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上裴大夫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上裴大夫二首

作者:贯休 朝代:唐代

上裴大夫二首原文

我有一端绮,花彩鸾凤群。
佳人金错刀,何以裁此文。
我有白云琴,朴斫天地精。
俚耳不使闻,虑同众乐听。
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
一弹四时和,再弹中古清。
庭前梧桐枝,飒飒南风生。
还希师旷怀,见我心不轻。

诗词问答

问:上裴大夫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贯休
问:上裴大夫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上裴大夫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贯休的名句有哪些?答:贯休名句大全

贯休上裴大夫二首书法欣赏

贯休上裴大夫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上裴大夫二首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27-7

参考注释

一端

(1).指物件的一头。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木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铅笔,一端有个橡皮帽子。”

(2).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清 方苞 《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或同始而异终,或将倾而復植,岂可以一端尽哉?” 鲁迅 《呐喊·端午节》:“他自己说,他是自从出世以来,只有人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所以这一端是‘非其所长’。”

(3).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中国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古诗十九首》之十八:“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币锦二两”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张友正 ﹞与染工为邻,或问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学书耳。’于是与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

(4).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七:“ 盛佳秀 舀了一端饲。”

花彩

每隔一定距离系住的一条下垂织物,形成一系列优美的半圆环

拱门上用的带流苏的缎子花彩

鸾凤

(1).鸾鸟与凤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驾鸞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鷦明。”《西京杂记》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为蛟龙、鸞凤、龟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虽啸旨沦亡,不闻鸞凤之响,而琴引未沫,如听水仙之吟。”

(2).比喻贤俊之士。《楚辞·贾谊<惜誓>》:“独不见夫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注:“以言贤者亦宜处山泽之中,周流观望,见高明之君,乃当仕也。”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劝君善饮食,鸞凤本高翔。” 陈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诗:“凄迷鸞凤同罹网,浩荡沧瀛阻远游。”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部,金(今)喜迴鸞凤。”《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尝以神笔赐 周 飞白书曰:‘鸞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卢储 《催妆》诗:“今日幸为 秦 晋 会,早教鸞凤下妆楼。”

(5).比喻夫妇。《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鸞凤之配,虽有佳期;狐兔之悲,岂无同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岂有百岁不拆之鸞凤耶!”参见“ 鸞凤和鸣 ”。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金错刀

(1).古代钱币名。 王莽 摄政时铸造,以黄金错镂其文。也称错刀。《东观汉记·邓遵传》:“詔赐 遵 ……金错刀五十。”

(2).泛指钱财。 汉 张衡 《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宋 梅尧臣 《饮刘原甫家》诗:“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亦省称“ 金错 ”。 宋 沉辽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惭无锦绣段,何以报金错。”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三折:“姑娘!我本游学 韩 童,获侍吹簫 秦 女,辱投金错,惭报琼瑶。”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余出入应酬之费,与荆人日用金错泉布,皆出姬手。”参见“ 错刀 ”。

(3).刀名。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冯绲》:“ 武陵 五溪蛮夷作难,詔遣车骑将军 冯緄 南征, 緄 表奏应奉,赐金错刀一具。” 唐 谷神子 《博异志·王昌龄》:“当市草履子时,兼市金错刀子一副,贮在履子内。”

(4).写字、绘画的一种笔体。《宣和画谱·李煜》:“ 李氏 能文善书画。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清 金农 《吴丈弘谟携酒过寓园竹间对酌长句奉酬》:“君言秋凉再连话,为我泼墨画出金错刀。”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俚耳

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 宋 欧阳修 《谢石秀才启》:“然而奏磬俚耳,难矣赏音;抱石 荆山 ,终为至寳。” 宋 王安石 《次韵董伯懿松声》:“俚耳纷纷多《郑》《卫》,直须闻此始心清。”

不使

不顺从。《墨子·非命下》:“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三》:“《尔雅》:使,从也。天鬼不从,犹上文言上帝不顺耳。”《汉书·外戚传·赵皇后》:“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 颜师古 注:“不使,不可使从命也。”《后汉书·庞参传》:“今苟贪不毛之地,营恤不使之民,暴军 伊吾 之野,以虑三族之外,果破 凉州 ,祸乱至今。”

指法

(1).弹奏乐器时手指动作的原则和方法。 唐 司空图 《狂题》诗之二:“别鹤凄凉指法存, 戴逵 能耻近王门。” 宋 文天祥 《胡笳曲》序:“援琴作《胡笳十八拍》,取予疾徐,指法良可观也。”《镜花缘》第七三回:“七个人,弹琴的弹琴,讲究指法的讲究指法。”

(2).中医针灸捻针之法。《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一·捻针歌》:“捻针指法不相同,一般在手两般功,内外转移行上下,助正伏邪疾自轻。”

仙法

道教修炼成仙之法。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何肯当自衒於俗士,言我有仙法乎?” 唐 张籍 《寄白二十二舍人》诗:“偏依仙法多求药,长共僧游不读书。”《云笈七籤》卷三三:“夫喜怒损志,哀乐害性,荣华惑德,阴阳竭精,皆学道人之大忌,仙法之所疾也。”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时和

天气和顺。 汉 王充 《论衡·定贤》:“时和,不肖遭其安;不和,虽圣逢其危。”《宋书·文帝纪》:“今因四表无尘,时和岁稔,復获拜奉旧塋,展罔极之思。” 唐 崔铉 《进宣宗收復河湟诗》:“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

中古

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即3世纪到9世纪

中古之世。(此指虞夏时期。)——《韩非子·五蠹》

梧桐

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飒飒

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秋风飒飒

寒雨飒飒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旷怀

豁达的襟怀。 唐 白居易 《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 宋 陆游 《龟堂独酌》诗:“旷怀与世元难合,幽句何人可遣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託旷怀,痴且不讳。”

参考注释

一端

(1).指物件的一头。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木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铅笔,一端有个橡皮帽子。”

(2).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清 方苞 《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或同始而异终,或将倾而復植,岂可以一端尽哉?” 鲁迅 《呐喊·端午节》:“他自己说,他是自从出世以来,只有人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所以这一端是‘非其所长’。”

(3).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中国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古诗十九首》之十八:“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币锦二两”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张友正 ﹞与染工为邻,或问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学书耳。’于是与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

(4).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七:“ 盛佳秀 舀了一端饲。”

花彩

每隔一定距离系住的一条下垂织物,形成一系列优美的半圆环

拱门上用的带流苏的缎子花彩

鸾凤

(1).鸾鸟与凤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驾鸞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鷦明。”《西京杂记》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为蛟龙、鸞凤、龟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虽啸旨沦亡,不闻鸞凤之响,而琴引未沫,如听水仙之吟。”

(2).比喻贤俊之士。《楚辞·贾谊<惜誓>》:“独不见夫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注:“以言贤者亦宜处山泽之中,周流观望,见高明之君,乃当仕也。”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劝君善饮食,鸞凤本高翔。” 陈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诗:“凄迷鸞凤同罹网,浩荡沧瀛阻远游。”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部,金(今)喜迴鸞凤。”《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尝以神笔赐 周 飞白书曰:‘鸞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卢储 《催妆》诗:“今日幸为 秦 晋 会,早教鸞凤下妆楼。”

(5).比喻夫妇。《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鸞凤之配,虽有佳期;狐兔之悲,岂无同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岂有百岁不拆之鸞凤耶!”参见“ 鸞凤和鸣 ”。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金错刀

(1).古代钱币名。 王莽 摄政时铸造,以黄金错镂其文。也称错刀。《东观汉记·邓遵传》:“詔赐 遵 ……金错刀五十。”

(2).泛指钱财。 汉 张衡 《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宋 梅尧臣 《饮刘原甫家》诗:“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亦省称“ 金错 ”。 宋 沉辽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惭无锦绣段,何以报金错。”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三折:“姑娘!我本游学 韩 童,获侍吹簫 秦 女,辱投金错,惭报琼瑶。”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余出入应酬之费,与荆人日用金错泉布,皆出姬手。”参见“ 错刀 ”。

(3).刀名。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冯绲》:“ 武陵 五溪蛮夷作难,詔遣车骑将军 冯緄 南征, 緄 表奏应奉,赐金错刀一具。” 唐 谷神子 《博异志·王昌龄》:“当市草履子时,兼市金错刀子一副,贮在履子内。”

(4).写字、绘画的一种笔体。《宣和画谱·李煜》:“ 李氏 能文善书画。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清 金农 《吴丈弘谟携酒过寓园竹间对酌长句奉酬》:“君言秋凉再连话,为我泼墨画出金错刀。”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俚耳

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 宋 欧阳修 《谢石秀才启》:“然而奏磬俚耳,难矣赏音;抱石 荆山 ,终为至寳。” 宋 王安石 《次韵董伯懿松声》:“俚耳纷纷多《郑》《卫》,直须闻此始心清。”

不使

不顺从。《墨子·非命下》:“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三》:“《尔雅》:使,从也。天鬼不从,犹上文言上帝不顺耳。”《汉书·外戚传·赵皇后》:“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 颜师古 注:“不使,不可使从命也。”《后汉书·庞参传》:“今苟贪不毛之地,营恤不使之民,暴军 伊吾 之野,以虑三族之外,果破 凉州 ,祸乱至今。”

指法

(1).弹奏乐器时手指动作的原则和方法。 唐 司空图 《狂题》诗之二:“别鹤凄凉指法存, 戴逵 能耻近王门。” 宋 文天祥 《胡笳曲》序:“援琴作《胡笳十八拍》,取予疾徐,指法良可观也。”《镜花缘》第七三回:“七个人,弹琴的弹琴,讲究指法的讲究指法。”

(2).中医针灸捻针之法。《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一·捻针歌》:“捻针指法不相同,一般在手两般功,内外转移行上下,助正伏邪疾自轻。”

仙法

道教修炼成仙之法。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何肯当自衒於俗士,言我有仙法乎?” 唐 张籍 《寄白二十二舍人》诗:“偏依仙法多求药,长共僧游不读书。”《云笈七籤》卷三三:“夫喜怒损志,哀乐害性,荣华惑德,阴阳竭精,皆学道人之大忌,仙法之所疾也。”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时和

天气和顺。 汉 王充 《论衡·定贤》:“时和,不肖遭其安;不和,虽圣逢其危。”《宋书·文帝纪》:“今因四表无尘,时和岁稔,復获拜奉旧塋,展罔极之思。” 唐 崔铉 《进宣宗收復河湟诗》:“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

中古

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即3世纪到9世纪

中古之世。(此指虞夏时期。)——《韩非子·五蠹》

梧桐

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飒飒

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秋风飒飒

寒雨飒飒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旷怀

豁达的襟怀。 唐 白居易 《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 宋 陆游 《龟堂独酌》诗:“旷怀与世元难合,幽句何人可遣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託旷怀,痴且不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张方平,朝代:宋代

    谋国有劳新史在,挂车无第旧乡遥。

    睢阳图记光耆彦,华下风烟遂寂寥。

    紫气尚劳关吏思,甘棠犹播陜民谣。

    莲花峰下仙人掌,高出云端若奉招。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曲廊转通屋,入屋窗临池。

    池冰明若镜,便风弗动漪。

    澹然诚澹然,惟静照乃宜。

    往来苟憧憧,朋将从尔思。

  • 作者:项安世,朝代:宋代
    曾吹藜杖到蓬莱,亲见银潢铁鏁开。析木津头排列宿,鳌山脚下走轻雷。荒城夜雪欺行李,画角晨霜送落梅。邻舍相呼同酒盏,也教人道上元来。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迤逦沿堤步辇行,书堂小坐俯昆明。

    阶高水落害诚小,渠引田浇利实宏。

    无碍蒲卢原勃长,有欣凫雁亦和鸣。

    玉澜颇藉斯滤涤,望久焦劳意未平。

  • 作者:司马光,朝代:宋代
    心地长闲为己物,年华不驻是天时。当时海上乘槎客,维楫都无行所之。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天水邊陲南接蜀,秦山翠照峨峨緑。世間豈有糞金牛,枉使五丁斧山玉。罷侯置守自蜀始,监郡東來兩成轂。至今芙蓉城上土,邦人猶記张儀築。偏方遠僻坐井底,豈知東國窮鋒鏃。十月为正布時令,方驗水行攺周木。南征北戍幸息肩,洒酒炰豚賀新屬。祖龙妄意一至萬,當道已聞神嫗哭。炎家天子惪編户,政患嬴皇威令酷。急於恩紀緩文法,正歲尚猶傳五六。吾民久已作秦氏,迄今十月猶遺俗。野人何暇論年代,但憶每逢多稼熟。青裾女子翻茜袖,抽鎌穫稻腰如束。三時勤苦一時好,自古有年非汝獨。七雄争戰已遥遠,萬代興亡真返復。洛誦徒勞口囁嚅,不如屡把壼中醁。
  • 作者:释崇岳,朝代:宋代
    真璞无瑕,实际无涯。心空及第,需 * 家。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标签:唐诗三百首写人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版本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版本二)

  • 作者:何巩道,朝代:明代

    好花新占上林枝,正是春风欲暖时。

    窗对碧帘沽酒易,树喧黄鸟得诗迟。

    陈思不愧称公子,文举从他唤大儿。

    数向竹林寻二阮,相知心始是相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