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诡石玲珑栈径通,入来浑似万山中。
近峰远渚揽次第,秋月春风观色空。
拾级望遥目容与,焚檀习静意冲融。
虽然延得江南景,罢露台惭未昔同。
诗词问答
问:《续题狮子林八景·其四·延景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
2. 倪瓒原卷中自识与赵善长商?作狮子林图且嘱如海因公宜宝弆云云是则为图本自倪而叠石筑室已在疑似何况历岁四百馀年室主不知凡几更而今又属黄氏矣则今之亭台峰沼但能同吴中之狮子林而不能尽同迂翁之狮子林图固其宜也虽然予之咏高山而企慕蔺实在倪而不在黄言之不足长言之因复取其可咏者凡八景为续题云
参考注释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栈径
栈道。 北周 王褒 《上庸公陆腾勒功碑》:“ 巫峡 使君之滩,沦波洽没; 建平 督邮之道,栈径威紆。”参见“ 栈道 ”。
入来
来到;进来。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至 后汉 明帝 时,西域道人入来 洛阳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上》:“见两个着皂衫的,一似虞侯、府干打扮,入来舖里坐地。”《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张主管 开了房门,那人蹌将入来,闪身已在灯光背后。”
浑似
完全像。 宋 孙光宪 《更漏子》词之六:“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 宋 范成大 《泊湘江鱼口滩》诗:“ 瀟湘 浑似日南落, 岳麓 已从天外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应有娇羞人面,映着他桃树红妍;重来浑似 阮 刘 仙,借东风引入洞中天。”
次第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秋月春风
秋夜的月,春日的风。指美好的时光。 唐 白居易 《琵琶引》:“今年欢笑復明年,秋月春风等閒度。”
色空
(1).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唐 王维 《谒璇上人》诗序:“色空无碍,不物物也;嘿语无际,不言言也。”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裡。” 靳荣藩 注:“《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2).佛教语。“色即是空”的略语。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虚幻不实。 唐 白居易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诗:“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皈依法,愿悟着顽空与色空。”
拾级
逐级登阶
拾级而上
遥目
远望。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遥目九野,远览长图。”
容与
(1) 悠闲自得的样子
步容与于南林。——晋· 陶渊明《闲情赋》
(2) 犹豫不前的样子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楚辞·屈原·涉江》
静意
(1).安定心意。《后汉书·梁节王畅传》:“王其安心静意,茂率休德。”
(2).意态安闲。 南唐 王周 《早春西园》诗:“静意崖穿溜,孤愁笛破空。”
冲融
亦作“冲融”。1.充溢弥漫貌。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西游记》第八四回:“﹝ 行者 ﹞佇立在云端里,往下观看,只见那城中喜气冲融,祥光荡漾。”
(2).水波荡漾貌。 唐 杜甫 《渼陂行》:“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裊窕冲融间。” 杨伦 笺注:“冲融,谓水波溶漾。”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诗之一:“飞空结楼臺,影动杳裊冲融间。”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是篇娓娓至数千言,浩浩荡荡,西起 崑崙 ,东注 溟 渤 ,冲融窈窕,异派分支,千态万状,姿媚横生。”
(3).冲和,恬适。 唐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望云悲轗軻,毕景羡冲融。” 杨伦 笺注:“言以年暮,故羡山人颜色冲和。” 元 李裕 《摸鱼儿》词:“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拈花著柳。” 清 侯方域 《宋牧仲诗序》:“吾则甚服其冲融大雅,油然悠然,从容自适,而工者自莫之及,未尝有孤臣寡妇之怨悲、鱷鱼鵩鸟之祲怪引藉为激壮也。”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罢露
(1).疲敝困乏。《管子·五辅》:“衣冻寒,食飢渴,匡贫窶,振罢露,资乏絶,此谓振其穷。”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二》:“罢露,谓室家疲敝也。”《战国策·秦策三》:“诸侯见 齐 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
(2).谓使疲劳困乏。《韩非子·亡徵》:“罢露百姓,煎靡货财者,可亡也。” 王先慎 集解:“露当作潞,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