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瞻三峰原文 诗词名句

瞻三峰

作者:李寄 朝代:明代

瞻三峰原文

高似削成标突兀,奇于隐处露精神。

山中上下回环看,始识三峰面目真。

诗词问答

问:瞻三峰的作者是谁?答:李寄
问:瞻三峰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瞻三峰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寄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寄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参考注释

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隐处

犹隐居。《文选·贾谊<吊屈原文>》:“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 张铣 注:“君子但避乱世以隐居,不可与小人从仕。”《汉书·武帝纪》:“详问隐处亡位,及冤失职。” 宋 陈师道 《答张文潜书》:“ 李耼 家於 瀨乡 , 庄休 老於 蒙 ,田邑之间,復有昔时怀器而隐处者乎?”

(1).隐居之所。 唐 贾岛 《山中道士》诗:“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

(2).指 * 。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非族·鞑鞑》:“ 韃 妇至 中国 ,人戏弄其乳则喜,以为是其子也,至隐处亦不为意。”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回环

(1).循环往复。《关尹子·四符》:“五行之运,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回环不已。” 唐 李峤 《汾阴行》:“道傍古老长嘆息,世事回环不可识。”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三:“眇眇万古歷,回环今几周?”

(2).指反复。 清 黄宗羲 《复秦灯岩书》:“忽奉手书,回环不能释手。”

(3).环绕。 唐 令狐楚 《赋山》诗:“山,耸峻,回环,沧海上,白云间。”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 元 耶律楚材 《复用前韵》:“门外回环皆碧水,亭中坐卧得青山。”

亦作“廻环”。1.周行;循环。《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飞奔互流缀,緹彀代廻环。” 李周翰 注:“廻环,周行也。” 唐 韩愈 《刘生》诗:“天星迴环数纔周,文学穰穰囷仓稠。” 明 何景明 《昔游篇》:“星枢常不转,海岳自廻环。”

(2).反复;来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扬雄 《解嘲》,杂以谐謔,迴环自释,颇亦为工。” 唐 白居易 《醉后赠人》诗:“香毬趁拍迴环匼,花盏抛巡取次飞。” 郁达夫 《采石矶》:“‘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 羲和 快着鞭。’回环念了两遍之后,背后的园门里忽而走了一个人出来。”

(3).环绕。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词》:“众流迴环,严设龙蛇之府;羣峰拱卫,秀为真圣之都。” 清 杜岕 《过隐仙道院》诗:“古树半身在,迴环有竹林。” 柔石 《夜底怪眼》:“往常的有一种灰白的水鸟,每当太阳落下最后底光在西山之巅的时候,它们总飞出来在 宝城 底城上,回环的翱翔三圈。”

三峰

(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

(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

(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面目

(1) 相貌

面目可憎

(2) 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

还其本来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忠烈之面目

(3) 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

显出庐山真面目

(4) 指面子、脸面

愧无面目见人

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姜夔,朝代:宋代
    山阴千载人,挥洒照八极。只今定武刻,犹带龙虎笔。单侯出机杼,岂自剑舞得。馀波人竹石,绝叹咄咄逼。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芸帷书史昔流连,今日拈毫属偶然。

    剩有忧怀批奏牍,那馀逸兴赋诗篇。

    漏声滴尽银壶箭,香缕飘残宝篆烟。

    输与昨年潇洒甚,绿窗爱月正迟眠。

  • 作者:释师范,朝代:宋代
    净土不居居秽土,良马不骑骑猛虎。回头转脑谩招呼,谁肯与伊为伴侣。
  • 作者:吕天策,朝代:宋代

    携手日不足,暂聧心已悭。

    况复共理策,相从山水间。

    晴江照远岫,晓镜堆烟鬟。

    玄蛟忽汹涌,大浪堆银山。

    吾郎气吞纳,为之发冲冠。

    诗材入意底,妙斲寄毫端。

    我衰如病骥,蹩躠那容攀。

    且乞置是事,不语循刀镮。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出郭心已清,青山忽相对。游人傍流水,俯迎秀色内。谁张苍玉屏,中断神斧快。清伊泻其间,银汉曳天派。参差楼观出,杳霭林麓邃。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同游得君子,兴与烟霞会。选胜虽自兹,高怀已尘外。
  • 作者:陈与义,朝代:宋代
    休日不自休,骑马踏荒径。却扇受景风,今朝我无病。春云閟晨耀,群绿澹相映。山川与朝市,一动自一静。九衢行万人,谁抱此怀胜。不得与之语,萧萧寄孤咏。
  • 作者:吕陶,朝代:宋代

    方域提权重,朝廷择士尊。

    纲疏因正纪,流洁为澄源。

    寒日风威静,熙阳气序温。

    人知廉使体,物荷圣皇恩。

    清辔才周境,归途已驾辕。

    光华三节瑞,邃密九重阍。

    韶集丹山凤,云升北海鲲。

    闻公难避让,天下尽元元。

  • 作者:梅挚,朝代:宋代
    龟堞春游径路赊,青青踏去冒烟华。翠停舴艋客寻寺,红卸羃{上四下离}人上车。亭落五重沽卓酒,钗行十二步潘花。乘欢醉尽高阳侣,倒载归来不认家。
  • 作者:连文凤,朝代:宋代
    时兮呼妇来,时兮驱妇去。呼来知天晴,驱去知天雨。一去或一来,非为新与故。白云变苍狗,人事何错迕。不念糟糠时,弃如路傍土。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底藉湘帆五两风,烟波亦自俯澄空。

    明朝赵北真登舫,回望由来泯异同。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