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原文 诗词名句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原文

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欲辨已忘言,不为醒者道。
使君青箱家,文史装怀抱。
平生名教乐,双旌不满笑。
忽乘雪溪兴,来檥秦淮棹。
丘亭客漂泊,夜夜短檠照。
人云太痴绝,我自斫轮妙。
今朝樯竿起,昨梦绕合皂。
云有百尺楼,归寄北窗傲。
滴露紬朱黄,拂尘静缃缥。
想当呻毕时,宁复羡腾趠?古心千载事,俗眼讵能料。
萧滩富还往,取友必同调。
一张复一弛,酿秫助歌啸。

诗词问答

问:寄题王仲显读书楼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寄题王仲显读书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嗜书

(1).爱好读书;喜爱书籍。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宣宗 嗜书,尝构一殿,每退朝,必独坐内观书,或至夜中烛灺委,禁中谓上为老儒生。” 宋 苏轼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鄴侯 藏书手不触,嗟我嗜书终日读。”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 李馥 ﹞歷官 浙江 巡抚,性嗜书,所藏多善本。”

(2).喜爱书法和书法作品。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乃作赞,手书之,留庙中,后为好事者取去。郡守梦神告之,追获而还之庙。然则 兴霸 亦嗜书也。”

笃好

十分爱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肥水》:“ 刘安 是 汉高帝 之孙 厉王 长子也,折节下士,篤好儒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近时此学既废,予平生惟见 王瞻叔 参政篤好不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甄监生 ﹞生来有一癖性,篤好神仙黄白之术。”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 欧阳公 乘时挺起,见 韩 文而篤好之。”

极为亲善。《后汉书·桥玄传》:“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篤好,胡肯为此辞哉。” 宋 秦观 《清和先生传》:“初,先生既失宠,其交游往往谢絶,甚者至于毁弃素行以卖直自售,惟吏部尚书 毕卓 、 北海 相 孔融 、 彭城 刘伯伦 篤好如旧。”

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青箱家

能以史学传家的人家。 宋 范成大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使君青箱家,文史装怀抱。”参见“ 青箱学 ”。

文史

(1).文书记事。《汉书·司马迁传》:“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其文史则有 袁 殷 之曹, 孙 干 之辈。”《北史·山伟传》:“ 伟 涉猎文史, 孝明 初, 元匡 为御史中尉,以 伟 兼侍御史。”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 晋 世擅风流, 汉 贤足文史。”

(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名教

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西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确立和制定为名分、名目、名节等,以进行教化,习称“以名为教”。后受到进步思想家的抨击。

双旌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之仪仗。 唐 李商隐 《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赐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辞之第,早建双旌。” 徐炯 注:“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诸州不与焉。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刘忠之 《太常引·送郭复斋》词:“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玉检金泥出大庭,双旌万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倘或无知猖獗,突犯双旌,虽手握兵符,徵调不及,一时亦无如之何。”参见“ 双节 ”。

不满

(1).不充满。《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故有道者不平其称,不满其量。”

(2).不满足;不满意。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敢避其烦黷,怀不满之意于受恩之地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苏黄诗品》:“ 苏文忠 作诗,常云效 山谷 体。世因谓 苏 极推 黄 ,而 黄 每不满 苏 诗。”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八章:“另一个婆姨不满她这种说法。”

雪溪

(1).雪覆盖着的溪流。 唐 王建 《塞上》诗:“断雁逢冰磧,回军占雪溪。” 唐 赵嘏 《赠李秘书》诗:“杉松韵冷雪溪暗,鸞鹤势高天路春。”

(2).指 晋 王徽之 雪夜至 剡溪 访 戴逵 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 宋 范成大 《巾子山又雨》诗:“如今只忆雪溪句,乘兴而来兴尽还。” 宋 范成大 《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寄二绝次其韵》:“雪溪清兴未渠阑,晚上西楼带月看。”

(3). 金 王庭筠 号。 金 王若虚 《王内翰子端诗近来陡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漫赋三诗为白傅解嘲》之一:“寄语 云溪 王处士 ,恐君犹是管窥天。” 金 元好问 《王黄华墨竹》诗:“ 雪溪 仙人诗骨清,画笔尚餘诗典刑。”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 黄华 水帘天下絶,我初闻之 雪溪翁 。” 施国祁 注:“案: 雪溪 , 黄华 自号。”按, 王庭筠 字 子端 ,平生爱 天平 黄华 山水,自号 黄华山主 。

秦淮

河名。流经 南京 ,是 南京市 名胜之一。相传 秦始皇 南巡至 龙藏浦 ,发现有王气,于是凿 方山 ,断长垄为渎入于 江 ,以泄王气,故名 秦淮 。 唐 杜牧 《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 秦淮 。” 元 傅若金 《金陵晚眺》诗:“城下 秦淮 水,年年自落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 秦淮 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 清 戴名世 《种树说》:“顷余侨居 秦淮 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丘亭

空亭。《汉书·息夫躬传》:“ 躬 归国,未有第宅,寄居丘亭。” 颜师古 注:“ 张晏 曰:‘丘亭,野亭名。’此説非也。丘,空也。” 宋 陆游 《夜思》诗:“经年寄孤舫,终夜托丘亭。”

漂泊

(1) 随流漂流或停泊

战艇在原地漂泊

(2) 比喻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漂泊半身

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短檠

矮灯架。借指小灯。 唐 韩愈 《短灯檠歌》:“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燄高照珠翠;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宋 杨万里 《跋蜀人魏致尧抚乾 * 》诗:“雨里短檠头似雪,客间长鋏食无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噪花枝灵鹊儿,垂帘幙喜蛛儿,正应着短檠上夜来灯爆时。” 清 纳兰性德 《秋水·听雨》词:“依旧乱蛩声里,短檠明灭,怎教人睡。”

痴绝

《晋书·顾恺之传》:“ 愷之 在 桓温 府,常云:‘ 愷之 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故俗传 愷之 有三絶:才絶,画絶,痴絶。”后以“痴絶”为藏拙或不合流俗之典。 宋 苏轼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之一:“才疎正类 孔文举 ,痴絶还同 顾长康 。”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 盘龙 痴絶求鹅炙。这先生、黄齏瓮熟,味珍无价。”

我自

犹我咱。 宋 刘子翚 《满庭芳·桂花》词:“我自寒灰槁木,凝神处,不觉重酣。”《水浒传》第七二回:“那人道:‘我自姓 王 。’” 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 崑崙 。”

斫轮

1.亦作"斫轮"。

2.斫木制造车轮。

3.借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

4.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人。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樯竿

船桅杆。 唐 刘禹锡 《淮阴行》:“好日起檣竿,乌飞惊五两。”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五:“倒檣竿,立艣牀。盖上峡惟用艣及百丈,不復张帆矣。”

合皂

山名。在江西省樟树市东﹐周回绵亘二百馀里。道教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

百尺楼

(1).泛指高楼。《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汜 ( 许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陈登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备 ( 刘备 )曰:‘……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 元龙 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间邪?’”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宋 苏轼 《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恨无 扬子 一区宅,懒卧 元龙 百尺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身凭百尺楼,目断千山秀。” 吕志伊 《镇山楼远眺》诗:“登临行远几悲秋,大好湖山百尺楼。”

(2).词牌名。即《卜算子》。因 秦湛 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故名。参见“ 卜算子 ”。

朱黄

指朱黄两色笔墨。古人校点书籍时用之以示区别。《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 龟蒙 ﹞得书熟诵乃録,讎比勤勤,朱黄不去手。” 宋 陆游 《抄书》诗:“故家借籤帙,旧友餉朱黄。”自注:“ 吕周辅 、 宇文子友 近寄朱黄墨。” 宋 叶适 《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聚帙数万,多朱黄涂乙处。”

拂尘

掸除尘土,后专指掸尘土,驱蚊蝇的用具

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红楼梦》

缃缥

(1).浅黄色与浅青色。亦指这两种颜色的织物。《后汉书·舆服志下》:“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綺罗縠繒,采十二色,重缘袍……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黄红緑。贾人,緗縹而已。”

(2).古人常用浅黄或浅青色布帛作书衣。因以指书卷。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诗书乃陈,緗縹斯备。” 唐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诗:“緗縹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宋 范成大 《次韵刘韶美大风雨坏门屋》:“云烟挥翰墨池翻,緗縹如山昼掩关。”

呻毕

诵读书籍。毕,书简。语本《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佔毕。”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课五言诗》之十二:“学业荒呻毕,欢悰隔笑盐。”参见“ 佔3毕 ”。

腾趠

见“ 腾踔 ”。

古心

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唐 韩愈 《孟生》诗:“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清 魏源 《别陈筠心》诗之一:“安得古心人,高举出尘壒。”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俗眼

(1).浅薄势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2).借指浅薄、势利的庸俗人。 宋 梅尧臣 《吴冲卿鼓契》诗:“时移世异不改易,俗眼厌旧君前非。” 清 黄景仁 《题可堂印谱》:“吁嗟俗眼多,曲説中肝肺。”

(3).尘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

(4).指一般人的眼睛。《花城》1981年第1期:“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爱上了物理学,开始用他那对敏锐、机灵的大眼睛去探索俗眼看不到的基本粒子。”

讵能

岂能。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别》诗:“宝书为君掩,瑶瑟詎能开。”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顾求书之詔屡下,天下家藏,詎能悉上册府!”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丝竹在 东山 ,怀哉詎能忘。”

还往

(1).往来。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郡》:“或长吏忿怒,寃枉弱民,欲赴诉郡官,每惮还往。” 宋 曾巩 《答葛蕴》诗:“归来客舍中,未及还往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隧道迂,还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启门。”

(2).往来之人。指亲朋。《敦煌曲子词·长相思》:“作客在 江西 ,得病卧毫釐。还往观消息,看看似别离。” 唐 李白 《少年行》:“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取友

选取朋友;交友。《礼记·学记》:“古之教者……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唐 韩愈 《别知赋》:“余取友於天下,将岁行之两周。”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韦皋延宾》:“小生今年虚度二十七岁,百无一成,徒有怜贫恤寡之心,又有取友亲贤之志。”

同调

(1) 音调相同

(2) 比喻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

引为同调

酿秫

谓用秫黍酿酒。 宋 张耒 《寄杨应之》诗:“行当酿秫从子游,更以新诗相献侑。” 清 尤侗 《别长安》诗之五:“老妻酿秫藏盈斗,儿子摊书读几行。”

歌啸

高声歌唱

酒酣兴到,随意歌啸。——《灌园叟晚逢仙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壬寅咏思永,申言有二义。

    其义已畅明,兹不复辞赘。

    兹之咏思永,用为娱老备。

    建立廿馀年,兹近十年计。

    永者日以近,足知老将至。

    设果得如愿,额手钦天赐。

  • 作者:曹伯启,朝代:元代
    世态纷纷几变更。天南地北只虚名。一簪华发可怜生。旅食惊心三月到,浪花吹面一舟轻。中宵屈指计归程。
  • 作者:李师中,朝代:宋代
    路入青松翠霭间,斜阳倒影入溪湾。此中猿鹤休相笑,谢傅东归自有山。
  • 作者:苏籀,朝代:宋代
    珪组纷纷蚁慕羶,徇人可否冀超迁。伤哉远略疲中国,恸矣长星出互天。晋楚春秋书失国,惠昭徒驭竟言旋。朝廷得士为强弱,郭隗来归不首燕。
  • 作者:程公许,朝代:宋代
    名山遍宇宙,历历纪舆图。安得身云水,孤筇自给扶。
  • 作者:李涉,朝代:唐代
    含情遥夜几人知,闲咏风流小谢诗。还似霓旌下烟露,月边吹落上清词。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读遍元诗与白诗,一生少傅重微之。再三不晓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黄云满坞沙田稻,白雪漫山荠菜花。路人缙云频借问,碧香酒好是谁家。
  • 作者:王哲,朝代:元代
    清闲真道本,无事小神仙。谨修增些福,免黄泉。愚迷都不晓,只爱几文钱。一朝大限至,告苍天。
  • 作者:释祖钦,朝代:宋代
    黄面老子,六载辛勤。寻得鼻孔,打失眼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