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守劝农二首原文
传闻载酒西郊晓,迎候前旌拥老农。贤守承宣先劝课,太平风俗见声容。
官堤烟树纡红缬,沙岸风蒲袅紫茸。
想憩凝香倒囊锦,银钩侧理叠千重。
诗词问答
问:次韵张守劝农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次韵张守劝农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陈造次韵张守劝农二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传闻
(1) 听到流传
传闻说你将同她结婚
(2) 通过多人才了解
(3) 辗转流传的消息
传闻多失
迎候
谓先期出迎,等候到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待人不得,又来迎候。” 唐 韩愈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诗:“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 蔡州 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按部过 淄川 ,父老迎候,公下车慰谢。”
前旌
(1).帝王官吏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行漏抱刻,前旌载鳶。”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诗:“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清 吴敏树 《己未上曾侍郎书》:“ 敏树 於湖上瞻望前旌有日矣。”
(2).借指前军,前线。 唐 刘长卿 《行营酬吕侍御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侍御以州邻寇贼复有水火迫于征税诗以见喻》:“不敢 淮南 卧,来趋 汉 将营。受辞瞻左鉞,扶疾往前旌。”
老农
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贤守
贤明的地方官。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贤守恤人瘼,临烟驻驪驹。” 宋 苏轼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宋史·食货志上六》:“ 乾道 间,郡有米斗直五六百钱者, 孝宗 闻之,即罢其守,更用贤守,此今日所当法者。”
承宣
继承发扬。《汉书·匡衡传》:“继体之君心存於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
劝课
鼓励与督责。《后汉书·卓茂传》:“是时 王莽 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 宋 范仲淹 《答手诏五事》:“更严著勉农之令,使天下官吏专於劝课,百姓勤於稼穡。”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文帝 时,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对努力发展生产的地主给予奖励。”参见“ 劝农 ”。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俗见
(1).以礼俗相见。《韩诗外传》卷八:“今来至上国,必曰冠得俗见,不冠不得见。如此,则上国使适 越 ,亦将劓墨文身翦髮,而后得以俗见,可乎?”
(2).一般俗人的见解;浅陋的见识。 苏曼殊 《惨世界》第九回:“这般道理,一定要心地明白真理,脱除世上种种俗见的人,方才懂的。”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天才与教育》:“我们也不能和一般俗见苟合,说他是天上的星宿。”
声容
(1).声音容貌。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今者辱惠书及文章,观其姓名, 元賔 之声容,恍若相接。”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声容弥宇宙, 浯 石不胜鐫。” 清 蒋士铨 《<空谷香>自序》:“乃度事势,揣声容,谱为《空谷香传奇》凡三十篇。”
(2).犹言声调。亦指声势。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记》:“《韶》, 舜 乐也。 舜 作《簫韶》,极声容之盛。” 章龙 《山东民众的革命潮流》:“希望 山东 商人们更为进一步的奋斗,造成波澜壮阔的民众革命的声容。”
(3).指歌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
烟树
亦作“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唐 孟浩然 《闲园怀苏子》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元 周孚先 《蝶恋花》词:“舟艤津亭何处?晓起瓏璁,回首 * 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我记住远地烟树,就系君去处。”
沙岸
(1).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吴越备史》卷一:“初定其基,而江涛昼夜衝激,沙岸板筑不能就。”《宋史·河渠志七》:“去岁海水泛涨,湍激横衝,沙岸每一溃裂,常数十丈。” 元 黄溍 《佘山》诗:“春云牢落鴈无声,沙岸参差石有稜。”
(2).沙滩。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野旷沙岸浄,天高秋月明。” 清 黄景仁 《后观潮行》:“海风捲尽江头叶,沙岸千人万人立。”
风蒲
指蒲柳。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江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 宋 范成大 《满江红》词:“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 清 厉鹗 《召伯埭》诗:“稍喜湖天阔,风蒲舞鷾鴯。”
紫茸
(1).紫色细茸花。《文选·郭璞<江赋>》:“扬皜毦,擢紫茸。” 李善 注:“毦与茸,皆草花也。”《文选·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初篁苞緑籜,新蒲含紫茸。” 吕向 注:“紫茸,蒲花也。” 唐 李贺 《恼公诗》:“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
(2).指细软的绒毛。 唐 杜牧 《扬州》诗之一:“喧闐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北方毛段细软者曰子氄子,谓毛之细者。氄,温柔貌,《书·尧典》云‘鸟兽氄毛’是也。今讹为紫茸。”
倒囊
倾囊,倒出囊中所有的钱物。亦喻慷慨助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气义》:“﹝士人﹞曰:‘前 尧山 令 樊泽 ,举制科,至此,马毙囊空,莫能前进。’ 执易 造焉,遽輟作乘马,倒囊济之。” 宋 叶适 《承事郎致仕黄君墓志铭》:“﹝ 黄正己 ﹞约嗇凡用……然客至,輒具酒食中礼,或一日忽倒囊与人钱,不吝也。”
银钩
亦作“ 银钩 ”。 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 南朝 梁 刘孝威 《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
(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唐 徐坚 《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
(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元 张逊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裁绣句,写银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他一不合银钩写,锦字松烟。”
(4).比喻弯月。 宋 李弥逊 《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侧理
见“ 侧理纸 ”。
千重
千层,层层迭迭。《后汉书·马融传》:“羣师叠伍,伯校千重。”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红旗歌谣·唱得幸福落满坡》:“前坡蜜桃后坡梨,千重万迭金银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