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荆州作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荆州作二首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代

荆州作二首原文

上帝临下,鉴亦有光。
孰云阴骘,惟圣克彰。
六月徂暑,四郊愆阳。
我后其勤,告于坛场。
精意允溢,群灵鼓舞。
蔚兮朝云,沛然时雨。
雨我原田,亦既有年。
烛龙煌煌,明宗报祀。
于以助之,天人帝子。
闻诗有训,国风兹始。

诗词问答

问:荆州作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张九龄
问:荆州作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荆州作二首是什么体裁?答:四古
问:张九龄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九龄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7_1

参考注释

上帝

(1)

(2) 天帝。古时指天上主宰一切的神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基督教所崇奉的神,认为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拥有至上权力,英明,仁慈,使人们崇拜并向他祈祷

上帝保佑

临下

(1).从高望下。《国语·晋语七》:“ 悼公 与 司马侯 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

(2).指治理下属。 汉 蔡邕 《陈太丘碑》:“不徼訐以干时,不迁贰以临下。”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在上哀矜,临下庄敬。”《北齐书·幼主纪论》:“网罗俊乂,明察临下,文武名臣,尽其力用。” 鲁迅 《坟·论照相之类》:“治 吴 时候,如此骄纵酷虐的暴主(指 孙皓 ),一降 晋 ,却是如此卑劣无耻的奴才。 中国 常语说,临下骄者事上必谄,也就是看穿了这把戏的话。”

阴骘

原指上苍默默地使安定下民,转指阴德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徂暑

(1).《诗·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郑玄 笺:“徂,犹始也,四月立夏矣,而六月乃始盛暑。”后因以称盛暑。 晋 夏侯湛 《大暑赋》:“乃三伏相仍,徂暑肜肜。上无纤云,下无微风。扶桑赩其增燌,天气曄其南升。” 唐 卢照邻 《七夕泛舟》诗之一:“河葭肃徂暑,江树起初凉。” 宋 苏轼 《和连雨独饮》诗之二:“清风洗徂暑,连雨催丰年。” 郑泽 《答钝根》诗之二:“余家 金华 麓,徂暑悲分影。炎嚣信两忘,但惜长途梗。”

(2).指季夏。《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季夏亦曰徂暑。” 徐坚 注:“徂,往也,言暑始往也。”

(3).谓暑热消逝。 唐 孙逖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诗:“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果林餘苦李,萍水覆甘蕉。”

四郊

城市四周的地方;郊外

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陆游《春雨》

愆阳

亦作“ 愆暘 ”。阳气过盛。本谓冬天温和,有悖节令。后亦指天旱或酷热。《左传·昭公四年》:“夫冰以风壮,而以风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徧,则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杜预 注:“愆,过也。谓冬温。”《逸周书·时训》:“草木不黄落,是为愆阳;蛰虫不咸俯,民多流亡。” 唐 白居易 《祈皋亭神文》:“去秋愆阳,今夏少雨,实忧灾沴,重困 杭 人。”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释玄照》:“今愆暘经时,国内荒饉,可致甘泽,以救生灵。” 明 刘基 《次韵石末公闵雨》:“岂意愆阳为沴气,忽过炎夏到秋风。”

坛场

(1).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於是 汉王 斋戒设坛场,拜 信 ( 韩信 )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 更始 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 淯水 上沙中,陈兵大会, 更始 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 宋 欧阳修 《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 乾隆 分治,剏立坛场。”

(2).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 唐 柳宗元 《南岳般舟和尚二碑》:“佛法至于 衡山 ,及 津大师 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 * 。” 唐 皇甫冉 《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诗:“ 延陵 初罢讲, 建业 去随缘。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 清 袁枚 《新齐谐·陈紫山》:“ 陈 目且瞑,强起张目答曰:‘来原无碍,去亦何妨?人间天上,一个坛场。’言毕,跏趺而逝。”

(3).指政坛,政治舞台。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五章:“凡登坛场而执政者皆男子也。”

精意

(1).专心一意;诚意。《国语·周语上》:“精意以享,禋也;慈保庶民,亲也。”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论》:“圣帝明王,常精意於求贤。” 宋 陆游 《书愤》诗:“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2).精深的意旨。 唐 韦应物 《石鼓歌》:“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荀鹤》:“ 唐 之晚年,诗人无復 李 杜 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 清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然务为穷理尽性之学,真知文之精意,而未尝专用力,故简洁涵畜,不及 惜抱 。”

(3).犹精神。 宋 范仲淹 《睦州谢上表》:“喘息奔衝,精意牢落。” 清 刘大櫆 《再与左君书》:“ 尧 、 舜 、 禹 、 周 、 孔子 固在也,其精意流於上下,并日月,贯鬼神。”

群灵

众神。《晋书·乐志上》:“众神感,羣灵仪。” 清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论》:“至澹以应羣灵,至冲虚以应兆人。”

鼓舞

鼓动;激发

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小米的回忆》

朝云

(1). 巫山 神女名。 战国 时 楚怀王 游 高唐 ,昼梦幸 巫山 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 唐 元稹 《白衣裳》诗:“閒倚幈风笑 周昉 ,枉抛心力画 朝云 。”参见“ 朝云暮雨 ”。

(2).人名。 北魏 河间王 元琛 之婢。 唐 朱揆 《钗小志·善吹箎》:“ 河间王 侍儿 朝云 ,善吹箎,诸 羌 叛,王令 朝云 假为老嫗吹箎, 羌 皆流涕復降,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嫗吹箎。’”

(3).人名。 宋 苏轼 之妾。本为 钱塘 妓,姓 王 , 苏轼 官 钱塘 时纳为妾。初不识字,后从 轼 学书,并略通佛理。 轼 贬官 惠州 ,数妾散去,独 朝云 相随。 清 陈维崧 《浣溪沙·逮下为阎牛叟赋》词:“每遣 白公 留 阿素 ,却教 坡老 买 朝云 。”参阅 宋 苏轼 《朝云墓志铭》、《<悼朝云诗>引》。

(4).早晨之云。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诗:“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沛然

(1).充盛貌;盛大貌。《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夫不蚤絶其源而忧其末,若决 吕梁 ,沛然,其所伤必多矣。” 唐 高适 《赠别沉四逸人》诗:“何意閫閾间,沛然江海深。” 庐隐 《两个小学生》:“这时候的雨,仍是沛然未息, 新华门 一带已变作血肉横飞的战场。”

(2).行疾貌。《后汉书·袁术传》:“ 董卓 无道,陵虐王室……是以豪杰发愤,沛然俱起。”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仙人 东方生 ,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宋 司马光 《稷下赋》:“於是 齐王 沛然来游,欣然自喜,谓 稷下 之富,尽海内之美,慨乎有自得之志矣。”

(3).感动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於是天子沛然改容曰:‘俞乎,朕其试哉!’” 颜师古 注:“沛然,感动之意也。” 王先谦 补注:“《文选》‘沛’作‘俙’。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俙,感动之意也。俙,或为沛。’”

时雨

应时的雨水。《书·洪范》:“曰肃,时雨若。”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王统照 《春雨之夜》:“我正在院子里徘徊着,看竹篱里萱花的绿长叶子,红黄花蕊,着了昨夜一场时雨,非常娇美。”

原田

〈方〉∶指平原上或高原上的田地;原野上的田地

有年

经过很多年

从业有年

业是有年。——明· 刘基《卖柑者言》

如是者亦有年。——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烛龙

(1).古代神话中的神名。传说其张目(亦有谓其驾日、衔烛或珠)能照耀天下。《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 赤水 之北,有 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謁。是烛九阴,是谓 烛龙 。”《楚辞·天问》:“日安不到, 烛龙 何照?” 王逸 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文选·谢惠连<雪赋>》:“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 爥龙 衔燿照 崑山 。” 李周翰 注:“ 爥龙 , 崑山 神也,常衔爥以照。”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九:“ 烛龙 发神曜,阴野弥焕炳。” 元 张宪 《烛龙行》:“ 烛龙 , 烛龙 ,女(汝)居 阴山 之阴,大漠之野……虵身人面髮如赭,衔珠吐光照天下。” 黄宗英 《橘》:“ 烛龙 啊, 烛龙 ,你口里含着明烛。相传北极日月照不到,你会含烛腾空去照耀。”参阅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烛龙》。

(2).借指太阳。 唐 李邕 《日赋》:“烛龙照灼以首事,踆乌奋迅而演成。” 明 谢谠 《四喜记·喜逢甘雨》:“望长空烛龙燄消,长驱旱魃师碧涛。”

煌煌

明亮辉耀貌

明星煌煌

于以

(1).犹言于何。在何处。《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2).犹言于何。用什么。《诗·邶风·击鼓》:“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皇上嘉悼,思存宠异。于以赠之?言登给事。”

(3).犹言至于。《文选·郭璞<江赋>》:“阳鸟爰翔,于以玄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国语》云‘至于玄月’也。”

(4).犹是以。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御幄立而天开,教场平而霜劲。雷动风行,千骑万乘,于以威八荒,于以安百姓。”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赋》:“观其日之始也……龙吐焰而氛霾荡尽,乌腾晶而魑魅潜藏。于以瑞呈五色,于以明列三光。”

因此;是以。 明 方孝孺 《祭王文节公》:“先生平生大节因得陈於殿陛,而达於旒扆之前。於以有学士之赠,於以有文节之謚。”

天人

(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际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特指天子

帝子

帝王的子女

国风

(1).《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

(2).国家的风俗。《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 即位,思復兴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 唐 宋中 《送韦参军》诗:“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吴实,朝代:明代

    久辞尘迹几经年,楼阁中天蔼瑞烟。

    玉陛到来朝圣主,铜章归去领群仙。

    素鸾声远云连佩,白鹤秋横月在船。

    想到玄关多胜事,春风瑶草满芝田。

  • 作者:晁公溯,朝代:宋代
    闭门莓苔青,欹枕风雨秋。白日稍觉短,急景逝不留。鸣蝉尖旧响,高槐老新柔。吊古哀九辩,感今怀百忧。是时甫七月,大火方西流。阴麓悬暮色,停云挂空愁。凉风飒然至,有声在林丘。萧萧吹游子,意已思良裘。隐几默不乐,读书将安求。岂无三益友,共此百尺楼。陈郎漳滨卧。久阙过我游。朝来见颜色,厥疾云已瘳。自兹可来往,笑谈更献酬。不忧饭成糜,相约剑买牛。谁能与比世,颠倒同薰莸。
  • 作者:裘万顷,朝代:宋代
    天花一夜泄春机,飞坠人间片片奇。有色有光欺柳絮,无声无臭点梅枝。纵横万舞风回处,表里双清月霁时。此景惟诗可摹写,却怜老去不工诗。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国在多艰日,人如大雅诗。忠清俱没世,孝友是生知。加璧延诸老,櫜弓抚四夷。公身与宗社,同作太平基。
  • 作者:虞堪,朝代:元代

    夕阳半落乌衣巷,春树多迷绿野堂。

    无事山樵虽不出,也愁风雨暗高岗。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殷勤寄语朱夫子,僧舍花前亦举觞。学舍萧条官职冷,不知谁与戴姚黄。
  • 作者:赵文,朝代:宋代
    院静槐阴似水,雨馀蝉语先秋。熟残梅子无人打,金弹满红沟。又送行人归去,谁怜倦客淹留。画船旗鼓江南岸,人倚夕阳楼。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昔为仙翁宅,今作梵氏家。桃花太俗生,释老安取耶。物原出平等,人自分品差。我来与时违,有桃却无花。旧来花片红,散落为流霞。中有结实者,往往成丹砂。仙人食之余,鸡犬辄争哗。翔鸾久宵汉,废灶空尘沙。殆欲从之游,龙髯不容拿。拟作武陵记,恐谓渔父夸。坐陪老上人,晚烟煮春芽。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玉女琼姬暂谪居,水中无可与为徒。莲花固与六郎似,贞女终轻贱丈夫。
  • 作者:陆畅,朝代:唐代
    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