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迁居原文 诗词名句

迁居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迁居原文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髻下吉换委}鬌几云髻。
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
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诗词问答

问:迁居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迁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前年

去年前边的那一年

前年予病。——清· 袁枚《祭妹文》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水西

(1).泛指水的西边。 唐 刘长卿 《寄灵一山人初还云门》诗:“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唐 赵嘏 《汾上宴别》诗:“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

(2).古寺名。 唐 时胜地。包括 水西寺 、 水西首寺 、 天宫水西寺 。 唐 李白 《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 水西 ?乘舟弄月宿 涇溪 。” 王琦 注引《江南通志》:“ 水西山 ,在 寧国府 涇县 西五里,林壑邃密,下临 涇溪 。旧建 宝胜 、 崇庆 、 白云 三寺…… 宝胜寺 即 水西寺 , 白云寺 即 水西首寺 , 崇庆寺 即 天宫水西寺 也。” 唐 宣宗 《题泾县水西寺》诗:“ 长安 若问 江 南事,説道风光在 水西 。”

(3).花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水西花,叶如萱艸,花黄,夏开。”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无择

(1).不用挑选;没有区别。《墨子·大取》:“断指与腕,利於天下相若,无择也。” 张纯一 集释:“言指与腕在己虽有择,苟利天下,则……无暇为指小腕大之择也。”《墨子·节葬下》:“‘我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孰愈?’曰:‘我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无择也。’”

(2).无失误或不妥的地方。择,通“ 殬 ”。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君子言也无择,听也无淫。” 汪荣宝 义疏引 王引之 《经义述闻》:“殬、斁、择古音竝同……《孝经》:‘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口无败言,身无败行也。”《周书·王德传》:“ 德 性厚重廉慎,言行无择。”

(1).人名。上古隐士。《庄子·让王》:“ 舜 以天下让其友北人 无择 。北人 无择 曰:‘……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 清冷 之渊。” 成玄英 疏:“北方之人,名曰 无择 , 舜 之友人也。”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广韵·入德》﹞‘北’字注:‘古有 北人无择 。’则 北人 是复姓,《汉书·古今人表》作‘ 北人亡择 ’。”

(2).人名。 春秋 时 魏 之贤人。姓 田 ,字 子方 。《庄子·田子方》:“ 文侯 曰:‘ 谿工 ,子之师邪?’ 子方 曰:‘非也, 无择 之里人也。’” 成玄英 疏:“ 谿工 是 子方 乡里人也。”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东徙

向东迁移。《史记·管蔡世家》:“ 周幽王 为 犬戎 所杀, 周 室卑而东徙。”《汉书·翼奉传》:“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

旧馆

旧日的馆舍。 汉 张衡 《冢赋》:“掖门之西,十一餘半,下有直渠,上有平岸,舟车之道,交通旧馆。” 唐 孟浩然 《东京留别诸公》诗:“主人开旧馆,留客醉 新丰 。” 明 沉鲸 《双珠记·卖儿系珠》:“所经多旧馆,浪跡重凄凉。”

白鹤峰

山名。在广东省惠阳县北龙江之滨﹐宋绍圣中苏轼谪惠州时居此。

终老

指度过晚年;养老

为终老之计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北户

(1).古国名。亦借指南方边远地区。《尔雅·释地》:“ 觚竹 、 北户 、 西王母 、 日下 ,谓之四荒。” 郭璞 注:“ 觚竹 在北, 北户 在南。” 邢昺 疏:“ 北户 者,即 日南郡 是也。 颜师古 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户以向日者。’” 秦 李斯 《琅玡台刻石》:“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 流沙 ,南尽 北户 ,东有 东海 ,北过 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唐 郎士元 《送林宗配雷州》诗:“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遥怜 北户 月,与子独相亲。”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圣孝攸崇,推恩庻类, 北户 而北, 穷髮 之南,靡弗欣懌。”

(2).向北开的门。 晋 左思 《吴都赋》:“开北户以向日,齐 南冥 於 幽都 。” 唐 宋之问 《冬宵引赠司马承祯》诗:“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絶。” 宋 戴复古 《大热》诗之四:“西照坐东偏,南薰开北户。”

雪浪

(1).白色浪花。 唐 元稹 《遭风二十韵》:“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峯雪浪堆。”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邓中夏 《过洞庭》诗:“莽莽 洞庭湖 ,五日两飞渡。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2).指鲜白的茶水。 宋 黄庭坚 《西江月·茶》词:“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宋 黄庭坚 《阮郎归·茶》词:“消滞思,解尘烦,金甌雪浪翻。”

(3).扬起的积雪。 碧野 《在风雪边境的路上》:“六匹马掀起一阵阵雪浪,急急地在山间前进。”

(4).指雪浪石。 宋 苏轼 《雪浪石》诗:“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公不见雷斧痕。” 金 元好问 《云峡》诗:“ 中山 雪浪空影像, 长安 鸚鵡犹紈綺。”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墙头

亦作“墻头”。1.围墙的上端。 唐 于鹄 《题美人》诗:“ 秦 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 宋 欧阳修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诗:“曾向斋宫咏麦秋,緑阴佳树覆墙头。”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二百名弟兄架着长梯,呐喊着攻上墙头。”

(2).墙上。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十三章:“他心潮未平,站起身来,取下墙头挂着的那把乌龙青霜剑,迈步向庭院中走去。”

云髻

(1).高耸的发髻。《文选·曹植<洛神赋>》:“云髻峩峩,脩眉联娟。” 李善 注:“峩峩,高如云也。”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二折:“高插鸞釵云髻耸,巧画娥眉翠黛浓。”《红楼梦》第八九回:“﹝ 黛玉 ﹞头上挽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枝赤金扁簪,别无花朵。” 苏曼殊 《东居杂诗》之十三:“酡颜欲语娇无力,云髻新簪白玉花。”

(2).借指美女。 宋 梅尧臣 《饮刘厚甫舍人家》诗:“每出一物玩,必观众宾酌。又令三云髻,行酒何婥约。”

(3).喻盘旋的山路。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坞》:“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繚绕……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

抱朴

亦作“ 抱朴 ”。1.持守本真,不为外物所诱惑。《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猥使良才抱朴而逃,踰越山河,沉沦 荆 楚 ,所谓往而不反者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白岸亭诗》:“未若长疎散,万事恒抱朴。” 清 谭献 《明诗》:“有道术者,依仁据义,履中蹈和,则上合六义;怀才抱朴,言志永言,则旁通九流。”

(2).抱住树皮。《文选·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李善 注引《苍颉篇》:“朴,木皮也。”

见“ 抱朴 ”。

金鼎

(1).黄金炊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沉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6).鼎形的金香炉。《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蝉蜕

(1) 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可入药

(2) 比喻从…摆脱或脱离出来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柳州

唐 柳宗元 遭贬后,徙为 柳州 刺史,因以为其代称。 唐 皇甫湜 《祭柳子厚文》:“呜呼 柳州 ,秀气孤稟。弱冠游学,声华籍甚。”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十:“ 谢客 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 柳州 深?”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致,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赵朴初 《片石集·<读史杂诗·柳宗元王安石>》:“翻书孰可喜? 柳州 与 临川 。”

丹荔

(1).荔枝。因色红,故称。 唐 戴叔伦 《春日早朝应制》诗:“丹荔来金闕,朱樱贡玉盘。” 宋 陆游 《南窗擘黄柑独酌有感》诗:“何限人间堪恨事,黄柑丹荔不同时。”

(2).略呈赤色的薜荔。 宋 陆游 《焚香赋》:“暴丹荔之衣,庄芳兰之茁。”

生本

生命的根本。《吕氏春秋· * 》:“其於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

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念念

(1).一个心念接一个心念;每一个心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有天眼,鉴其念念随灭,生生不断,岂可不怖畏邪!”《西游记》第二七回:“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2).引申为一心一意。 吴樾 《< * 时代>自序》:“予于是念念欲杀尽此辈。”

(3).佛教语。谓极短的时间,犹言刹那。《百喻经·病人食雉肉喻》:“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此身念念浮云改,寄语长 淮 今好在。”

(4).读一读。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四章:“ 老杨 谦虚说:‘我念念可以,讲解可不行呵。’”

尘尘

(1).佛教语。犹言世界。 宋 苏轼 《迁居》诗:“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刼,尘尘各有际。” 赵次公 注:“佛以世界为尘,尘尘有际,言物各有世界也。” 宋 范成大 《十月二十六日偈》:“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2).佛教语。犹言世世;无量数。 唐 常达 《山居八咏》之五:“真性寂无机,尘尘祖佛师。” 宋 苏轼 《梦斋铭》:“梦觉之间,尘尘相授,数传之后,失其本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歷刼如何报佛恩?尘尘文字以为门。”

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森林生物

只有几只苍鹰在高空盘旋,看不见旁的生物。——《孟姜女》

蚊蚋

亦作“螡蚋”。1.蚊子。 唐 项斯 《遥装夜》诗:“蚊蚋已生团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 清 唐孙华 《秋雨不止书闷》诗:“梧竹清有声,螡蚋跡如扫。”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六章:“这支七个人组成的小分队,在草丛里忍受着密密的蚊蚋的侵袭,直到凌晨三点多钟,还不见敌人的影子。”

(2).比喻坏人。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兇竪喣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通称》:“蚊蚋亦名白鸟。 杜 寄 刘峡州 云:‘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 杜修可 云:‘……﹝白鸟﹞一谓蚊虻也,以譬小人。’”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人人只知道‘时乖命蹇’,那知生活的帐子里有巨大的毒虫以至于蚊蚋,争相吸取他们的精血呢?”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沈辽,朝代:宋代

    余读子厚书,始闻钴鉧潭。

    榜舟西江下,振步愚溪南。

    高下凌山阿,松篁蔽秋岚。

    土人识其地,古木森楩楠。

    水深日波澜,此理亦易探。

    古木为钴鉧,土音正相参。

    所记或不然,信书殊未甘。

    此公废已久,山水穷年耽。

    造化毫楮间,浮实微相锬。

    幽心有默识,西归助清谈。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庾郎晚菘翡翠茸,金城土酥玉雪容。如何俱堕瑶瓮中,却与醯鸡同闷宫。金井银床水清泚,雪山冰谷盐轻脆。秋风一月酿得成,字日受辛非麴生。太学儒生朝复暮,茹冷啜寒那可度。十年雪汁冻蔬肠,一夜饥雷听更鼓。不如瓮头吏部瓮头醒,一逢受辛还一醒,毕卓与尔同死生。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犹记同穿豹尾中,一翻覆手异蛇龙。吕侯赐履作方伯,毛颖免冠成秃翁。清苦吏人无厚禄,殷勤军将有斜封。君归定访耆英社,问讯周南太史公。
  • 作者:释绍昙,朝代:宋代
    弃权万乘金轮,栖六年雪岭。相从外道游,不离那伽定。无奈凶星照命宫,积世箕裘都丧尽。虽云自业所招,且喜因邪打正。
  • 作者:王汝玉,朝代:明代

    地涌琉璃界,天开翡翠林。

    那知近湫隘,谁意得幽寻。

    日丽花台迥,云横贝阙深。

    绀园浮霁彩,琪树带春阴。

    玉涧珠泉滴,丹窗绿嶂临。

    梵王红锦服,仙女碧瑶簪。

    金作山龙甲,朱为海鸟襟。

    鸣钟惊雉舞,讲法引猿吟。

    境静尘难染,机深虑不侵。

    愿因清净力,从此识真心。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丹篆才书泣鬼神,年逾九十脱红尘。至今岩上结庐处,夜半凤凰栖绿筠。
  • 作者:达德越士,朝代:元代

    漠漠平芜碧,萧萧乱叶红。

    褰衣上危石,欹帽立西风。

    日月奔驰外,江山感慨中。

    他乡对零落,那放酒杯空。

  • 作者:朱中楣,朝代:明代

    每话家园泪雨潸,蓟门秋老雁初还。

    惊魂自逐潇湘水,忍见湓城山外山。

  • 作者:释正觉,朝代:宋代
    丘壑精神,云水陈人。心灯不夜,道树长春。珠胎养乎老蚌,龙雷跃於修鳞。烂烂光辉兮明白之窟,棱棱浪级兮桃华之津。庄严三昧,游戏诸尘。
  • 作者:朱继芳,朝代:宋代
    春到寒荄总向荣,药苗旋种亦初成。山翁幸自无谁识,可要山中宰相名。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