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

作者:王炎 朝代:宋代

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原文

刚肠厌徇俗,老眼饱阅世。
读书学经纶,亦颇识一二。
妄意糟粕中,啜哜得馨旨。
终然不可用,落落多左计。
慨念古人远,莫救吾道弊。
修溪有短簿,今工习凿齿。
贻我琼瑶章,有美而无刺。
内视才具短,不能尺有咫。
赠言虽甚宠,借玉恐未是。
公等必飞扬,我老惟退避。

诗词问答

问: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刚肠

指刚直的气质。《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 张铣 注:“刚肠,谓彊志也。” 唐 白居易 《哭孔戡》诗:“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清 秋瑾 《吊吴烈士樾》诗:“ 皖 中志士名 吴樾 ,百炼刚肠如火热。”

徇俗

顺随时俗。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物情良徇俗,时论太诬吾。” 明 方孝孺 《绿畴轩记》:“然善为政者,不徇俗而苟同,亦不矫俗以求异。”一本作“ 循俗 ”。

眼饱

形容看得多感到满足。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曰:‘少府亦应太飢。’唤 桂心 盛饭。下官曰:‘向来眼饱,不觉身飢。’”《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他要当面看我时,就等他看个眼饱。我又不残疾,怕他怎地!”

阅世

经历时世。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视身如传舍,閲世甚东流。” 宋 苏轼 《楼观》诗:“门前古碣卧斜阳,閲世如流事可伤。”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砚﹞端凝静默,有励俗之守焉;厚重不毁,有閲世之寿焉。”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二十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书学

(1).犹典籍。《后汉书·邓骘传》:“ 耿氏 教之以书学,遂以通博称。”《南史·后妃传上·韩兰英》:“妇人 吴郡 韩兰英 有文辞……及 武帝 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南史·王慈传》:“ 慈 ……少与从弟 俭 共书学, 谢凤 子 超宗 尝候 僧虔 ,仍往东斋诣 慈 。 慈 正学书,未即放笔。”《周书·艺术传·冀儁》:“时俗入书学者,亦行束脩之礼。”《新唐书·选举志上》:“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説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三》:“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説文》、《字説》、《尔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三·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款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然非浅学所能辩也。”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

经纶

(1) 整理过的蚕丝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一二

(1) 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妄意

(1).臆测。《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朱子语类》卷八十:“《诗》序多是后人妄意推想诗人之美刺,非古人之所作也。”

(2).妄想。 宋 苏辙 《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既挟策以干世,诚妄意於济时。”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家人惟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

(3).随意。 明 张鼐 《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后之儒者,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非知治体者也。”

糟粕

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然不

见“ 然否 ”。

落落

(1)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 <落落寡合>

(3) 堆积的样子

落落大满。——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左计

(1).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 宋 文天祥 《保州道中》诗:“厉阶起 玉环 ,左计由 石郎 。” 续范亭 《夜宿潼关》诗:“老凤西游悲左计, 中条 北望忆前场。”

(2). * 的计谋。 清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奈何阴毒左计,一至于此!”

(3). 宋 代管理财政的官署名。辖京东各道。《宋史·职官志二》:“又分天下为十道……在京东曰左计,京西曰右计,置使二员分掌。”

慨念

感慨怀念。 明 李东阳 《故明太傅平江伯陈公墓志铭》:“因慨念名家宿将之遗风,圣天子用旧保终之盛德,皆不可遂泯,乃叙次其事而系以铭。” 李大钊 《史观》:“后世逸民高歌,诗人梦想,大抵慨念 黄 、 农 、 虞 、 夏 、 无怀 、 葛天 的黄金时代。”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短簿

见“ 短主簿 ”。

凿齿

(1).古代传说中的野人。《山海经·海外南经》:“ 羿 与凿齿战于 寿华 之野。 羿 射杀之,在 昆仑虚 东。 羿 持弓矢,凿齿持盾。” 郭璞 注:“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一说谓兽名。《淮南子·本经训》:“ 尧 乃使 羿 诛凿齿於 畴华 之野。” 高诱 注:“凿齿,兽名,齿长三尺,其状如凿。”《梁书·文学传下·刘峻》:“虽大风立於青丘,凿齿奋於 华 野,比其狼戾,曾何足踰。”

(2).比喻 * 作乱之徒。 汉 扬雄 《长杨赋》:“昔有彊 秦 ,封豕其土,窫窳其民,凿齿之徒相与摩牙而争之。” 唐 李白 《北上行》:“奔鲸夹 黄河 ,凿齿屯 洛阳 。” 王琦 注:“其曰‘凿齿屯 洛阳 ’者,谓 禄山 据 东京 僭号也。” 清 顾炎武 《拟唐人五言八韵·申包胥乞师》:“九县长蛇据,三关凿齿横。”

(3).古代某些民族的一种风俗。 唐 张说 《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髮、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

瑶章

(1).指帝王祭祀或册封时所用的文书。《宋史·乐志十三》:“玉简瑶章,金书煌煌。”

(2).道家祈天时所书的符箓。 宋 黄昇 《浣沙溪·醮坛》词:“钟磬泠泠夜未央,梨花庭院月如霜。步虚声里拜瑶章。”

(3).对他人诗文、信札的美称。《再生缘》第三七回:“接读瑶章知一切,使于肺腑救深恩。” 秦纪文 演出本《再生缘》第四八回:“ 燕玉 芳卿妆次:捧读瑶章,敬悉一是。”

内视

(1) 自我检查

反听之则聪,内视之则明。——《史记·商君传》

(2) 主观地看待问题

内视而败矣。——《庄子·列御寇》

才具

才能。《三国志·蜀志·彭羕传》:“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 宋 叶适 《舒彦升墓志铭》:“贪吏横聚敛,而世以为有才具。” 茅盾 《子夜》五:“ 屠维岳 的才具,是看得准的,所不能无过虑者,是这位青年人的思想。”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赠言

临别给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励的话

临别赠言

飞扬

飞舞;飘扬

尘土飞扬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清· 袁枚《祭妹文》

退避

畏缩后退;退后躲避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邓肃,朝代:宋代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忽开玉轴见奇文,光怪摩空乱眸子。太傅江左风流人,灵运在家元不嗔。家世千年今复振,落笔飘飘语更真。顿足忘言惊妙绝,欲续貂蝉恨才拙。铅刀那敢望神剑,舒屈无方岂常铁。
  • 作者:闻人祥正,朝代:宋代

    内人晓起 * ,惆怅阶前红牡丹。

    整了翠鬟匀了面,沈香亭北倚阑干。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旧植新栽换不穷,乐群昔日此春风。

    偶来顾影惟怜独,拟自从今罢补桐。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单骑欲之蜀,彩衣初过秦。王乔凫是舄,陶令酒名巾。灞上愁逢雪,褎中喜见春。两川风物美,不似走京尘。
  • 作者:宋庠,朝代:宋代
    君家酥酪弟兄贤,督府从军滞幕莲。江上归音鱼失素,天边离思月成弦。阮毫答记无遗草,楚赋悲秋有剩篇。玉骨道风沈俊久,汉条新计会甘泉。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海天旭日乍升初,爝火珠光耀则虚。

    寄语纬萧休攫取,骊龙双眼正晶如。

  • 作者:姚孝锡,朝代:宋代
    盘无兼味惭留客,梦厌多岐不到乡。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当年月以秋中过,今岁凉因闰故迟。渴想话言思亟见,暑侵鞍马敢云疲。曾闻遗俗有存者,岂若吾身亲见之。少不如人今老矣,朝闻夕死庶几为。
  • 作者:释慧空,朝代:宋代
    洞山身如椰子大,不畜粒米与茎菜。无人烟处门打开,接待方来也奇怪。吉山从作山中主,只用十方菩萨子。二时钟鼓不曾亏,是汝持来还供汝。两翁同中具生杀,明眼高流试提拨。可中见得无少差,是谓能持吉山钵。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闭户凝神四十年,青鸾赤玺策云轩。琼棺数月金躯冷,满室天香酹一樽。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