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夜作原文
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草头珠颗冷,楼角玉钩生。
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
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
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
烛凝临晓影,虫怨欲寒声。
槿老花先尽,莲凋子始成。
四时无了日,何用叹衰荣。
诗词问答
问:八月三日夜作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八月三日夜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八月三日夜作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全唐诗
参考注释
白月
(1).皎洁的月光。 唐 刘长卿 《宿北山禅寺兰若》诗:“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唐 孟郊 《寻裴处士》诗:“远心寄白月,华髮廻青春。”
(2).见“ 白分 ”。
微明
(1).知幽眇之理而收显著之效。《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河上公 注:“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韩非子·喻老》:“起事於无形,而要大功於天下,是谓微明。”
(2).微弱的光亮;稍微明亮。 唐 颜真卿 《登平望桥下作》诗:“近山犹髣髴,远水忽微明。” 宋 秦观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诗:“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鲁迅 《准风月谈·夜颂》:“虽然是夜,但也有明暗。有微明,有昏暗,有伸手不见掌,有漆黑一团糟。”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草头
(1).草端。 元 萨都剌 《酹江月·登凤凰台怀古用前韵》词:“遥忆 王 谢 功名,人间富贵,散草头朝露。”
(2).也叫草字头。汉字的偏旁。如芋、苗等字,顶端作“卄”者,概称草头。《新华文摘》1981年第4期:“他又说,这笔名‘矛盾’一看就知道是假名,如果 * 方面有人来查问原作者,我们就为难了,不如‘矛’上加个草头,‘茅’姓甚多,不会引起注意。”
(3).草寇的头领。《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羣盗从之如流,啸聚至十餘万。” 元 尚仲贤 《三夺槊》第一折:“苦相持一万阵,恶战九千场,全凭着竹节鞭,生併了些草头王。”《水浒传》第一一七回:“不是这四员将来 乌龙岭 厮杀,有分教: 清溪县 裡,削平哨聚贼兵; 帮源洞 中,活捉草头天子。”
(4).万位数的隐称。旧时往往用以代“万”字。 茅盾 《子夜》十二:“那么,我先打一个电话找 陆匡时 来,--谋事在人;我们化一个草头,也许可以提前两天。”
(5).我国有些农村地区对苜蓿的俗称。《农谚选》:“稻、麦、草头轮流种,九成变做十成收。”
珠颗
(1).颗状物的美称。 唐 白居易 《拣贡橘书情》诗:“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此指橘子。 宋 晏殊 《破阵子》词:“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此指花蕊。 宋 苏轼 《菩萨蛮·夏景回文》词:“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此指汗珠。 宋 葛立方 《玉漏迟》词:“鱼颭荷衣,珠颗乱倾无数。”此指水珠。 宋 杨万里 《樱桃》诗:“摘来珠颗光如溼,走下金盘不待倾。”此指樱桃。
(2).借喻男婴。 唐 白居易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 清 唐孙华 《吴符邺生子志喜》诗:“莫恨 谈 家生较晚,幸看珠颗浴兰汤。”
楼角
指高楼的檐角。 唐 杜甫 《东楼》诗:“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唐 白居易 《夜归》诗:“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宋 贺铸 《踏莎行·思牛女》词:“楼角参横,庭心月午,侵阶夜色凉经雨。”
玉钩
(1).玉制的挂钩。亦为挂钩的美称。《楚辞·招魂》“挂曲琼些” 汉 王逸 注:“曲琼,玉钩也……雕饰玉钩,以悬衣物也。”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锁重楼。”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一折:“珠帘簌,玉鉤弯,纱窗静,緑闺闲。” 清 秋瑾 《风雨口号》:“啣泥燕子多情甚,小语依依傍玉钩。”
(2).喻新月。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琐窓。” 唐 李白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诗:“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宋 张元干 《花心动·七夕》词:“断云却送轻雷去,疎林外,玉鉤微吐。” 明 无名氏 《还带记·二郎诮裴》:“疎影荡银河,漾清光,映碧波,玉钩斜掛,冰轮堕。”
(3).喻女人小脚。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衬緗裙玉鉤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 明 徐霖 《绣襦记·逑叶良俦》:“掀罗幕荡玉鉤,弓鞋裙衬双凤头。”
(4).见“ 玉鉤斜 ”。
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风疏
和风缓吹。
砧杵
亦作“碪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 宋 鲍令晖 《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唐 韦应物 《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宋 苏轼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元 商衟 《新水令》套曲:“愁闻砧杵敲,倦听宾鸿叫。”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野宿近荒城,碪杵无声。”
有思
(1).谓道德纯净完备。《韩非子·诡使》:“閒静安居,谓之有思。”
(2).有意。 宋 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暂行
暂且实施、执行
暂行办法
寒声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 朱邺 《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 杨万里 《霰》诗:“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清 袁枚 《赤壁》诗:“我来不共吹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2).凄凉的声音。 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一:“ 陇头 水欲絶, 陇 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无了
佛教语。佛家谓心无万物,无心可了,故曰“无了”。《五灯会元·沩山祐禅师法嗣·仰山慧寂禅师》:“ 刘侍御 问:‘了心之旨,可得闻乎?’师曰:‘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了。’”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衰荣
盛衰,枯荣。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唐 皇甫冉 《赠郑山人》诗:“家人恣贫贱,物外任衰荣。”
精彩推荐:
- 我观神仙传,诡幻何纷纭。或生歆慕意,方土争愚君。政彻既多欲,仙材隔几尘。澄神黜粗秽,有时繙黄庭。年少不我待,日月斯迈征。含霞饮沆瀣,聊助神气清。何须超大壑,濯发晞崑崙。天道有常运,过化续者新。长生非受命,莫使邪念兴。澹然养至德,自可康颓龄。古今共一理,万法同一心。世事互起灭,反覆如碁枰。赤松事黄帝,至今何不泯。安期干楚羽,对奕非邪真。徐公何为者,得得扪萝寻。惝怳纪一梦,浩不知涯津。驰神上无极,竭思下无垠。长吟追去古,抗论贻来今。於我政无益,默计空辛勤。不如素心友,相与尊旧闻。圣道无隐显,人心有晦明。正论叹剥蚀,危如丝一纶。举世闯月窟,何人开天根。浮华正焰焰,元气方堙沦。毋起远游念,而起凡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