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吟原文
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智诈一齐行。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朝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范雎谢相何心情,蔡泽入秦何依凭。
始皇奋袂天下宁,二世乞为氓不能。
三千宾客愤未平,百二山河汉已兴。
所存旧物惟空名,残阳衰草山川形。
都似一场春梦过,自余恶足语威狞。
诗词问答
问:战国吟的作者是谁?答:邵雍
问:战国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邵雍的名句有哪些?答:邵雍名句大全
邵雍战国吟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七国
(1).指 战国 时 秦 、 楚 、 燕 、 齐 、 韩 、 赵 、 魏 七国。《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征,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 春秋 则二百餘国, 战国 为七国。”
(2).指 汉景帝 时 吴 、 楚 、 赵 、 胶西 、 济南 、 菑川 、 胶东 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史记·袁盎晁错传列》:“ 吴 楚 七国果反,以诛 错 为名。”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太慰帅师,甫下 滎阳 ,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 晋 潘岳 《西征赋》:“成七国之称乱,飜助逆以诛 错 。”
时尚
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
仿照当时宫廷妇女服装的样式和时尚
战争
为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战争罪行
威强
亦作“ 威彊 ”。威力(包括武力、刑罚等)。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五名五恭》:“兵有五名:一曰威强……夫威强之兵,则屈软而待之。”《荀子·富国》:“威强足以捶笞之。”《后汉书·杜林传论》:“夫威彊以自御,力损则身危。” 明 张居正 《杂著·三代至秦》:“ 高 皇帝以神武定天下,其治主於威强。”
智诈
巧诈。《文子·自然》:“又为其怀智诈不以相教,积财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太平经·服人以道不以威诀》:“以德治者,进退两度也;故下古之人进退难治,多智诈也。”《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建 虽起盗贼,而为人多智诈,善待士,故其僭号,所用皆 唐 名臣世族。”
齐行
(1).同样行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夫不处势以禁诛擅爱之臣,而必德厚以与天下齐行以争民,是皆不乘君之车,不因马之利车而下走者也。”
(2).并行;一齐走。 晋 傅玄 《祝祖文》:“祖君自东,百灵齐行。”
(1).同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辨史,则与赞评齐行;銓文,则与叙引共纪。”
(2).同一行业。
用兵
(1) 使用兵器
立小人以教用兵
(2) 使用武力,进行战争
不敢造次用兵
(3) 调兵遣将,指挥战争
长于用兵
苏秦
战国时期纵横家。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主张合纵攻秦。先奉燕昭王命入齐,进行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齐b167王末年任齐相。与赵国李兑一起约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归还部分侵占的魏、赵之地。齐亦乘机攻灭宋国。后来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大举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处死。
张仪
张仪(?-前310) : 战国时期纵横家。魏国贵族的后代。主张连横策略以瓦解反秦联盟。公元前328年任秦相。封武信君。迫使魏献上郡,帮助秦惠文君称王,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齐楚联盟,夺取楚汉中地区。秦武王即位后,他入魏为相,不久死去。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布衣
(1) 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有布衣毕昇。——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昨日
昨天
鼎食
列鼎而食,吃饭时排列很多鼎。形容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钟鸣鼎食之家。——唐· 王勃《滕王阁序》
鼎烹
亦作“ 鼎亨 ”。鼎镬之刑。《汉书·严朱吾丘主父等传赞》:“ 主父 求欲鼎亨而得族。” 唐 杨乘 《甲子岁书事》诗:“竖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
心情
(1) 心神,情绪;兴致,情趣
那种心情又控制了他
(2) 精神状态
一个梦幻者的心情同一个士兵的气质结合在一起
依凭
(1).凭借;依靠。《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 圣 等依凭阻隘,久不破。” 唐 可止 《雪十二韵》:“道路依凭马,朝昏委託鷄。” 杨朔 《非洲鼓》:“踏着战鼓,涌向殖民主义者最后依凭的残壁断垒。”
(2).依据。 唐 元稹 《进边图状》:“宣示其遣,辨别精粗,即知愚臣一一皆有依凭,不敢妄加增减。”
奋袂
挥动衣袖。常用来形容奋发或激动的状态。《淮南子·氾论训》:“举天下之大义,身自奋袂执鋭。” 晋 刘伶 《酒德颂》:“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明史·余懋学传》:“稍有规正,輒奋袂而起,恶声相加。”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但苟有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则虽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远胜于宇宙之灭亡者。”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二世
在美洲、特别是在美国出生并受教育的、由第一代日本移民所生的子女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宾客
(1)
(2) 客人的总称
宾客盈门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3) 门客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得,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未平
(1).未必妥当。《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顾君 不言,言必有中”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曰:‘ 顾公 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
(2).没有平息。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百二山河
喻山河险固之地。 唐 卢宗回 《登长安慈恩寺塔》诗:“九重宫闕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 元 马致远 《蟾宫曲·叹世》曲:“ 咸阳 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三千世界都成幻,百二山河尽属空。” 宁调元 《清明忆亡友姚宏业》诗:“百二山河同败絮,两三亲友各飘萍。”参见“ 百二 ”。
所存
谓心志所在。《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朱熹 集注:“心所存主处。” 明 方孝孺 《戆窝记》:“余少慕古之戇者,欲起 长孺 、 子布 与之交而不可得,则思博交海内之士,以观其所存。”
旧物
(1) 古代的遗物,特指典章文物
(2) 指原有的国土
还归旧物
空名
(1) 虚名
不务空名
(2) 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名义
他挂了个副职的空名,一点主也做不了
残阳
将落的太阳
残阳如血
衰草
干枯的草
衰草满地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一场
表数量。犹一回,一番。 唐 白居易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诗:“谁能闻此来相劝?共泥春风醉一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若是押发人是个学舌的,就有一场是非出来。”《红楼梦》第三二回:“别是想起什么来,生了气,叫他出去教训一场罢?” 巴金 《家》二九:“我想起她死得可怜,偷偷买点钱纸给他烧,也不枉生前跟她好一场。”
(1).指一次科场考试。 唐 白居易 《选人入试继烛判对》:“将期百鍊之后,思苦弥精;何意一场之中,心劳愈拙。”《金史·选举志一》:“ 承安 四年,上諭宰臣曰:‘一场放二状元,非是。’”
(2).表数量。指某些活动的一个场次。如:一场电影;一场球赛。
(3).戏剧中的一个段落亦称一场。
自余
犹其馀;以外;此外。《晋书·孝友传序》:“自餘羣士,咸标懿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碑字所存惟此,自餘殆不可寻。”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初到一见太守,自餘杜门不出。” 清 顾炎武 《赠潘节士柽章》诗:“谓惟 司马迁 ,作书有条理。自餘数十家,充栋徒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