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怀公藻几道原文
洒落陶彭泽,风流陈太丘。别来添夕梦,归日负春游。
已改枯榆火,宁污寒具油。
不知行乐地,能话野人不。
诗词问答
问:寒食怀公藻几道的作者是谁?答:陈棣
问:寒食怀公藻几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棣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棣名句大全
陈棣寒食怀公藻几道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洒落
(1) 分散地落下
泪珠洒落在衣襟上
(2) 洒脱
为人襟度洒落
两个男教员中,一个叫宫少尼的…很是洒落雅致,满身风流。—— 冯德英《苦菜花》
(3) 责备;冷淡;怠慢
又见 贾母王夫人都在这里,不敢洒落 宝玉。——《红楼梦》
彭泽
(1).泽名。即今 鄱阳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泽 之水。”
(2).县名。 汉 代始设。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晋 陶潜 曾为 彭泽 令,因以“彭泽”借指 陶潜 。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 睢园 緑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鄴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之类是也。” 清 秋瑾 《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泽 志徒雄。”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春游
(1)
(2) 春天到郊外游玩
(3) 指帝王春天出巡
枯榆
(1).木名。《周礼·秋官·壶涿氏》“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橭,读为枯。枯榆,木名。”一说即姑榆。
(2).枯老的榆树。 宋 苏辙 《木冰》诗:“枯榆老柳变精妍,细梢如苗麄如椽。” 宋 张耒 《己未早春有感》诗:“雪抽宿麦晴来叶,雨长枯榆烧后枝。”
(3).干枯的榆荚。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狂风簸枯榆,狼藉九衢内。”
寒具
(1).一种油炸的面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环饼,一名‘寒具’;截饼,一名‘蝎子’。皆须以蜜调水溲麪。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昔 桓玄 爱重图书,每示賔客。客有非好事者正飡寒具,以手捉书画,大点污。” 宋 陆游 《西窗》诗:“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釵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部四·寒具》:“ 林洪 《清供》云: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麪,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餘,宜禁烟用。观此,则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麪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釧之形,油煎食之。”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摩挲忍污寒具油,激赏欲浮大白酒。”
(2).御寒的衣物。《太平广记》卷三三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朱自劝》:“﹝ 自劝 ﹞谓婢曰:‘方冬严寒,闻汝和尚未挟纊,今附绢二匹,与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还,以绢授尼。”《宋史·文苑传六·刘恕》:“﹝ 恕 ﹞自 洛 南归,时方冬,无寒具。 司马光 遗以衣袜及故茵褥。”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乐地
快乐的境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平子 、 胡毋彦国 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 乐广 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唐 司空图 《长安赠王注》诗:“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
野人
(1) 田野之民,农人
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词
(2) 质朴的人,无爵位的平民
(3) 粗野的人
(4) 流浪汉
(5) 未开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状态或属于原始社会的人
精彩推荐: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