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三教三隐三仙三贤画轴原文 诗词名句

题三教三隐三仙三贤画轴

作者:释善珍 朝代:宋代

题三教三隐三仙三贤画轴原文

瞿昙李耳东家丘,不生虞夏生衰周。
世乱杀夺无时休,佛现身作大慈舟。
老务静治销戈矛,孔以笔诛著春秋。
学佛亦有绝世流,学老曾见飞升不。
晨后三人师孔氏,气节虽同穷达异。
渊明不仕义熙岁,倾家酿秫供一醉。
翰林谪仙与苏二,卒以蛾眉招众忌。
脱靴偶忤高力士,触拨玉环良细事。
谁知绍述丞相嗔,铜驼陌上荒荆榛。
僧伽拥扶度鲸海,虑酋过坟禁樵採,使我掩卷增感慨。

诗词问答

问:题三教三隐三仙三贤画轴的作者是谁?答:释善珍
问:题三教三隐三仙三贤画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善珍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善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瞿昙

(1). 释迦牟尼 的姓。一译 乔答摩 (Gautama)。亦作佛的代称。 宋 陆游 《苦贫》诗:“此穷正坐清狂尔,莫向 瞿曇 问宿因。”《辽史·礼志六》:“ 悉达太子 者,西域 净梵王 子,姓 瞿曇 氏,名 释迦牟尼 。以其觉性,称之曰‘佛’。”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这花呵,不学他 瞿曇 对 迦叶 糊涂笑捻,谩劳他诸天女访 维摩 撒漫飞旋。”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但是, 瞿昙 ( 释迦牟尼 )从夜半醒来,目睹宫女们睡态之丑,于是慨然出家。”

(2).借指和尚。 明 张煌言 《过仙洞访石田出荔枝为供》诗:“君自瞿曇我自客,相逢疑是 岭 南时。” 清 方文 《水月庵同盛伯含宿兼呈退谷师》诗:“湖上相逢如梦寐,风前一笑两瞿曇。”

李耳

虎的别称。《太平御览》卷八九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呼虎为李耳。俗説虎本 南郡 中庐 李氏公 所化为,呼‘李耳’因喜,呼‘班’便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虎》:“李耳当作狸儿,盖方言狸为李,儿为耳也。”

东家丘

据《孔子家语》载, 孔丘 的西邻不知 孔丘 的才学出众,轻蔑地称之为“东家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诗:“ 宋 人不辨玉, 鲁 贱东家 丘 。” 宋 陈善 《扪虱新话·传记夫子神怪》:“夫子方无恙之日,伐木於 宋 ,削迹於 卫 ,穷於 商 周 ,阨於 陈 蔡 ,人以为是东家 丘 也。”后常用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识者的典故。《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 崧 曰:‘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谓以 郑 为东家 丘 者也。’ 原 曰:‘君谓僕以 郑 为东家 丘 ,君以僕为西家愚夫耶?’”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唐人选唐诗》:“余谓 李 杜 诸人在今日则光芒万丈矣,在当日亦东家 丘 耳。或遭摈弃,初不足怪。”亦省称“ 东丘 ”。 唐 严维 《馀姚祗役奉简鲍参军》诗:“知己欲依 何水部 ,乡人今正贱东 丘 。”

虞夏

指 有虞氏 之世和 夏 代。《礼记·表记》:“ 虞 夏 之质, 殷 周 之文,至矣。”《国语·周语上》:“昔我先王世 后稷 ,以服事 虞 夏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虞 夏 文章,则有 皋陶 六德。”

无时

(1).不定时,随时。《仪礼·既夕礼》:“哭昼夜无时。” 郑玄 注:“哀至则哭,非必朝夕。”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改道》:“今屡濬屡塞,而 黄河 又衝决无时,侵逼益甚。”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时,我更起居‘无时’,不是游息的‘无时’,而是劳作的‘无时’。”

(2).不知何时。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山脩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3).没有一刻;无有一时。《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氏 也。” 唐 岑参 《送郑堪归东京氾水别业》诗:“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閒。”《<艾青诗选>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无时不在闪耀着形象思维的光辉。”

(4).不逢时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为弔。”

现身

(1).谓神、佛、菩萨显出种种身形。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西游记》第二一回:“哥哥,他既奉法旨暗保师父,所以不能现身明显,故此点化仙庄。”

(2).出现;露面。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太炎 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 巴金 《家》三十:“只有在正式庆祝的三天里面,他们才不得不留在家里,不得不时时在人前现身。”

(3).现世之身。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五节:“佛教和其他宗教幻化出各式各样的灵魂世界,主要是用来诱骗现身受苦受难的民众。”

作大

摆架子

静治

犹言无为而治。 宋 欧阳修 《国学试策第三道》:“ 帝尧 以巍巍之功,臻乎静治。”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古来静治得清閒,我愧真常也一班。”

戈矛

(1).戈和矛。亦泛指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汉 张衡 《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后汉书·孔融传》:“ 建安 元年,为 袁谭 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餘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 融 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清 顾炎武 《广昌道中》诗之一:“出车日轔轔,戈矛接江裔。”

(2).武士;军队。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三折:“喒嘱付您箇 张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统戈矛,今番不是强夸口。”

(3).战争;冲突。 唐 王昌龄 《箜篌引》:“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 班超 定远侯 。”《 * 词话》第一回:“雨意云情不遂谋,心中谁信起戈矛。” 清 孙枝蔚 《讥老翁》诗:“岂无贫亲戚,视之若赘瘤。还闻骨肉间,往往生戈矛。”

笔诛

犹笔伐。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打算调查战地惨状,以反对 齐燮元 ,同时对于 曹锟 、 吴佩孚 辈加以笔诛。”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学佛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

绝世

(1) 冠绝当时,举世无双。

绝世之雄。——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死;弃世

飞升

(1) 旧指修炼成功,飞腾上天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

(2) 往上升;往上飞

人师

(1).指德行学问等各方面可以为人表率的人。《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策名天爵,独步人师。” 清 顾炎武 《赠孙徵君奇逢》诗:“海内人师少,中原世运屯。” 郭沫若 《青年哟,人类的春天》:“经师是供给材料的技术家,人师是指导精神的领港者。”

(2).别人的老师。《礼记·学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气节

指人的志气和节操

穷达

困顿与显达。《墨子·非儒下》:“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知力,不能为焉。” 汉 王粲 《登楼赋》:“人情同於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宋 王禹偁 《寄主客安员外》诗:“穷达君虽了,沉沦我亦伤。”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长素 固云:穷达一节,不变塞焉。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渊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家酿

家中自酿的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刘尹 云:‘见 何次道 饮酒,使人欲倾家酿。’”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开筵交履舄,烂漫倒家酿。” 清 曹寅 《戏送钱穆孙》诗之一:“寒 曹 未怕倾家酿,已办萍虀到岁除。”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 云峰 、 兰延 、 熙泰 豪於饮,斗酒飞拳,声达户外, 削嶂 家酿无多,一瓮之物,顷刻立尽。”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谪仙

亦作“ 謫僊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 永明 中 会稽 钟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养鼠数十头,呼来即来,遣去便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 东方朔 ,大隐 金门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 吴彩鸞 ,世传謫仙也。”

(2).专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师,舍於逆旅。 贺监 知章 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復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謫仙’。”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僊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诗:‘ 黄鹤楼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 刘禹锡 《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謫仙年月今应满,戇諫声名众所知。”

见“ 謫仙 ”。

苏二

指 苏轼 。 宋 黄庭坚 《避暑李氏园》诗之二:“题诗未有惊人句,会唤 謫仙 、 苏二 来。” 宋 杨伯嵒 《臆乘·行第》:“前辈以第行称,多见之诗…… 山谷 称 东坡 为 苏 二。”参阅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东坡行二》。

蛾眉

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

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唐· 李朝威《柳毅传》

脱靴

见“ 脱鞾 ”。

力士

力气大的人

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触拨

(1).顶触,碰撞。 唐 韩偓 《闲居》诗:“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鸇搏击恐粗疏。” 宋 张耒 《南征赋》:“岂舟人之肃洽兮,艇触拨而欲倒。”

(2).触动撩拨。 宋 范成大 《秋前风雨顿凉》诗:“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 金 元好问 《别纬文兄》诗:“行期几日休相问,触拨覊愁恐不禁。” 清 佟法海 《浔阳楼》诗:“琵琶一曲断肠声,触拨当筵謫宦情。” 清 徐志岩 《闻鹧鸪》诗:“忽听格磔钩輈语,触拨归心泪满衣。”

玉环

(1).玉制的环。《韩非子·说林下》:“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此指佩环。 唐 张籍 《蛮中》诗:“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此指耳环。 金 元好问 《以玉连环为吕仲贤寿》诗:“玉环何意两相连,环取无穷玉取坚。”此指玉连环。

(2).喻圆月。 唐 白居易 《和<栉沐寄道友>》:“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

(3).琵琶名。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兴庆宫》:“玉环者, 睿宗 所御琵琶也。” 唐 张祜 《玉环琵琶》诗:“回顾 段师 非汝意,玉环休把恨分明。”

(4). 杨贵妃 小字。 唐 罗虬 《比红儿诗》:“明媚何曾让 玉环 ,破瓜年几百花颜。” 宋 辛弃疾 《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词:“君不见, 玉环 飞燕 皆尘土。”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 天寳 明皇 , 玉环 妃子,宿缘正当。”

(5).莲花的异名。《三馀帖》:“莲花一名玉环。”

良细

指平民百姓。《后汉书·陈龟传》:“自顷年以来, 匈奴 数攻营郡,残杀长吏,侮略良细。”参见“ 良民 ”、“ 细民 ”。

绍述

(1).继承。特指 宋哲宗 时对 神宗 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 宋神宗 年号 熙宁 、 元丰 ,其时推行新法。 神宗 死, 哲宗 嗣立,年号 元祐 ,以年幼,太皇太后 高氏 主政,尽废新法。八年太皇太后死, 哲宗 亲政,次年改元 绍圣 ,任 章惇 执政,以绍述 熙宁 、 元丰 新政为名,尽复 高太后 临朝时所废新法。《宋史·奸臣传一·章惇》:“ 哲宗 亲政,有復 熙寧 、 元丰 之意……於是专以绍述为国是,凡 元祐 所革,一切復之。” 元 郝经 《龙德故宫怀古》诗之三:“ 蔡京 姦计假 荆公 ,绍述虽同事岂同?”

(2).泛指承继前人所为。 明 高攀龙 《台卿夏公行状略》:“有一家父子祖孙以盗相绍述。”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惟张皇近世学説,无不本之古人,一切新声,胥为绍述,则意之所执,与蔑古亦相同。”

丞相

古代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务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铜驼陌

(1).即 铜驼街 。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诗:“ 金谷园 中鶯乱飞, 铜驼陌 上好风吹。”

(2).常借指繁华、游乐之区。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四季里常开不断花, 铜驼陌 纷纷鬭奢华。” 清 姚鼐 《赠郭昆甫助教》诗:“五年见子 铜驼陌 ,澹沲东风吹鬢丝。”参见“ 铜驼街 ”。

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僧伽

(1).梵语的译音。意为大众。原指出家佛教徒四人以上组成的团体,后单个和尚也称“僧伽”。简称为僧。 唐 刘行敏 《嘲李叔慎贺兰僧伽杜善贤》诗:“ 叔慎 骑乌马,僧伽把漆弓。”《西游记》第六七回:“那个僧伽,披领袈裟,先谈《孔雀》,后念《法华》。”

(2).梵语。狮子。《孔雀王咒经》卷下:“ 阿难 ,南方四夜叉大军主住南方,常守护南方,其名如是:僧伽、优波僧伽、偿起罗、旃陀那。” 波罗 注:“﹝僧伽﹞, 梁 言师子。”

(3).国名。指今 斯里兰卡 。旧称 狮子国 。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古里国》:“﹝ 古里国 ﹞当 巨海 之要,去 僧伽 密邇,亦西洋诸番之马头也。” 冯承钧 校注:“《岛夷志略》作‘僧伽剌’,即 锡兰山 之梵名。”

(4).人名。为 西域 名僧,俗姓 何 , 龙朔 初入 唐 ,於 泗州 建寺,后居 荐福寺 。世称其为 观音大士 化身。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二车。”

(5).借指 观音大士 或其塑像。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迴九转,敲鐘罄动地惊天,总不过是对 僧伽 发舒嗟怨。”参阅《太平广记》卷九六引《纪闻录·僧伽大师》。

拥扶

搀扶。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 楚王 (拥扶着 南后 )你再放宽心些,用不着害怕,用不着害怕。”

鲸海

大海。 唐 马戴 《赠别北客》诗:“ 雁关 飞霰雪,鲸海落云涛。” 宋 杨亿 《到郡满岁自遣》诗:“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 元 姚燧 《真定新军万户张公神道碑》:“矧是万夫,一戍 燉煌 ,一残 闍波 ,鲸海是航。”

掩卷

合上书本

掩卷而泣

感慨

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变知人心啦!”——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卫宗武,朝代:宋代
    风雨卷春去,绿紫总无馀。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杨柳垂垂飘絮,桑柘阴阴成幄,殷绿正棻敷。迁木莺呼友,营垒燕将雏。金蕉举,珠樱累,豆梅腴。寿乡歌舞,樽前暂得皱眉舒。往事南柯印绶,晚岁北山杖屦,寂寞笑今吾。幸作耆年侣,写入洛英图。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雨脚依山见,风头触树回。泥深行不去,轿兀睡还来。栩栩情微适,喧喧眼竟开。梦残那可续,续得转悠哉。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麦气朝含露,溪光夕照烟。斗麋苍角老,雏雉绛毛鲜。葵折红缯绉,莲香水麝燃。敢辞幽僻处,直恐负林泉。
  • 作者:释正觉,朝代:宋代
    坐曲木床,握乌藤杖。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象。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
  • 作者:徐铉,朝代:唐代
    院静苍苔积,庭幽怪石欹。蝉声当槛急,虹影向檐垂。昼漏犹怜永,丛兰未觉衰。疏篁巢悲翠,折苇覆鸕鹚。对酒襟怀旷,围棋旨趣迟。景皆随所尚,物各遂其宜。道与时相会,才非民所羁。赋诗贻座客,秋事尔何悲。
  • 作者:杨维桢,朝代:元代
    獬豸不击邪,化为兽中狐。屈轶不指佞,化作蒿中刍。黄金躯,高盖车,千夫百喏在一呼。归来牛马惊里闾,低眉仰面承妻孥。奉溲尝恶卑自奴,墦间比来奴不如。君不见衡阳有客方诧妇,须髯似戟称人夫。
  • 作者:杨衡,朝代:唐代
    玉缨翠珮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为君起唱白纻歌,清声袅云思繁多,凝笳哀琴时相和。金壶半倾芳夜促,梁尘霏霏暗红烛。令君安坐听终曲,坠叶飘花难再复。蹑珠履,步琼筵,轻身起舞红烛前。芳姿艳态妖且妍,回眸转袖暗催弦。凉风萧萧漏水急,月华泛溢红莲湿,牵裙揽带翻成泣。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标签:送别议论读书写人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作者:程师孟,朝代:宋代
    折柳赠君君且住。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