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山刻石诗原文
圣主崇儒本,文宣教愈口。严祠加整葺,贤守口遵依。
将欲更□□,先来相翠微。
小山开乱石,幽谷驻涵晖。
泽炎爻符合,雷天象庶几。
口王仪凛凛,十哲貌颀颀。
山溜侵廊滴,溪云拂瓦飞。
晞阳鸥鹭岛,灯兔口鱼矶。
元氏魂应爽,□□道转肥。
静思登彼岱,深想浴乎沂。
风口岩根竹,泉滋石□□。
口秋留口貌,口会集褒衣。
忠恕□□学,□□□□口。
文辞政如是,吾欲□□归。
诗词问答
问:题南山刻石诗的作者是谁?答:许给
问:题南山刻石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许给的名句有哪些?答:许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圣主
(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吴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目下有某处将军缺,倘不吝重金,僕嘱内兄游扬圣主之前,此任可致。”
(2).泛称英明的天子。《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諫諍则见听。”《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飢寒逼身,难顾廉耻;圣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抚其子。”
宣教
宣传教育
整葺
整理修治。 南朝 梁 沉约 《善馆碑》:“止欲渐去喧嚣,稍离尘杂,於是既加整葺,营建堂宇。”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章申公 子厚 ,与其叔 安仁 令书曰:‘弊政之后,谅烦整葺。’”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花开》:“预把牡丹臺芍药整葺完成。”
贤守
贤明的地方官。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贤守恤人瘼,临烟驻驪驹。” 宋 苏轼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宋史·食货志上六》:“ 乾道 间,郡有米斗直五六百钱者, 孝宗 闻之,即罢其守,更用贤守,此今日所当法者。”
将欲
将要;打算。《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墨子·非攻下》:“中情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李白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先来
本来;原来。《百喻经·贫人作鸳鸯鸣喻》:“其夫先来常善能作鸳鸯之鸣。”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道是 洛京 人氏,先来曾 蒲州 居止。” 元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六出:“先来是奴心儿里闷,驀撞见伊。”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小山
文体名。 汉 王逸 《<楚辞·招隐士>解题》:“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参见“ 大山小山 ”。
幽谷
幽静、深邃的山谷
符合
(1) 与存在的式样、形式或标准一致
符合标准
(2) 在本性、特性或作用上为一样或一致
他干的工作符合他的爱好
(3) 在意见、意志或行动上一致
符合要求
天象
(1) 天文现象。例如月球的盈亏、太阳的出没、行星的冲合、流星的闪逝、彗星的隐现、新星的爆发、日月的交食和极光等
观测天象
(2) 气象;天气
天在下着微微的丝雨。一两天来的悬念和天象预报,毕竟应中了。——郭沫若《人文界的日蚀》
庶几
(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凛凛
(1) 寒冷
水气凛凛
(2)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凛凛如生
十哲
指十位或十数位德才出众者或某一方面突出的名人。(1)指 孔子 的十个弟子: 颜渊 、 闵子骞 、 冉伯牛 、 仲弓 、 宰我 、 子贡 、 冉有 、 季路 、 子游 、 子夏 。自 唐 定制,从祀 孔 庙,列侍 孔子 近侧。 开元 时, 颜渊 配享,升 曾参 ,后 曾参 配享,升 子张 。后代又增 有若 及 宋 朱熹 ,合称“十二哲”。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自四教远而微言絶,十哲丧而大义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崇理学》:“ 仁皇 ( 康熙 )夙好 程 朱 ……特命 朱子 配祠十哲之列。”参阅《论语·先进》、《旧唐书·礼仪志四》。(2)指十位名将。 唐 开元 十九年立 太公尚父庙 。 上元 元年,尊 太公 为 武成王 ,以名将十人为十哲: 白起 、 韩信 、 诸葛亮 、 李靖 、 李勣 列侍于左; 张良 、 田穰苴 、 孙武 、 吴起 、 乐毅 列侍于右。参阅《新唐书·礼乐志五》、《唐会要·武成王庙》。(3)指 唐 末十二位诗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同时有 许棠 与 乔 ( 张乔 ),及 喻坦之 、 剧燕 、 任涛 、 吴罕 、 张蠙 、 周繇 、 郑谷 、 李栖远 、 温宪 、 李昌符 ,谓之十哲。”(4)指 前秦 名僧 鸠摩罗什 的十大弟子。参阅 唐 神清 《北山录》卷四。(5)指善饮者十人。 明 袁宏道 《觞政·八之祭》:“今祀 宣父 曰酒圣……十哲曰 郑文渊 、 徐景山 、 嵇叔夜 、 刘伯伦 、 向子期 、 阮仲容 、 谢幼舆 、 孟万年 、 周伯仁 、 阮宣子 。”
颀颀
(1).身长貌。《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頎” 汉 郑玄 笺:“言 庄姜 仪表长丽俊好,頎頎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发宋陵寝》:“义士尔后获三丈夫子,鼎立頎頎。” 陈三立 《题欧阳润生观察丈画像》诗:“頎頎兀立七尺强,丰颐广顙双瞳方。”
(2).崇高貌。 唐 陆龟蒙 《野庙碑》:“禄位頎頎,酒牲甚微。” 宋 王令 《答黄薮富道》诗:“ 黄君 道德者,术业何頎頎。”
山溜
亦作“ 山霤 ”。山间向下倾注的细小水流。《孔丛子·连丛子上》:“山霤至柔,石为之穿。” 晋 陆机 《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前蜀 贯休 《湖上作》诗:“山霤穿苔壁,风钟度雪林。” 宋 欧阳修 《浮槎山水记》:“至於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溜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 明 无名氏 《八声甘州·合筝》套曲:“见天风淅淅,山溜泠泠。”
晞阳
(1).沐浴于阳光;晒太阳。 三国 魏 嵇康 《五言古意》:“双鸞匿景曜,戢翼 太山 崖,抗首嗽朝露,晞阳振羽仪。” 明 刘基 《天说上》:“朝菌得湿而生,晞阳而死。”
(2).比喻沐受恩德。《文选·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沐髮晞阳,未测涯涘;抚臆论报,早誓肌骨。” 刘良 注:“言沐王之德深,故不测涯际也。” 明 夏完淳 《与李舒章求宽侯氏》:“﹝足下﹞忠謨雅烈,一视齐观,起腐草而晞阳,立枯骸而骨肉,恩流百口,光映一时。”
(3).朝阳。 晋 陆机 《吴大司马陆公少女哀辞》:“冉冉晞阳,不遂其茂;曄曄芳华,彫芳落秀。”
鱼矶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元 陈普 《野步》诗之八:“鸟影鱼磯日暮,豆花村屋秋深。” 明 高启 《答默堂在绍兴见寄》诗:“共买鱼磯瓮城下,邇来江湖向谁明。”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暉。溅裙谁独上鱼磯。”参见“ 渔磯 ”。
静思
沉静地思考、省察。《荀子·解蔽》:“闢耳目之欲,而远蚊蝱之声,闲居静思则通。” 汉 贾谊 《新书·修政语上》:“静思而独居,譬其若火。” 宋 梅尧臣 《送李载之殿丞赴海州榷务》诗:“世事静思同转轂,物华催老剧飞梭。” 叶紫 《星》第六章三:“她慢慢地静思了好久好久!”
风口
(1) 山岭顶部的凹口
(2) 进出空气的一个穴孔
(3) 遮蔽物的缺口刮风时比两旁风大,叫“风口”
(4) 锅炉分层炉篦区间的风门或通气口
岩根
山麓。 唐 皮日休 《忆洞庭湖观步十韵》:“巖根瘦似殻,杉破腹如腔。”
会集
聚集
鸣锣会集。——《广东军务记》
忠恕
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谓尽心为人;恕,谓推己及人。《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朱熹 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汉书·章帝纪》:“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夫以忠恕为心,而以平易为政,则上易知而下易达,虽有卖国之姦,无所投其隙,仓卒之变,无自发焉。”《镜花缘》第十一回:“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説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
文辞
(1).言词动听的辞令。《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晋 为伯, 郑 入 陈 ,非文辞不为功。”《战国策·秦策一》:“繁称文辞,天下不治。”《韩诗外传》卷十:“故使者必矜文辞,喻诚信,明气志,解结申屈,然后可使也。”
(2).亦作“ 文词 ”。文章。《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 由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可概见,何哉?”《史记·儒林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 申公 对,默然。”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文辞超卓,四座嘆之。” 宋 司马光 《贤良策问》:“国家比下詔书,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岂特以学问之富贵为贤良,文辞之丽为方正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 节性 ( 王符 )、 公理 ( 仲长统 )虽文辞斐然,然止于政论。”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