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哉行原文
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良工不我顾,有用宁自媒。
怀策望君门,岁晏空迟回。
秦城多车马,日夕飞尘埃。
伐鼓千门启,鸣珂双阙来。
我闻雷雨施,天泽罔不该。
何意斯人徒,弃之如死灰。
主好臣必效,时禁权不开。
俗流实骄矜,得志轻草莱。
文王赖多士,汉帝资群才。
一言并拜相,片善咸居台。
夫君何不遇,为泣黄金台。
诗词问答
问:怀哉行的作者是谁?答:薛据
问:怀哉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怀哉行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薛据的名句有哪些?答:薛据名句大全
薛据怀哉行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253_12
参考注释
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废人
(1) 因残废而不能工作的人
(2) 泛指无用的人
广厦
高大的房屋
无弃材
没有无用的材料。常喻人各有用。 三国 魏 曹植 《当欲游南山行》:“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赵幼文 校注引《淮南子·主术训》:“是故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无大小修短,各得其所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 唐 薛据 《怀哉行》:“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良工不我用,有用寧自媒。”
良工
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尸子·分》:“良工之马易御也,圣王之民易治也。”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世隆上铜表》:“名罏化金,良工尽艺,方将盈金中藏。”《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三国演义》第七八回:“ 操 曰:‘吾欲起一殿,名 建始殿 ,恨无良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子不乐,惟求良工画 翠 小像,日夜浇祷其下。”
有用
可以利用、有价值、耐用
食物对动物有用,湿润对植物有用
自媒
女子自择配偶;自荐。《管子·形势》:“自媒之女,丑而不信。”《列子·周穆王》:“ 鲁 有儒者,自媒能治之。”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不脂韦而求达,不诡计而自媒。”《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詔:‘内外文武官各举所知二人,见任两府三人,或耻于自媒久淹下位,或偶因微累,遂废周行者,咸以名闻。’”
策望
策应,守望。《水浒传》第四五回:“若买得这等一个时,一者得他外面策望,二乃不教你失了晓。”
君门
犹宫门。亦指京城。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新唐书·刘蕡传》:“君门万重,不得告诉,士人无所归化,百姓无所归命。” 前蜀 韦庄 《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诗:“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万里君门远,乘舆驀地逢,天颜有喜亲承奉。”
岁晏
(1).一年将尽的时候。 唐 白居易 《观刈麦》诗:“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餘粮。” 明 刘基 《秋日惨淡》:“岁晏玄冰兮,知将奈何?”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点鬢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2).指人的暮年。语本《楚辞·九歌·山鬼》:“留灵脩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洲。” 唐 李白 《赠崔郎中宗之》诗:“岁晏归去来,富贵安可求!”
迟回
亦作“ 迟囬 ”。亦作“遟回”。 1.迟疑,犹豫。《魏书·郭祚传》:“ 高祖 叹谓 祚 曰:‘卿之忠諫, 李彪 正辞,使朕迟回不能復决。’”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 璋 ( 刘璋 )无得罪於 蜀 民,其亡有足哀者;故 昭烈 之取之也,亦迟回不忍,及迫於羣言,然后图之。”《明史·孟养浩传》:“今日既迟囬於豫教,安知来岁不游移於册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母尚迟回,女已偕婢入。”
(2).犹徘徊。 宋 贺铸 《山花子·弹筝》词:“约略整鬟釵影动,迟回顾步珮声微。” 明 陈献章 《寄题三洲岩》诗:“迟囬北壁下,目击元公遗。” 清 王韬 《英但自守》:“徒以 法 不肯为 英 用, 英 又不能合 法 ,故迟囬审顾,观望徘徊以至於此。” 清 谭嗣同 《与唐绂丞书》:“虽然,三十曰壮,坐此縈繚迟回,卒不克自致於当世有用之学。”
(3).犹滞留。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比往而山水暴涨不復可涉, 吉 不能泅,遟回叹息,坐岸良久,欲下不敢渡。”《魏书·司马昌明传》:“ 温 ( 桓温 )自归寝疾,讽求备物九锡…… 彪之 ( 王彪之 )云:‘闻彼病日增,亦当不復支久,自可小迟回其事。’”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居一日, 宽 ( 裴宽 )诣 寂 ( 普寂禪师 ), 寂 曰:‘有少事,未暇款语,且请迟回休憩也。’”《花月痕》第四八回:“相传 江寧 城中,有一妇背负婴儿,被驱入馆,这妇人迟回不行。” 子虚子 《湘事记》:“更令 李金山 领第二站驻 沙市 ,然其司令本部以待 上海 购械,迟回未发。”
遲廻: 亦作“ 迟迴 ”。亦作“遟迴”。同“ 迟回 ”。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 彊 (太子 刘彊 )遂因左右陈诚,愿备藩辅, 世祖 遟廻者久之,乃许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负》:“苟使君强自迟迴至冰散,则君尚欲开口,其事焉得哉!”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二:“ 皋疆 ( 冯皋疆 )入丁酉乡帘,老吏 沉 某为富人 赵 通节,缓颊再三, 皋疆 迟迴上科事,惧不敢应。”《文选·鲍照<放歌行>》:“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廻。” 张铣 注:“迟廻,不行貌。” 唐 颜真卿 《题杼山癸亭》诗:“迟迴未能下,夕照明村树。” 潘飞声 《秋感》诗之一:“海上迟廻滞去程,入秋风物倍凄清。”《晋书·顾众传》:“及 敦 ( 王敦 )构逆,令 众 出军, 众 迟迴不发。” 唐 张说 《为妓人祭故主文》:“心思往而莫遂,足欲返而迟迴。” 宋 贺铸 《河满子》词:“每恨相逢薄处,可怜欲去迟迴。”
秦城
指 秦 长城 。 清 黄景仁 《拟饮马长城窟》诗:“秦城苍苍 汉 月白,秋风饮马城边窟。”
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
(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日夕
(1) 日夜
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近黄昏时;傍晚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飞尘
(1).飞扬的灰尘。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躡飞尘。” 明 马銮 《张丽华》诗:“临春高阁忽栖鸦,香作飞尘玉委沙。”
(2).喻轻微的事物。 南朝 梁 江淹 《拜正员外郎表》:“皇纬如纽,惭飞尘之效。”
门启
旧时士人相拜谒所用的帖。 宋 李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 大中 年, 薛保逊 为举场头角,人皆体傚,方作门状,洎后仍以所怀,列於启事,随启诣公相门,号为门状、门启,虽繁於名纸,各便於时也。”
鸣珂
(1).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南朝 梁 何逊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隔林望行幰,下阪听鸣珂。” 唐 王昌龄 《朝来曲》:“月昃鸣珂动,花连綉户春。”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只把细蕊轻挼,立倦鞦韆架,耳听鸣珂眼盼他。” 清 陈梦雷 《青青陵上柏》诗:“甲第亘长虹,拥节復鸣珂。”
(2).指居高位。 明 李东阳 《重经西涯》诗之一:“岂谓鸣珂还故里,敢将华髮恋微官。” 清 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只今交旧尽鸣珂,推挽寧无一人佐。”
双阙
(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
闻雷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 裴松之 注引《华阳国志》:“于时正当雷震, 备 因谓 操 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后因以“闻雷”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勉从虎穴暂趋身,説破英雄惊 *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雨施
比喻施泽广泛而平均。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暖燠孰多》:“故圣王在上位,天覆地载,风令雨施。雨施者,布德均也。风令者,言令直也。”《宋书·良吏传·陆徽》:“敢缘天泽云行,时德雨施,每甄外州,荣加远国。”《宋史·乐志十三》:“六师方雨施,孤垒自冰消。”
天泽
(1).喻上下、尊卑。语出《易·履》:“上天下泽”。 清 王韬 《中国自有常尊》:“然则 金 虽譎诈,其亦明於天泽之分者哉!” 严复 《论世变之亟》:“明天泽之义,则冠履之分严。”
(2).上天的恩泽。 唐 薛据 《怀哉行》:“我闻雷雨施,天泽罔不该。” 明 张居正 《贺瑞雪表》六:“天泽覃敷,大地晃琼瑶之积;皇诚感格,元冬启稼穡之徵。” 叶圣陶 《苦菜》:“短而肥的菊科的野草,是独蒙天泽适存在那里的。”
(3).谓天子的恩泽。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赐庆垂天泽,流欢旧 渚宫 。”
不该
不应当,不应该
你不该浪费时间
何意
(1).为什么,何故。 宋玉 《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整 闻声仍打 逡 , 范 唤问:‘何意打我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
(2).岂料;不意。《后汉书·申屠蟠传》:“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清 顾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栅洪桥下》诗:“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人徒
(1).服徭役的人。《荀子·王霸》:“使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 杨倞 注:“人徒,谓胥徒。给徭役者也。”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微臣逢世庆,征赋备人徒。”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主( 安乐公主 )不悦,因大役人徒,别掘一池,号曰:‘定昆池’。” 清 潘耒 《汴河行为方中丞欧馀作》:“指挥人徒三十万,北河柳尽南河柯。”
(2).庶民,民众。《墨子·非攻中》:“以攻战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也;人徒之众,至有数百万人。”《史记·春申君列传》:“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彊,壹举事而树怨於 楚 ,迟令 韩 魏 归帝重於 齐 ,是王失计也。” 汉 蔡邕 《述行赋》:“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之如
前往。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其移东西,若徙四维,相之如者皆吉。” 刘盼遂 集解:“之如二字皆训往,二字连用,疑亦当时术家之语。”
死灰
(1)
(2) 完全熄灭的火灰,因其颜色为灰白色,用以形容类似的颜色
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七根火柴》
面如死灰
(3) 形容激情已逝,心灰意懒,不再有感情的起伏
心若死灰
时禁
(1).对非时出入的人予以制止。《周礼·天官·宫正》:“辨外内而时禁。”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分别外人、内人,禁其非时出入。”
(2).当时的政令、禁令。《汉书·李寻传》:“夫以喜怒赏罚,而不顾时禁,虽有 尧 舜 之心,犹不能致和。”《宋书·礼志一》:“ 孔子 惧而作《春秋》,诸侯讳妒,惧犯时禁。”
俗流
(1).流行的习俗。 南朝 宋 谢镇之 《与顾道士书》:“但久迷生死,随染俗流,蹔失正路,未悟前觉耳。”
(2).庸俗,不高雅。《旧唐书·柳玭传》:“崇好慢游,躭嗜麯糵,以衔杯为高致,以勤事为俗流,习之易荒,觉已难悔。”
(3).指庸俗之辈。 唐 韩愈 《荐士》诗:“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慠。”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时侨寓太原不获执绋》诗:“俗流騖声华,考实皆凡庸。”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所以所谓‘一般人’,意即‘庸俗之辈’,是说我的作品不过为俗流所赏的庸俗之作。”
骄矜
骄傲自负。《韩非子·难一》:“使小臣有智能而遁 桓公 ,是隠也,宜刑;若无智能而虚骄矜 桓公 ,是诬也,宜戮。”《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 伊 洛 ,当时意气尤骄矜。” 清 沉育 《谒董江都祠墓》诗:“一代师儒崇道义,诸王子弟敛骄矜。”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并不骄矜地,而是谦逊地注视着我。”
得志
(1) 实现志愿
少年得志
(2) 某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gōu)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草莱
(1).犹草莽。杂生的草。《南史·孔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 宋 叶适 《代人上书》:“夺农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莱随长。” 清 周亮工 《介寿以胡彦远见慰札子相示却寄》诗:“一亩田中尽草莱,旅堂经岁不曾开。”
(2).指荒芜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 * 好垦草莱。”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凡草莱,初闢而为露田园池者,多连阡陌,虽不躬耕,得特专利五十年,期尽而鬻之,程以十年。”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两三年内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 宛 洛 一带也就固若金汤了。”
(3).犹草野。乡野;民间。《汉书·蔡义传》:“臣 山 东草莱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 宋 范仲淹 《举张问孙复状》:“右臣伏覩赦书节文,应天下怀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滞草莱,委逐处具事闻奏。” 清 李渔 《风筝误·议婚》:“苍天不负奇才,拔英雄自草莱。”
(4).布衣。平民。《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草莱乐业,守屏称事。” 张铣 注:“草莱谓山野採樵之人也,守屏谓州牧也。”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清 孙枝蔚 《览古》诗之六:“用人限资格,何以服草莱?”
多士
古指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多士成大业,羣贤济弘绩。”《北齐书·慕容绍宗传》:“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羣英。” 清 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诗:“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
汉帝
(1). 汉 朝皇帝。 汉 张衡 《东京赋》:“ 汉帝 之德,侯其禕而!”
(2).指 汉武帝 。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 秦皇 御宇宙, 汉帝 恢武功。”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六:“ 汉帝 看桃核, 齐侯 问枣花。” 唐 李白 《妾薄命》诗:“ 汉帝 重 阿娇 ,贮之黄金屋。”
(3).指 汉成帝 。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 申 黜 褒女 进, 班 去 赵姬 昇。 周王 日沦惑, 汉帝 益嗟称。”
一言
(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 * 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孙炳华 《重赏之下》三:“ 林启达 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到机床边上看看,一言不发,看一会就走。”
(3).谓陈述一次。《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语·屈节解》:“遽发所爱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单父 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
(4).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 鲁国 之羣臣以千百数,一言於 季氏 之私。”
拜相
被任命为宰相。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上:“ 韩康公 、 王荆公 之拜相也, 王岐公 为翰林学士,被召命词。”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订旧闻证误之误》:“ 心传 谓据国史 章文献 …… 宝元 元年拜相。” 吴晗 《况锺和周忱》:“ 明成祖 在打到 南京 ,作了皇帝以加,任命七个官员替他管理机密事务,叫做‘入阁’,后来叫做‘拜相’。”
片善
微小的优点。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一言分珪爵,片善辞章莱。” 唐 白居易 《赋赋》:“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宋 叶适 《观文殿学士陈公文集序》:“公虽负絶类异能,不以己形物,后生片善,誉奬不容口。” 明 何景明 《寿许司马》诗:“片善无攸伏,微言得具陈。”
夫君
(1) 旧时妻对夫的尊敬亲爱称呼
(2) 朋友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黄金台
古台名。又称 金台 、 燕台 。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县 东南 北易水 南。相传 战国 燕昭王 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 黄金臺 。” 钱振伦 注:“《上谷郡图经》曰:‘ 黄金臺 , 易水 东南十八里, 燕昭王 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之士。’”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五:“ 燕昭 延 郭隗 ,遂筑 黄金臺 。” 清 吴伟业 《夜宿阜昌》诗:“草没 黄金臺 ,犹忆 昭王 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