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书蜀志诸葛亮永安受诏事原文 诗词名句

书蜀志诸葛亮永安受诏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书蜀志诸葛亮永安受诏事原文

陈寿志诸葛,不以正以奇。

无识注之者,复值裴松之。

昔曾论七擒,大要言其非。

偶阅永安事,实鄙先主私。

鱼水宿已喻,彼此心谅知。

临终令自取,岂非有所疑。

俾亮何为情,依然失匕为。

晋文谲不正,犹弗至若斯。

孙盛固致议,而未抉及微。

读史无卓见,被史愚则宜。

诗词问答

问:书蜀志诸葛亮永安受诏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书蜀志诸葛亮永安受诏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四

参考注释

陈寿

(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晋时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搜集魏、蜀、吴三国的各种史料,著成《三国志》,对史料取舍审慎谨严,文字简洁。

诸葛

——复姓

不以

(1).不为,不因。《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2).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 离娄 之明, 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宋 曾巩 《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

(3).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史·刑法志一》:“虽有牙符而无织成圣旨者,不以何人,并勿啟,违者处死。”

无识

不懂;无知。《孙子·九地》:“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 张预 注:“使人不可知也。”《荀子·法行》:“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 杨倞 注:“无识者,不知天命也。”《法苑珠林》卷一一二引《沙弥尼戒经》:“心闭意塞,世世愚痴,不值大道,其心无识。”

没有标记。识,通“ 誌 ”。《楚辞·刘向<九叹·远逝>》:“路曼曼其无端兮,周容容而无识。” 洪兴祖 补注:“识,音志。”

之者

唐 宋 时习语,相当于“之人”、“之物”。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乃作《刘弘传》,雕印数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烧炼之者。”《敦煌变文集·祇园因由记》:“非但此金,世间一切伏藏未出之者,我能尽见。”《景德传灯录·司空山本净禅师》:“即是求见闻觉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

裴松之

(372-451)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任宋中书侍郎。奉宋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保存了大量史料。

要言

盟约;约定的内容或条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王子虎 盟诸侯於王庭,要言曰:‘皆奬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新唐书·藩镇传·李师道》:“前已约,而今背之,何也?愿得要言奏天子。”

切要精妙之言。犹至理。《战国策·宋卫策》:“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钻 仲父 之遗训,览 老氏 之要言。” 宋 叶适 《题张君所注佛书》:“至於要言微趣,人所难知,往往迎刃氷解,则多自得之矣。” 严复 《救亡决论》:“未闻遵生之要言,则疾疫伤亡,将足以损众。”

永安

(1).长久稳固。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然其规矩制度,上应星宿,亦所以永安也。”

(2).永远安定;永远安宁。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使世之为人牧者,怀其民如上人之怀其菊也,天下其永安也。”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先主

(1).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国语·晋语九》:“昔先主 文子 少衅於难。” 韦昭 注:“ 文子 , 简子 之祖 赵武 。”《资治通鉴·威烈王二十三年》:“其 晋阳 乎,先主之所属也。” 胡三省 注:“古者诸侯之大夫,其家之臣子皆称之曰主,死则曰先主,考《左传》可见已。”

(2).大夫自称其亡父或祖先。《左传·哀公二十年》:“ 赵孟 曰:‘ 黄池 之役,先主与 吴王 有质。’” 杜预 注:“先主, 简子 。” 简子 , 赵孟 父。

(3).开国君主。亦以称 三国 蜀 刘备 。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 益州 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 新野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姓 刘 ,讳 备 ,字 玄德 。”

鱼水

鱼和水的融洽关系,比喻双方相处很好,关系密切

彼此

对称词。指你我、双方,那个和这个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军中之将,各有彼此。——《资治通鉴》

临终

人即将死亡

临终嘱咐

自取

(1).自己招致。《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宋 梅尧臣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 明 王守仁 《瘗旅文》:“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2).谓自己取代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谓 亮 曰:‘君才十倍 曹丕 ,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3).自娶。《史记·伍子胥列传》:“ 秦 女絶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岂非

难道不是…?用于反问

岂非咄咄怪事?

有所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为情

(1).做情。 唐 杜甫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诗:“哀年病秪瘦,长夏想为情。” 王嗣奭 释:“为情,犹俗云做情。”

(2).酬答,酬报。《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将来再为情罢。”《玉娇梨》第十三回:“舍亲无以为情,要做一架锦屏送他。”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失匕

见“ 失匕箸 ”。

不正

(1).不端正;不正派;不正当。《论语·子路》:“身不正,虽令不从。” 汉 刘向 《列女传·赵悼倡后》:“ 倡后 淫佚不正,通於 春平君 。” 唐 韩愈 《潮州谢孔大夫状》:“积之於室,非廉者所为;受之於官,名且不正。”《云笈七籤》卷三二:“目不欲视不正之色,耳不欲听丑秽之言。” 茅盾 《子夜》十四:“我听说这件事是 屠维岳 理亏,是他自己先做得不正。”

(2).无政,谓政治混乱。《逸周书·武称》:“岠嶮伐夷,併小夺乱,﹝辟﹞强攻弱而袭不正,武之经也。” 朱右曾 校释:“不正,犹言无政。”

(3).犹不准确。 唐 李白 《青山独酌》诗:“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4).不纯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甜酒灰酒》:“予以二酒相和味且不正,兼之石灰苦烈,何好之有?”

谓不征税。正,通“ 征 ”。征,赋税。《管子·戒》:“关几而不正,市正而不布。”

若斯

如此。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飘颻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卓见

精深的见地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士祯,朝代:清代

    宫亭湖上好烟鬟,倭鬌初成玉镜闲。

    雾阁云窗不留客,蘋花香里过鞋山。

  • 作者:曹彦约,朝代:宋代
    官黄新赐极恩荣。花不同梅与共名。颇谓寒中宜作伴,想因开早更为兄。世间何物疑真蜡,海上新来染碎琼。体得自香天分好,金涂铜砌却峥嵘。
  • 作者:释文政,朝代:宋代

    山鸟无凡音,山云无俗状。

    引得白头僧,时时倚藜杖。

  • 作者:释文准,朝代:宋代
    平旦寅,当人有道事须亲。不闻先圣有慈训,莫认狂痴作近邻。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投憩得幽寺,便忘行路遥。竹边流水过,门外好山朝。金相已流土,海音无复潮。池檐立良久,老衲忽相邀。
  • 作者:李清臣,朝代:宋代
    标签:婉约写景惜春
    杨花落。燕子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闲愁无处著。去年今日王陵舍,鼓角秋风。千岁辽东。回首人间万事空。
  • 作者:洪希文,朝代:元代
    四月朱樱乍熟,甘露一般清味。禽嘴夺将来,卸在赤牙盘里。何似。何似。清净麾尼珠子。
  • 作者:武衍,朝代:宋代
    枕边清坐散余酲,惨淡西窗月半明。燕子梦回帘未卷,楝花风信晓寒轻。
  • 作者:陆机,朝代:魏晋
    死生各异方。昭非神色袭。贵贱礼有差。外相盛已集。魂衣何盈盈。旟旐何习习。父母拊棺号。兄弟扶筵泣。灵轜动轇(左车右蒭)。龙首矫崔嵬。挽歌挟轂唱。嘈嘈一何悲。浮云中容与。飘风不能回。渊鱼仰失梁。征鸟俯坠飞。念彼平生时。延宾陟此帏。宾阶有邻迹。我降无 * 。
  • 作者:李流谦,朝代:宋代
    向来茅屋半惊湍,叹息流亡久未还。已觉重行非故道,只应无恙是青山。旋蓝偃岳元常事,深谷为陵亦等閒。衲被蒙头都莫问,未当居士一分顽。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