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沙行原文
钱塘江狭沙成路,潮水来时人欲渡。沙随浪没未容知,人恐潮回且争去。
仓皇竞同峰虮奔,只尺真恐蛟鼍怒。
狂风一作浪如屋,可怜有时迫昏暮。
长江渺渺前无航,平沙茫茫绝归处。
几人到此不复反,海水西来更东注。
君不见祖龙英雄吞九州,临此江波尚怀惧,济川舟楫果何人,莫说稻穰与芒履。
庞公今为鹿门行。
将归更作盘沙赋。
我衰绝望钓连鳌,三复君诗返予步。
诗词问答
问:盘沙行的作者是谁?答:任希夷
问:盘沙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任希夷的名句有哪些?答:任希夷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钱塘江
中国浙江省最大河流,发源于安徽省大尖山岭北麓,经杭州湾注入东海,全长410公里。以雄伟壮观的钱塘潮闻名
潮水
受潮汐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
时人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仓皇
匆促而慌张。也作“仓黄”、“苍皇”、“苍黄”
敌弃炮仓皇遁。——徐珂辑《清稗类钞》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仓皇出逃
只尺
亦写作“只赤”。咫尺。形容距离短。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六九:“只尺愁风雨, 匡庐 不可登。” 清 方文 《宿义津桥不及访姚休那先生寄此》诗之一:“只尺南村路,依依有梦亲。” 邓溥 《诸岩开朗者以风洞为最》诗:“天工肯落他山后,土著翻令只赤疑。”
蛟鼍
指水中凶猛的鳄类动物。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中则有神龟蛟鼉瑇瑁鳖黿。” 唐 韩愈 《石鼓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劒斫断生蛟鼉。” 清 魏源 《三江口宝带桥记》:“ 道光 三载, 吴 越 大涝,鼃鳖生万灶,蛟鼉嬉千里。” 陈三立 《人日顾石公广文饮集龙蟠里》诗:“ 徐侯 罢钓 东海 水,胸次鬱律千蛟鼉。”
狂风
(1) 气象术语中指速度为每小时88到108公里的风
(2) 猛烈的风。比喻破坏性的力量或影响
战争的狂风摧毁了他的家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昏暮
黄昏;傍晚。《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一日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 梁启超 《新民说》第八节:“其能现奴颜婢膝,昏暮乞怜於权贵之门者,必其能悬顺民之旂,簞食壶浆以迎他族之师者也。”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渺渺
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无航
没有船。 汉 张衡 《思玄赋》:“不抑操而苟容兮,譬临 河 而无航。” 晋 郭璞 《注<山海经>叙》:“无航之津,岂苍兕之所涉。” 唐 罗隐 《雪中怀友人》诗:“所思谁把醆?端坐恨无航。”
平沙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张仲素 《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 ,平沙歷乱转蓬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归处
归依。《诗·曹风·蜉蝣》:“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郑玄 笺:“归,依归。”
归依之处。 唐 白居易 《重题》诗之三:“心泰身寧是归处,故乡何独在 长安 !”
复反
犹回复。
《韩非子·扬权》:“法刑苟信,虎化为人,复反其真。”
《史记·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燿天下,复反无名。”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二》:“ 宣王 修 文 武 之业, 周 道灿然复至矣,非天降命不可复反也。”
海水
(1) 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
海水浴
(2) 海洋中的水
(3) 海
海水不可斗量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祖龙
(1).指 秦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 关 东夜过 华阴 平舒道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 滈池君 。’因言曰:‘今年 祖龙 死。’”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 始皇 也。” 唐 胡曾 《咏史诗·东海》:“自是 祖龙 先下世,不关无路到 蓬莱 。” 明 许时泉 《武陵春》:“只弄得 上蔡门 兔犬酸心, 望夷宫 马鹿攒眉,鲍鱼车风动 祖龙 归,四海内干戈鼎沸。” 清 梁佩兰 《易水行》:“ 荆卿 不得刺 秦王 , 无且 在殿提药囊,为谋不成实天意, 祖龙 胆落 荆卿 死。”
(2).借指其他帝王。 唐 温庭筠 《湖阴词》:“祖龙黄鬚珊瑚鞭,铁驄金面青连钱。”按,《晋书·明帝纪》:“帝母 荀氏 , 燕 代 人,帝状类外氏,鬚黄。”此指 晋明帝 。
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江波
江水;江中波浪。《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 注引 谯周 《益州志》:“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 宋 朱熹 《次敬夫登定王台韵》:“山色愁无尽,江波去不回。”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虎战龙争二十秋,江波日夜自东流。” 王统照 《遗音》:“江边的风,受了水气的调和,虽是秋末冬初,尚不十分冷冽,有时吹了些树叶子落到江波上,便随着微细的波花,无踪影的流去。”
济川
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唐 独孤及 《庚子岁避地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诗:“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张居正 《再谢御书疏》:“期少效济川调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 黄君 济川才,大器晚成就。”
舟楫
(1) 船和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2) 水上船只
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之利
舍鞍马仗舟楫。——《资治通鉴》
幸有舟楫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芒履
芒鞋。 唐 孟浩然 《白云先生王迥见访》诗:“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 宋 陆游 《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溼芒履。” 清 鲁一同 《檄凤颍淮徐滁泗宿海八府属文》:“马步并进,更番休息,贼之芒履赤足,不能敌也。”参见“ 芒鞋 ”。
庞公
指 庞德公 。 东汉 襄阳 人。躬耕于 襄阳 岘山 之南,曾拒绝 刘表 的礼请。后隐居 鹿门山 ,采药以终。 唐 皇甫冉 《赠郑山人》诗:“ 庞公 採药去, 莱氏 与妻行。” 明 高启 《耕》诗:“自得 庞公 计,遗安与子孙。”
鹿门
(1).古城门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臧紇 斩 鹿门 之关以出,奔 邾 。” 杜预 注:“ 鲁 南城东门。”
(2). 鹿门山 之省称。在 湖北省 襄阳县 。 后汉 庞德公 携妻子登 鹿门山 ,采药不返。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 唐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诗:“未因乘兴去,空有 鹿门 期。” 明 杨慎 《霞邱归引》:“ 鹿门 栖隐处,行与 老庞 邻。” 清 姚鼐 《柬王禹卿病中》诗:“但须 鹿门 携妻子,休俟 临卭 致骑从。”
衰绝
衰落绝灭。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人四·三桓微》:“《史记·鲁世家》自 悼公 之子 元公 以下,歷七君至 倾公 , 鲁 亡,皆不纪三 桓 事,盖已衰絶,无復可纪。”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壤》:“世俗篤信地理家言,谓葬亲得吉壤,则子孙富贵蕃祉,否则贫贱衰絶。”
连鳌
亦作“ 连鰲 ”。 1.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于海,随波而动。天帝遂命巨鳌十五,分作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事见《列子·汤问》。后因以“连鼇”作善钓之典。 唐 李商隐 《异俗》诗之二:“点对连鰲饵,搜求缚虎符。” 明 杨基 《天平山十四题·钓鱼矶》诗:“谁操百尺竿,重试连鰲手。”亦为称人富有才干、可成大事之典。 唐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诗:“钓水路非远,连鼇意何深。” 宋 刘攽 《次韵酬李推官》:“倾盖强君留一醉,相看前路钓连鼇。” 宋 王珪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诗序:“ 叔志 连鼇 桂苑 ,展驥 巴陵 ,良为欣抃。”
(2).形容岿然屹立的样子。
三复
犹言三遍。《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读书不过三復,终身不忘。”
谓反复诵读。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序:“三復来貺,欲罢不能。” 唐 李白 《任城寺大钟铭》:“天书褒荣,辉之简牘,稽首三復,子孙其传。” 金 宇文虚中 《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华》第四篇。” * 《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两句古语,值得政府当局三复的。”参见“ 三復白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