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江南总督尹继善奏报下河有收诗以志慰原文 诗词名句

江南总督尹继善奏报下河有收诗以志慰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下河如釜底,十岁九遇涝。

众壑之所归,蒿目愧疏导。

昔亦坚闭坝,霖小颇收效。

异涨乃偾事,上下胥灾告。

后人更鉴兹,开坝计称妙。

昏垫数州县,岁惟赖赈粜。

长此将焉穷,展转为忧悼。

江乡亲历览,熟筹略知要。

与其临事忙,毋宁先事料。

运河足浮送,其馀应预耗。

更浚归江路,并驱尾闾造。

今秋幸获收,大吏佳音报。

南望为额庆,沟壑免颠倒。

庆矣继生愁,徐沛仍泥淖。

诗词问答

问:《江南总督尹继善奏报下河有收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四

2. 高斌为总河时坚闭五坝下河亦得丰收比至癸酉夏湖河并涨仍狃于成见遂至溃溢成灾

参考注释

所归

(1).归依;归宿。《老子》:“儽儽兮若无所归。”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2).归向;归属。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汉 班彪 《王命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

(3).称赞。 晋 羊祜 《让开府表》:“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

蒿目

(1).极目远望。《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宋 王安石 《忆金陵》诗之二:“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蒿目为时忧,年未艾霜雪盈头。”

(2).犹言蒿目时艰。《明史·职官志一》:“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参见“ 蒿目时艰 ”。

疏导

(1)

(2) 使淤塞的水流或阻塞的道路畅通

疏导交通

疏导乘客

(3) 也比喻开导、打通人的思想

疏导思想

收效

取得效果

收效显著

收效甚微

偾事

败事。《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僨事,一人定国。” 郑玄 注:“僨,犹覆败也。” 明 宋濂 《赠吴府伴读陈生孟旸序》:“幸仕优而学,拾级而升,庶几无旷官僨事之失也。”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只因你卤莽僨事,削去了地方,到如今悔也不悔?”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常语有所谓‘胆大心细’,胆大心细是可贵的,如果胆大心粗,那只适足僨事,不但无可贵,而且是应该极力避免的。”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后人

(1) 后代的人

后人复哀后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

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3)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4) 子孙

(5) 后来的人,指新妇

不足迎后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昏垫

陷溺。指困于水灾。亦指水患,灾害。《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孔颖达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无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灾也。 郑 云:‘昏,没也;垫,陷也。 禹 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久痗昏垫苦,旅舘眺郊歧。” 宋 王安石 《上龚舍人书》:“比闻天子念东南之民困于昏垫,輟侍从之臣,亲至其地以劳徠安集之。” 清 魏源 《筹河篇下》:“ 沁水 浊悍衝决,使北行入 运 ,则 卫辉 必有昏垫之虞。”

州县

(1).州与县的合称。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今将自州县始,请各诵所怀,聊以观诸生之志。”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今州县之吏,不得久其职而躬亲於教化也。”

(2).指州县官。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应知不知》:“今之州县死一州一县之社稷。”

赈粜

售米赈救。《宋史·食货志上三》:“ 广东 转运判官 周纲 糴米十五万石,无扰及无陈腐, 抚州 守臣 刘汝翼 餉兵不匱,及劝诱賑糶流离,皆转一官。”《元典章·户部七·仓库》:“为 太原路 去岁灾伤贫民缺食,賑糶大备仓 大德 三年、 大德 四年米二万二千八百石三斗八升。”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是年有寄 朱元晦 提举诗,以年荒望其来賑糶也。”

展转

(1) 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2)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展转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忧悼

忧愁,不放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媪视生家良贫,意甚忧悼。”

江乡

多江河的地方。多指 江 南水乡。 唐 孟浩然 《晚春卧病寄张八》诗:“念我生平好,江乡远从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展 海子 直抵西城 中山王 冢,悉为稻田,引 新河 水注之,清波瀰漫数里,颇类江乡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乍暖风烟满江乡,花裡行厨携着玉缸。”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兰橈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

亲历

亲身经历

筹略

谋略;有谋略

以筹略自命

与其

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与其在这里等他,毋宁去找他更好

临事

(1).谓遇事或处事。《晏子春秋·杂下十二》:“临事守职,不胜其任,则过之。”《汉书·雋不疑传赞》:“ 雋不疑 学以从政,临事不惑,遂立名迹,终始可述。” 宋 朱熹 《上宰相书》:“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是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你造作时是苦,希望时是乐;临事时是苦,回想时是乐。” 沉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操演时因为有镇守使署中的参谋长和别的许多军官在场,临事虽不免有点慌张,但一切动作做得还不坏。”

(2).特指治理政事。《管子·立政》:“临事不信於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新唐书·杨恭仁传》:“ 仁寿 中,累迁 甘州 刺史,临事不苛细,徼人安之。”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袁安吴雄葬地》:“按 安 理 楚 狱之连繫,还 匈奴 之生口,临事如此,平时用心仁恕可知矣。”

毋宁

不如

与其固守,毋宁出击

先事

(1).谓先行其事。《礼记·坊记》:“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 孔颖达 疏:“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者,先相见是先事,而后币帛是后禄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先事后贿,礼也。” 杜预 注:“事大国当先从其政事,而后荐贿以副己心。”

(2).犹事前。《汉书·张汤传》:“老臣耳妄闻,言之为先事,不言情不达。” 颜师古 注:“事未施行而遽言之,故曰先事也。”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遇变出奇,先事独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奉使被议》:“朝议责 周 不能先事发觉,謫为典史。”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向你讲这一番话,并不是因为怕你要来问我借钱,而先事预防。”

运河

人工水道,用作航行、排水或灌溉土地

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江 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騖。”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宋 苏辙 《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诗:“不知江路长,但觉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玑还莆田》诗:“寒风江路兼山路,落日长亭更短亭。”

(2).江边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并驱

两马并进,比喻齐头并进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尾闾

(1).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选·嵇康<养生论>》:“自力服药,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路復废,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 尾閭 ,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园 书,及此闻溪漏,方欣验 尾閭 。” 清 赵翼 《逃荒》诗:“安得 尾閭 筹洩水,尽收归海出平畴。”

(2).泛指事物趋归或倾泄之所。 清 魏源 《军储篇一》:“此漏不塞,虽万物为金,阴阳为炭,不能供尾閭之壑。” 梁启超 《新民论》第二节:“民族帝国主义者何?其国民之实力,充於内而不得不溢於外,於是汲汲焉求扩张权力於他地,以为我尾閭。” 郭沫若 《创造十年》十二:“《季刊》和《周报》的标准太高,外来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因而失掉不少的读者,应该要有一种日报来做尾闾,以销纳外来的投稿。”

大吏

指大官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明史·海瑞传》

佳音

好的消息

伫盼佳音

额庆

见“ 额手称庆 ”。

沟壑

溪谷,山涧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填沟壑”,此处是死的意思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颠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泥淖

(1)

(2) 泥泞的低洼地,也指烂泥、泥坑

(3) 比喻艰难而不易摆脱的困境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霁景风软,烟江春涨。小阖无人,绣帘半上。花外姊妹相呼。约樗蒲。修蛾忘了章台样。细思一饷。感事添惆怅。胸酥臂玉消减,拟觅双鱼。倩传书。

  • 作者:李若水,朝代:宋代
    明月如君子,隐见自有时。顽云巧障之,光耀不得施。赏心无复乐,对酒翻成悲。树头号秋风,日夜无停期。胡不驱顽云,放出玉一规。而乃窗几间,空将乱帙吹。
  • 作者:陈宓,朝代:宋代
    山川秀而明,所居必名贤。主人虽凡骨,不慕衍客仙。
  • 作者:徐钧,朝代:宋代
    世有英明善治君,奸雄屈伏作能臣。尽忠于国人臣事,底事甘为跋扈人。
  • 作者:任环,朝代:明代

    客晤何曾久,他乡却忍离。

    君能开好抱,我亦不相思。

    陇树云千里,江门酒半卮。

    山川从此隔,鱼雁莫教迟。

  • 作者:杨鹏翼,朝代:元代

    四海笙歌属一家,骊山宫殿倚烟霞。

    烛龙正照三郎宴,野鹿偷衔第一花。

    大抵失人迂致乱,未知亡国不由奢。

    自从西蜀蒙尘后,几使残民望翠华。

  • 作者:权德舆,朝代:唐代
    年少守南阳,新恩印绶光。轻轩出绕霤,利刃发干将。风劲初下叶,云寒方护霜。想君行县处,露冕菊潭香。
  • 作者:释文珦,朝代:宋代
    烟生浦欲无,日暮潮初落。客帆何处来,又近垂杨泊。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夏山欲雨树生凉,略法惟期气韵长。

    此是宗苍不传秘,披图何异慕中郎。

  • 作者:晁说之,朝代:宋代
    夜雨岂不好,久竹与芭蕉。可想春意足,不闻声萧萧。清梦江之南,云霓正逍遥。旧游二三子,为我吹笙箫。觉来耳余清,明日是何朝。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