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原文
行脚从来笑赵州,草鞋踏破竟何求。百千三昧无穷义,不出颐庵拄杖头。
诗词问答
问: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的作者是谁?答:刘应时
问: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应时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应时名句大全
刘应时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行脚
(1).谓僧人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古尊宿语录》卷六:“老僧三十年来行脚,未曾置此一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险,贫道偶行脚见之,觉异,因掇数枚。” 金 赵元 《宿少林寺》诗:“箇中有佳处,行脚恨不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赴会的,都要具膳餐饭,行脚的也要老少异粮。” 苏曼殊 《与高天梅书》:“衲行脚南荒,药炉为伍,不觉逾岁。”
(2).引申为行乞。 碧野 《灯笼哨》:“‘今天的行脚好吗!’‘那里,只在一家人家里要到了几根烂红薯!’”
(3).见“ 行脚僧 ”。
(4).行走;行路。 宋 杨万里 《和文远叔行春》诗:“行脚宜晴翠,看云恐夕黄。” 刘白羽 《黑》二:“行脚人全把脚步匆匆扯开,往下赶这两站路。”
(5).谓两脚不停地移动。《宋书·顾觊之传》:“ 覬之 不欲与 殷景仁 久接事,乃辞脚疾自免归。在家每夜常於牀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赵州
指 唐 代高僧 从谂 。 南泉 普愿禅师 弟子。因其住持于 赵州 (今 河北省 赵县 ) 观音院 ,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赵州门风”。世称“赵州和尚”。简称“赵州”。《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 赵州 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 赵州 乃脱履安头上而出。” 宋 范成大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神仙懒学古 浮丘 ,祖意慵参老 赵州 。” 清 钱谦益 《石林长老七十序》:“ 赵州 年一百二十八,十方行脚。则七十已后,正其整理腰包,办草鞋钱之日也。”
草鞋
用稻草或其他长纤维草手工编制的一种简易鞋
百千
成百上升,极言其多
俄而百千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昧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无穷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亦无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原君》
传之无穷。
后患无穷
无穷的悔恨
杖头
(1).手杖的顶端。 宋 陆游 《对酒戏作》诗:“杖头高掛百青铜,小立旗亭满袖风。”
(2).“ 杖头钱 ”的省称。指买酒钱。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阮宣 杖头, 毕卓 瓮下。”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谋成》:“不要説刼将来可以肥家,就是供我们酒貲,亦是好的。我每苦杖头告乏,取供潦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 高 曰:‘……且君杖头空虚,亦不敢烦作东道主。’ 陈 固邀之曰:‘盃酒耳,亦无所费。’”
(3).泛指少量的钱。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卷一:“无业游民,畧熟《西游记》,即挟渔鼓,诣诸姬家,探其睡罢浴后,演説一二回,藉消清倦。所给不过杖头,已足为伊餬口。”参见“ 杖头钱 ”。
精彩推荐:
- 作者:许晓轩,朝代:近现代
噩耗传来入禁宫,悲伤切齿众心同。
文山大节垂青史,叶挺孤忠有古风。
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
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