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清芬阁原文 诗词名句

题清芬阁

作者:吴升之 朝代:宋代

题清芬阁原文

先生曾此濯尘缨,七里寒滩分外清。
少日决科虽失意,全家肥遁岂无成。
蛟龙窟宅身如寄,泉石膏盲诗有声。
虽与子陵同一律,不将丝线钓虚名。
辟书既上不沾恩,拂袖归来闭里门。
聊取江山助篇什,尽将轩冕付儿孙。
纷纷利害真能择,扰扰光尘岂易论。
傥使乘时拜遗补,未应千古配严尊。

诗词问答

问:题清芬阁的作者是谁?答:吴升之
问:题清芬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升之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升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尘缨

比喻尘俗之事。《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李周翰 注:“尘缨,世事也。” 唐 白居易 《长乐亭留别》诗:“尘缨世网重重缚,迴顾方知出得难。”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宴会》:“罔极深恩报未能,孝思郑重利名轻,何心顾恋尘缨。”

分外

本分以外

我的工作不分分内和分外

少日

不多日;数日。《太平广记》卷三一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甄冲》:“至家少日而染病,遂亡。”《南史·褚彦回传》:“悉与亲游噉,少日便尽。”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兢 ( 李兢 )至 湖南 ,少日遂卒。”

年少之时。 宋 辛弃疾 《定风波·暮春漫兴》词:“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金 元好问 《出山》诗:“少日漫思为世用,中年直欲伴僧閒。” 清 纳兰性德 《湘灵鼓瑟》词:“忆少日清狂,花间马上,软风斜照。”

决科

谓参加射策,决定科第。后指参加科举考试。 汉 扬雄 《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李轨 注:“射以决科,经以策试,今徒治同经之书而不见用,故笑之。”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决科联中,休问用张。” 宋 岳珂 《愧郯录·场屋编类之书》:“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

失意

(1) 不能实现自已的意愿;不得志

而阿Q总觉得自己太失意;既然革了命,不应该只是这样的。——《阿Q正传》

(2) 双方意见不合

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全家

整个家庭;全家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 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肥遁

同“ 肥遯 ”。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知足者则能肥遁勿用,頣光山林。”《魏书·逸士传序》:“而肥遁不及,代有人矣。” 唐 牟融 《登环翠楼》诗:“我亦人间肥遁客,也将踪跡寄林丘。”《旧唐书·隐逸传序》:“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 宋 王禹偁 《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诗:“又不见 张生 狂醉恋 扬州 ,冬瓜堰下甘肥遁。” 明 唐顺之 《书<秦风·蒹葭>三章后》:“抑亦以 秦 之不足与而优游肥遁,若后来凿坏羊裘之徒者在当时固已有人歟!”

无成

没有成功;没有成就

一事无成

蛟龙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宅身

犹立身。 明 李贽 《寄答耿大中丞书》:“吾谓欲得扶世,须如 海刚峯 之悯世,方可称真扶世人矣;欲得立教,须如 严寅所 之宅身,方可称真立教人矣。”

如寄

好像暂时寄居。比喻时间短促。《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石膏

一种分布很广的CaSO 4 ·2H 2 O矿物,由含水的硫酸钙组成,纯洁无色,产状为块体或单斜晶体,容易分裂为叶片状,用于塑造、建筑、医药

有声

有声誉;著称。《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有声,遹骏有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张耳 之贤,有声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 沉 登甲戌进士,授 粤 之 顺德 令,以清峻称。入为郎,出为守,俱有声。”

子陵

严光 的字。 东汉 馀姚 人。曾与 汉 光武帝 刘秀 同游学, 刘秀 即位后,改名隐居,后被召至京师 洛阳 ,授谏议大夫,不受而退隐于 富春山 。 唐 刘长卿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诗:“且习 子陵 隐,能忘生事忧。” 唐 温庭筠 《渭上题》诗:“ 吕公 荣达 子陵 归,万古烟波绕钓磯。” 宋 范仲淹 《过方处士旧隐》诗序:“某 景祐 初,典 桐庐郡 ,有 七里瀨 , 子陵 之钓臺在。” 明 王世贞 《鸣凤记·献首祭告》:“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掛冠归,便做了 子陵 、 靖节 也来追。”

同一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

不将

(1).不送。《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成玄英 疏:“将,送也。”

(2).犹不长。 唐 元结 《吕公表》:“呜呼!使公年寿之不将也,天其未厌兵革,不爱苍生歟?”按,《楚辞·严忌<哀时命>》:“白日晼晚其将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王逸 注:“将犹长也。”

(3).阴阳家语。指宜于婚嫁的吉日。阴阳家谓:“阳将伤夫,阴将伤妇;阴阳俱将,夫妇俱伤;阴阳不将,夫妇荣昌。”见《协纪辨方书·义例·阴阳不将》。《儒林外史》第十回:“ 陈和甫 选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将大吉,送过吉期去。”

丝线

用丝纺制而成的线

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辟书

征召的文书。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太尉蒋济》:“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陈书·孔奂传》:“司徒 王僧辩 先下辟书,引 奂 为左西曹掾,又除 丹阳 尹丞。” 宋 王安石 《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诗:“忆我屡随游客入,喜君今赴辟书还。”

沾恩

同“霑恩”。

指受到帝王恩惠。

拂袖

亦作“ 拂褏 ”。1.甩动衣袖。表示愤怒、不悦。《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 唐 尉迟枢 《南楚新闻·崔铉》:“初 李石 镇 江陵 ,辟为戎卒,一旦拂袖而去。”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范吕不合》:“ 陈石斋 力修 与 陈叔方 争军赏於都堂省,拂袖径出。”《明史·王绂传》:“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霑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輒拂袖起,或闭门不纳。” 郭孝成 《山西光复记》:“ 李 大声曰:‘余游歷东西洋,外国革命事业,知甚悉。汝等如此行为,余决不愿与闻。’拂袖而出。”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三五》:“我说,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拂袖而去的。”

(2).谓因不悦而离去。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及是 章丞相 反,不揖客,行入舍,褫其公裳,特易以道服而后出。 鲁公 方趋上,适见之,则亟索去…… 章 以手掠公,目使留,致恳到。会荐汤而从者以骑至,故公得而拂褏。”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清操独介然,片言便拂袖。”

(3).借指引退、归隐。 金 王若虚 《清虚大师侯公墓碣》:“师下车未浹旬,以状上闻,益获蠲免,众赖其庇。已而拂袖栖迟於 洧川 。” 元 贡奎 《高侯画桑落洲望庐山》诗:“日夜千帆万柁过未已,谁肯拂袖同寂寥。”

(4).掠过衣袖;舒展衣袖。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花飞拂袖,荷香入衣。山林朝市,併觉忘归。” 宋 谢逸 《蝶恋花》词:“豆寇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元 萨都剌 《峨眉云歌》:“酒酣拂袖堕秋水,但觉满座光嶙峋。”《水浒传》第三八回:“﹝ 宋江 ﹞再饮满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里门

(1).闾里的门。古代同里的人家聚居一处,设有里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庆 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宋 欧阳修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之二:“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

(2).指称乡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篇什

《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什,后用篇什指诗篇

轩冕

(1).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管子·立政》:“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既轩冕之非荣,岂緼袍之为耻。”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轩冕,轩冕化宫室,宫室化城郭。”

(2).借指官位爵禄。《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唐 《过陶徵君隐居》诗:“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銖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轩冕失之,有时而復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简袁永之狱中》诗:“本同江海人,俱为轩冕误。”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恒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轩冕。”

(3).指国君或显贵者。《管子·轻重甲》:“故轩冕立於朝,爵禄不随,臣不为忠。”《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4).指为官。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然性素高介,当官则死其职,过即澹然无轩冕情。”

儿孙

(1) 儿子和孙子

(2) 泛指后代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利害

(1) 凶恶;猛烈

那条狗真利害

(2) 棘手,不好支应

这一手利害

真能

真正的才能。《列子·仲尼》:“知而忘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

扰扰

形容纷乱的样子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光尘

(1).敬词。称言对方的风采。《文选·繁钦<与魏文帝笺>》:“冀事速讫,旋侍光尘,寓目阶庭,与听斯调。” 张铣 注:“光尘,美言之。” 唐 白居易 《祭李司徒文》:“至於豆觴之会,轩盖之游,多奉光尘,最承欢惠。” 明 张煌言 《答唐枚臣书》:“倡义以来,南北各天,遂勿获亲奉光尘。”

(2).《老子》:“和其光,同其尘。”后以“光尘”喻世俗。《晋书·文苑传论》:“ 彦伯 未能混迹光尘,而屈乎卑位。” 清 唐孙华 《寿周砾圃七十》诗:“肯随贵介逐光尘?祇有穷交相引重。”

傥使

倘使,倘若。 唐 孟云卿 《途中寄友人》诗:“儻使长如此,便堪休去程。” 清 秦曾熙 《小螺庵病榻忆语跋》:“儻使得赋于归,以其所以事父母者事翁姑,则宗族间詎不又嘖嘖称贤妇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傥使置身当时,与古民同其忧患,则颓唐侘傺,复远念 盘古 未生,斧凿未经之地,又事之所必有者已。”

乘时

乘机;趁势。 晋 左思 《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 契丹 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 日本 人 汤本求真 做的《皇汉医学》译本也将乘时出版。”

遗补

唐 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丞郎给舍之材,选於御史遗补郎官。” 宋 田锡 《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给諫既不敢违上旨,遗补又不敢贡直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 唐 人称拾遗、补闕曰遗补。”

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严尊

(1).尊崇。《战国策·魏策二》:“其智能而任用之也,厚矣;其畏恶严尊 秦 也,明矣。”

(2).犹尊严。《史记·李斯列传》:“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

(3).敬词。用于称有身份、地位的对方。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如赐览观,亦有可采,干黷严尊,伏增惶恐, 愈 再拜。”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觏,朝代:宋代
    标签:写景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 作者:释慧远,朝代:宋代
    一击当机,千圣莫窥。佩无文印,著粪扫衣。踞魔王殿,开邪见扉。说禅说道,恶口臊齿。论心论性,撒屎撒尿。牵犁上树,拗折称锤。抗戾佛祖,倒行逆施。不是{拗扌换亻}堂,更是阿谁。曲罢酒阑人不会,断肠依旧画娥眉。
  • 作者:李景,朝代:唐代

    长安朔风起,穷巷掩双扉。新岁明朝是,故乡何路归。
    鬓丝饶镜色,隙雪夺灯辉。却羡秦州雁,逢春尽北飞。

  • 作者:王士祯,朝代:清代
    标签:茅山

    解组初辞郡,离群欲上浮。

    怀仙来句曲,采药到茅州。

    东望朱阳馆,常思许远游。

    何当饵南烛,颓景驻千秋。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自把残书洗睡昏,欲求甚解与谁论。乍然好鸟闻深樾,忽尔荒鸡听远村。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予方叹惜不已,殊曰:“虽损,尚可修。”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诵诗云:“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予梦中了然识其所谓,既觉而忘之。明日昼寝复梦,殊来理前语,再诵其诗,方惊觉而殊适至,意其非梦也。问之殊,盖不知。是岁六月,见子玉之子子文京师,求得
  • 作者:韩愈,朝代:唐代
    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蠔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惊。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騂。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霜旻初毕雨,日气上熹微。寒水流无急,高云薄未归。书閒仍积箦,琴燥乍移徽。负郭泥妨辙,翻劳急掩扉。
  • 作者:吴泳,朝代:宋代
    春日成都寺,桐华一院芳。窗疎红卷跋,焙暖雪吹香。论事惟三代,评诗宗晚唐。开编疑未莹,今欲扣山房。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扶桑朝暾,和气肸饬。奉此牲牢,为俎孔硕。芬声进闻,介我黍稷。所将以诚,兹用享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