叹,人生亦多误。

诗词问答

问:泊舟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问:泊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青林

(1).指云烟,云雾。《文选·扬雄<羽猎赋>》:“羽骑营营,昈分殊事,繽纷往来,轠轤不絶,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张铣 注:“烟色,青林映之,故云青林。” 晋 陆云 《登台赋》:“北溟浩以扬波兮,青林焕其兴蔚。”

(2).苍翠的树林,苍翠的树木。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宋 陆游 《舍北望水乡风物戏作绝句》:“乞与画工团扇本,青林红树一川秋。” 清 厉鹗 《七月十七日病起小园作》诗:“青林曲堵迴塘,卧起西风竹牀。”

(3).清静的山林。青,通“ 清 ”。《文选·潘岳<射雉赋>》:“涉青林以游览兮,乐羽族之羣飞。”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青,静也。” 刘良 注:“清林,清静之林。”

(4).寺庙的别称。《释氏要览·住持》:“禪门别号:丛林……青林。” 唐 王昌龄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诗:“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清 厉鹗 《过硖石登西山广福院》诗之三:“顾逋翁有读书臺,白塔青林相对开。”

(5).星名。即天苑星。《文选·张衡<思玄赋>》:“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 李善 注:“罔车,毕星也。青林,天苑星也。” 清 吴锡麒 《星象赋》:“驭元气之广大,按六飞而巡行,遂集於青林之苑。”

日入

太阳落下去。《穀梁传·庄公七年》:“日入至於星出,谓之昔。” 汉 王充 《论衡·说日》:“平旦,日入光销,故视大也。” 明 高启 《送示上人序》:“每登西麓,聚落叶藉坐,探韵赋诗,抵日入鸟归乃去。”

风色

(1).风。 唐 元稹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诗:“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 明 高启 《忆远曲》:“ 扬子津 头风色起,郎帆一开三百里。”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卷二:“今按:风亦可言色。《楚辞》云:‘光风转蕙汎崇兰。’ 王逸 註云:‘雨止日出而风,草木亦有光也。’《乐府》:‘今朝风色好。’是风亦可言色。”《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这日将到 大姑塘 ,风色大作……只见两隻大盐船被风横扫了,抵在岸边。”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只有凄微的风色,匿黯的日影,重云摩顶,孤鹄啼枝,添绘了几许悲愁的景象。”

(2).风势,风向。 唐 韩偓 《江行》诗:“舟人偶语忧风色,行客无聊罢昼眠。” 宋 苏轼 《与秦少游书》:“约此二十五六间可登舟,并海岸行一日至 石排 ,相风色过渡,一日至 递角场 。”《水浒后传》第十一回:“看见风色顺了, 许义 引路,带了十隻船,一同进发。”

(3).泛指天气。 唐 卢照邻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诗:“今朝风色好,延瞰极天庄。”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开船那天,风色十分阴沉。”

(4).风光,景色。 唐 温庭筠 《西洲曲》:“ 西洲 风色好,遥见 武昌 楼。” 宋 范成大 《长文再作复次韵》:“喜鹊门前人一笑,絶胜风色候 长干 。” 魏巍 《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这就是 汉江 前线的自然风色。”

(5).形势,动静。《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权 见风色不利,收军还 东吴 。”《说唐》第二四回:“这班人来得古怪,更兼相貌兇奇,莫非有劫王槓的 陈达 、 尤金 在内,你可在此看店,待我入城叫 叔宝兄 来,看看风色,却不可泄漏。” 洪深 《五奎桥》:“ 周乡绅 (看见风色不大好,立起身对 王老爷 ):这里太阳晒,热不过,我们祠堂里去坐罢。”

(6).犹风声,消息。《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杨知县 听得这风色慌了,躲在舱里説道:‘奶奶,如何是好?’”

(7).神色,脸色。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忠存轨迹,义形风色。”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二回:“ 康顺风 便感到村里人这几天的风色不对。”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相聚

集合;彼此聚会。《史记·李斯列传》:“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復彊,相聚约从,虽有 黄帝 之贤,不能并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或相聚饮食于肆,醉饱而去。” 宋 苏轼 《夜泊牛口》诗:“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 巴金 《初恋》:“我知道我们只应有片刻的相聚,我知道你是不会永久属于我的。”

我生

(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孤立

使孤独无助,使得不到同情或援助

团结同志,孤立敌人

良遇

(1).好的机遇。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三国 吴 韦昭 《博奕论》:“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 唐 李咸用 《赠来进士鹏》诗:“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

(2).所见美景。 元 何中 《秋日山行杂兴》诗之二:“景晦良遇稀,心异真赏寡。”

落落

(1)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 <落落寡合>

(3) 堆积的样子

落落大满。——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壤

(1) 天和地

天壤间

(2) 相隔极远;相差极大

真如

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同真如而无尽,与日月而俱悬。”《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游净土》:“霞幢被,宝座趺,灵光随处现真如。”《红楼梦》第八七回:“屏息垂帘,跏趺坐下,断除妄想,趋向真如。” 范文澜 《唐代佛数·佛教各派》:“事物生灭变化,都不离真如。故真如即万法(事物),万法即真如。真如与万法,无碍融通。”

苦吟

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做诗极为认真。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苦吟》:“ 孟浩然 眉毫尽落, 裴祐 袖手,衣袖至穿, 王维 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幗。”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二:“可见天地间景物无所不有,苦吟者亦描写不尽耳。” 王朝闻 《艺术创作有特殊规律》二:“苦吟的诗人所以感到苦中有乐,从根本上说,仍然是生活实践给他提供了足以充分发挥创作的创造性的现实根据。”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 ,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 吕岩 《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遭时

(1).谓遇到好时势。《庄子·徐无鬼》:“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 成玄英 疏:“以前诸士遭遇时命,情随事迁,故不能无为也。”《周书·薛憕传》:“此年少极慷慨,但不遭时耳。”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顾都御史声望》:“虽公遭时得君之盛,要亦有慴服弹压之实焉。” 清 吴伟业 《又咏古》之五:“遭时固不易,推心尤独难。”

(2).指所遭遇的时势。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既克反葬,遭时艰难,百口偕行,避地 江 濆。”

齿豁

齿缺。指年老。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髮秃齿豁,不见知己。” 梁启超 《新民说》十四:“其潦倒者,则八股八韵,风簷矮屋,磨至头童齿豁之年。”

鬒发

稠美的黑发。《诗·鄘风·君子偕老》:“鬒髮如云,不屑髢也。” 毛 传:“鬒,黑髮也。” 汉 张衡 《西京赋》:“ 卫后 兴於鬒髮, 飞燕 宠於体轻。” 唐 杜甫 《昔游》诗:“虽悲鬒髮变,未忧筋力弱。” 元 方回 《八月十五日二十日两至南山饮潇洒亭》诗:“故侯復齐民,鬒髮成华颠。”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闺人时妆,鬒髮覆额,如黝髹可鑑。”

坐成

谓审定讼词。《国语·齐语》:“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 韦昭 注:“坐成,狱讼之坐已成也。”

踯躅

(1) 徘徊不前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始踯躅于燥吻。——《文选》

(2) 用脚踏地

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中夜

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唐 杜牧 《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诗:“中夜起徘徊,寒螿何凄切!”

多露

(1).谓露水多。《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朱熹 集传:“言道间之露方湿,我岂不欲早夜而行乎,畏多露之沾濡而不敢尔。” 南朝 齐 谢朓 《七夕赋》:“朱光既夕,凉云始浮。盈多露之蔼蔼,升明月之悠悠。”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诗:“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2).比喻受霜露之苦。 唐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

(3).比喻遭人议论猜疑。 唐 吕温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早行多露悔,强进触藩羸。功名岂身利,仁义非吾私。”

仰视

仰头向上看

一方

(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

(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 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观音 在 南海 , 普贤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顾炎武 《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 齐 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 宋 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 陈沂 《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 宋 曾巩 《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 高诱 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

(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 高诱 注:“方,道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 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诸饮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 悰 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 * 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

(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 黄河 冰合鱼龙死。”

(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 焦 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

(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

(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唐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

(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

(15).一万的隐语。详“ 一干一方 ”。

繁星

多而密的星星

满天繁星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故乡

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忘归

(1).忘返。《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晋 左思 《吴都赋》:“ 舜 禹 游焉,没齿而忘归。”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良箭名。以一去不复返,故称。《公孙龙子·迹府》:“ 龙 闻 楚王 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梦 之圃。”《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左揽繁若,右接忘归。” 李周翰 注:“忘归,矢名。”

良宵

(1).景色美好的夜晚。 唐 皇甫冉 《秋夜宿严维宅》诗:“世故多离别,良宵詎可逢。” 金 段克己 《中秋》之二:“良宵方喜故人共,醉语那知邻舍惊。”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良宵莫把银釭照,最喜相逢似梦中。” 郭沫若 《长春集·游埃及杂吟之三》:“ 春申 相仿佛,煮茗话良宵。”

(2).长夜;深夜。 唐 李峤 《饯骆四》诗之二:“甲第驱车入,良宵秉烛游。”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3).指元宵节的夜晚。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探春》:“千门万户乐新春,三五良宵月掛银。闻道 洛阳 灯似锦,出门俱是看灯人。” 贝青乔 《咄咄吟》:“漫道 狄 家铜面具,良宵飞骑夺 昆仑 。”

无悰

没有欢乐。《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何用为乐心所喜,出入无悰为乐亟。” 南朝 齐 谢朓 《游东田》诗:“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宋 欧阳修 《答吕太博赏双莲》诗:“年来因病不饮酒,老去无悰懒作诗。”

明朝

〈方〉∶明天

余生

(1) 指人的晚年

(2) 幸存的生命

劫后余生

迍邅

(1).难行貌。 汉 蔡邕 《述行赋》:“途迍邅其蹇连,潦污滞而为灾。”《西游记》第四三回:“老师父步步逢灾,纔脱了魔障,幸得这一路平安,又遇着黑水迍邅。”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仓皇归去,步步迍邅。”

(2).指迟疑不进。 明 张景 《飞丸记·京邸道故》:“但见气吞虹倚天,长剑流光捻;及早定 天山 ,莫自迍邅。”

(3).处境不利;困顿。 晋 左思 《咏史》之七:“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唐 张鷟 《游仙窟》:“嗟运命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邈。” 清 李渔 《怜香伴·神引》:“只要他好事能成,便受些迍邅也无碍。”

百念

百般思念;各种想法。 南朝 梁 何逊 《相送》诗:“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金 王若虚 《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险阻备尝,烦劳久厌;閲兴亡之大变,悟荣辱之真空。残喘仅存,百念灰冷。”

感激

(1) 因为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有好感

感激不尽

我把电话打通了,他感激地谢了我。——《小桔灯》

(2) 对于施恩者怀有热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报答恩情

感激施舍

(3) 感动奋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悲歌

哀声歌唱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乐府诗集·悲歌行》

诟怒

(1).怒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及 鄱阳王 世子 谢夫人 ,登屋詬怒,见射而毙。”

(2).怒,嗔怒。 唐 元稹 《苦雨》诗:“巢燕污牀席,苍蝇点肌肤。不足生詬怒,但苦寡欢娱。”《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 弓高 守备甚严。有中使夜至,守将不内,旦,乃得入。中使大詬怒。”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乡之绅士以为言,令詬怒。”

吞声

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篷底

谓船篷之下。指船舱。 唐 杜牧 《独酌》诗:“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唐 杜荀鹤 《溪兴》诗:“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甌篷底独斟时。”

局促

见“局促”

罝兔

(1).张网捕兔。《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 汉 郑玄 笺:“罝兔之人,鄙贱之事,犹能恭敬,则是贤者众多也。”

(2).用以称美贤者之行。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被褐茹草,垂纶罝兔,则心欢意得,如将终身。”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予与 安 甥,或荡舟採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

(3).落网的兔。 宋 范成大 《寄陆融州》诗:“罝兔脱丰草,池鱼跃清渊。”

行役

(1).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贾公彦 疏:“行谓巡狩,役谓役作。”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行役戍备,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诗:“行役留三 楚 ,思归又一春。”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计之,二十岁而入伍,五十岁而出伍,始终三十年,止歷七践更耳。”

(2).泛称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恽 《捣衣诗》:“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跡。”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天下名山福地,类因行役穷日力,且为姑俟回程来观之语所误,竟失一往,貽终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忧庵记》:“余好游,时时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忧庵也。” 郁达夫 《星洲既陷厄苏岛困孤舟中赋此见志》诗:“伤乱倦行役,西来又一关。”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西川特地报嘉祥,衍庆颐龄人姓张。

    一老百年登寿帙,元孙五代喜同堂。

    太和元气天庥沐,寰宇熙春祖德昌。

    际此繁滋仁寿世,益廑怀保念无遑。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分题七十二章诗,兹欲连珠一贯之。冻解东风为首候,暄融南浦肇芳期。渊蜎动以鸿钧转,尺蠖伸先墐户知。才跃轻鯈嘘潋滟,欲投香饵羃琉璃。禁开入泽虞人伺,祭喻排签蠹简披。烟水江南传远信,云山漠北望征逵。佳辰暖递三旬过,嫩甲新苏万汇熙。翠颖润频咨保介,绯霞烘恰护封姨。啼深红树携筐到,听趁黄柑酌斗随。订义鹰房嗤互化,扶阳鸠职诏攸司。生商早纪祥为表,啄汉当知戒可思。出震发声宣郁蛰,启屯鼓物利甘滋。光生同气缘遐迩,说泥分期判早迟。叶琢一圭符闰朔,华攒万乳透朝曦。穴同鸟鼠侪西渭,海化鹍鹏信北池。强例贞淫乖正变,漫从朝暮指雄雌。浮踪流水他乡聚,幻影飞绵昨夜吹。布谷晓催红杏墅,浴蚕晴唤绿云枝。三春长养更番报,四月清和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罾塘断港劣容舟,鱍鱍盈篮叫不休。我亦买之将作腊,要和蔬茹绐饥喉。
  • 作者:林景熙,朝代:宋代
    村酒沽来浊可斟,扁舟过雨系枫林。午春吹稻海田熟,秋蔓引瓜茅屋深。天地暗尘归客鬓,江湖斜日动乡心。衰年自笑为形役,空羡间鸥卧水阴。
  • 作者:杨亿,朝代:宋代
    岁晏梁园密雪飞,出关犹忆弃繻时。属鞬正是從军乐,插羽那忧草檄迟。陪宴初筵挥玉柄,從游别墅聘金羁。祇因偏啖牛心炙,自此声名汉殿知。
  • 作者:李昱,朝代:元代

    越乡船样小如梭,妇女牵船唱越歌。

    秦望山宜篷底看,贺家湖向镜中过。

    青袍作尉登临遍,彩笔题诗感慨多。

    况是右军遗迹在,未须射鸭且笼鹅。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园鹤年年饱稻粱,每因寻鹿试神鎗。

    一般都是仙家畜,无可欲惟尔所长。

  • 作者:胡则,朝代:宋代
    六十年来见弊由,仰蒙龙勅降南州。丁钱永免无拘束,苗米常宜有限收。青嶂瀑泉呼万岁,碧天星月照千秋。臣今未恨生身晚,长喜王民绍见休。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润土物熙怡,晴旭春和盎。

    妙矣天一笑,条鬯被万象。

    对时惟予职,体乾更予仿。

    静实动之根,元者善之长。

    试看造化功,夫何有偏党。

    橐籥奉大圆,洞属悬日朗。

    顾名每思义,敢曰恣偃仰。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羡生常笑古人痴,俛仰那知迫耄期。镜里鬓无添白处,尊前颜有暂丹时。客瞠终岁常称疾,儿讶经旬嬾赋诗。枉却愁过强健日,身闲何往不熙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