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原文 诗词名句

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

作者:李曾伯 朝代:宋代

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原文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
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
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
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
几年简在吾君。
便须把诗书开太平。
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
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
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

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问: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今代

现代,今世。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诗:“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宋 李觏 《袁州州学记》:“今代遭圣神,尔袁得圣君。”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监司待巡检》:“观此,则是使者与巡检同驛而处,同席而食,至於步行送之登舟,今代未之见也。”

清流

(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 郑 卫 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 晋 左思 《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环溪 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

(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 陈羣 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 宋 欧阳修 《朋党论》:“ 唐 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 昭宗 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 黄河 ,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 唐 遂亡矣。”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李大钊 《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

(3).晚 清 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 中 法 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 李鸿藻 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 翁同龢 为支柱。 光绪帝 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

(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 商邑 之翼翼也。”

北斗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颗星名是天枢、天璇、天玑、 * 、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 * (δ)是三等星以外,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

一星

(1).一颗星。《晋书·天文志上》:“极东一星曰柱下史。”《宋书·符瑞志上》:“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参见“ 一星终 ”。

(2).一点儿。 唐 李群玉 《仙明州口号》诗:“半浦夜歌闻盪桨,一星幽火照叉鱼。”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这头巾在菜园里埋伏许多时,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你使我八两银子,空吃我这许多时草豆,一星活儿不肯替做,我该白养活你不成?” 冰心 《寄小读者》九:“父亲记否我少时的一夜,黑暗里跑到山上的旗台上去找父亲。一星灯火里,我们在山上下彼此唤着。”

(3).衡器上作标记的一个小点。《宋史·律历志一》:“其衡合乐分册一尺四寸,重一钱半,锤重六钱,盘重四钱,初毫至稍,布二十四銖,下别出一星,等五絫。”

(4).旧时用银为货币时,常称-钱为一星,即沿衡器上的标记而来。

露门

(1).即路门。天子五门之一,宫室最内之正门。露,通“ 路 ”。《周书·武帝纪上》:“﹝ 建德 ﹞三年春正月壬戌,朝羣臣於露门。”《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元年》:“ 周公 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于露门。” 胡三省 注:“露门,即古之路门。路,大也。 宇文 建国,率倣古制,故外朝曰路门。”

(2).见“ 露门学 ”。

进读

在皇帝前朗读诗文。《汉书·叙传上》:“每奏事, 斿 以选受詔进读羣书。” 颜师古 注:“於天子前读书。” 唐 韦缜 《读春令赋》:“爰奉令以进读,遂授时而发春。”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 邇英阁 进读,与 吕惠卿 争论上前。”

銮坡

唐德宗 时,尝移学士院于 金銮殿 旁的 金銮坡 上,后遂以 銮坡 为翰林院的别称。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纶掖清光注,鑾坡茂渥霑。”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职居鼇禁,名重鑾坡。” 清 赵翼 《彭芸楣尚书挽诗》:“同试鑾坡赋独工,清班敭歷到司空。”参阅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

琐闱

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旁门。常指代宫廷。 唐 王维 《酬郭给事》诗:“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闈。” 明 王洪 《送吴太仆还南京》诗:“初日映朝衣,承恩出琐闈。” 清 黄鷟来 《杂兴》诗之十三:“珥声稠叠琐闈趋,广殿森沉日未晡。”

批敕

代皇帝批示处理奏章和对草拟的制敕签署意见。 唐 罗隐 《送李右丞分司》诗:“在省曾批敕,中臺肯於黄敕后批之。吏曰:‘宜别连白纸。’ 藩 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耶!’ 裴垍 言於帝,以为有宰相器。” 宋 苏轼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成文

(1) 形成文字,写在纸上

已有腹稿,尚未成文

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2) 现成的文章

笔下

(1) 指文章的写作

笔下生花

(2)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

笔下留情

权衡

评量;比较

权衡利弊

权衡轻重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律度

(1).古代计度,皆出于黄钟之律,故称律度。度指长短,即分、寸、尺、丈、引。也包括计算容积、重量。《左传·文公六年》:“著之话言,为之律度。” 杜预 注:“钟律度量,所以治厤明时。”一说犹法度、法制。见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2).犹规矩,法度。 唐 白居易 《记画》:“至若笔精之英华,指趣之律度,予非画之流也,不可得而知之。” 太平天囯 黄期陞 《建天京于金陵论》:“整肃官方,驭群臣以律度。” 章炳麟 《检论·序种姓下》:“古学废秏,而姓氏失其律度。”

(3).音律的法度标准。 宋 梅尧臣 《击瓯赋》:“鸣非瓦釜律度合,鼓非土缶音韵周。” 章炳麟 《辨诗》:“词以失其律度,南北曲復曼衍不可究论,然叶音宜以官韵为準。”

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人才

(1) 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

争夺高科技人才

(2) 指美丽的容貌

颇有几分人才

(3) 也作“人材”

讨论

就某事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

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法律草案

鸳行

见“ 鸳鷺行 ”。

片玉

比喻群贤之一。《晋书·郤詵传》:“﹝ 武帝 ﹞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书》:“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虽登龙羣彦,同戴丘山,而附凤一心,偏投胶漆。”

辉映

光辉映照

条冰

比喻清贵的官职。 宋 刘克庄 《转调二郎神·再和》:“多幸,条冰解去,新衔全省。”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张侍郎简牍》:“亟薰香奉观,视其题,‘条冰之光,脩史学士其人’;伸其幅,‘联璧之辉,先觉天民其元’。某何人,何以得斯,何以称哉!”

简在

犹存在。《论语·尧曰》:“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无忌 等义贯休戚,効挺夷险,嘉庸懿绩,简在朕心。” 宋 岳珂 《桯史·淳熙内禅颂》:“惟皇上帝,简在 宋 德,诞集大命,於我 艺祖 。”

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炙手

(1).烫手。 唐 白居易 《放言》诗之四:“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鲁迅 《彷徨·弟兄》:“他伸手去一摸他的头,又热得炙手。”

(2).比喻权势炽盛。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天寳 十载时,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其炙手之徒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刘小鲁尚书》:“当 江陵 炙手时, 刘 独退避冷局。”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中书独坐揽朝权,看炙手威风赫烜。”参见“ 炙手可热 ”。

(3).指炫耀。 清 黄宗羲 《<空林禅师诗>序》:“夫 寒山 、 拾得 村墅壁所抄之物,岂可与 皎然 、 灵彻 絜其笙簧,然而 皎灵 一生学问不堪向 天台 炙手,则知饰声成文、彫音作蔚者非禪家本色。”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冷眼

(1) 冷静理智的眼光

冷眼向洋看世界

(2) 冷淡的态度

冷眼相待

修名

(1).美好的名声。《隋书·列女传序》:“其修名彰於既往,徽音传於不朽,不亦休乎!” 明 刘城 《秋怀》诗:“惟有修名在,千秋不可欺。”

(2).匡正名分。《国语·周语上》:“有不贡则修名。” 韦昭 注:“名,谓尊卑职贡之名号也。”

(3).循名,依照名称。《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

(4).加强修养以求名誉。 明 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篤学、修名砥节如 湖州 唐子 、 平凉 赵子 辈者,凡若干人。”

(5).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识轻服而不识主人,则不於会所而弔,他日修名诣其家。”

退朝

朝见君毕而退

退朝乃告同人。——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商岩

傅说 初版筑于 傅岩 之野,后被 商王 武丁 举以为相。见《书·说命上》。后以“商巖”比喻在野贤士。 唐 顾云 《谢徐学士启》:“ 周渭 商巖 ,皆辞钓筑。” 宋 张孝祥 《西江月》词:“清尊今夜偶然同,早晚 商巖 有梦。” 明 高启 《王明君》诗:“愿君莫杀 毛延寿 ,留画 商巖 梦里贤。”

霖雨

(1) 连绵大雨

(2) 比喻恩泽

金罍

(1).饰金的大型酒器。《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朱熹 集传:“罍,酒器。刻为云雷之象,以黄金饰之。”

(2).泛指酒盏。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 * 花草丽,玉斝屡举倾金罍。” 许地山 《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我哀伤的金罍里只剩些残冰底融液,既不能醉人,又足以冻我齿牙。”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九十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平分

对等均分;对半分

平分土地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陈亮,朝代:宋代
    刘郎饮书如渴虹,一饮涧壑俱成空。胸中磊磈浇不下,时吐劲气嘘青红。刘郎吟诗如饮书,淋漓醉墨濡其首。笑鞭列缺起丰隆,变化风雷一挥手。吟诗饮书总余事,试问刘郎一何有。刘郎才如万乘器,落濩轮囷难自致。强亲举予作书生,却笑书生败人意。合骑快马健如龙,少年追逐曹景宗。弓弦霹雳饿鸮叫,鼻尖出火耳生风。安能规行复矩步,敛袂厌厌作新妇。黄金挥尽气愈张,男儿龙变那可量。会须斫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平生结交圆纳方,过眼十人八九忘。畹兰亩蕙幽谷芳,懒随家奴谀五郎。苦饥方朔身漫长,颠毛种种颜欲苍。谁谓胜痴端坐狂,清淮之阴一草堂。列笔作阵茶森枪,绝口平戎与破羌。百年如此计亦臧,何用窃食官仓粮。玄黄病足畏高冈,但愿缩颈老支床。煌煌东壁日月旁,神仙鸾凤争腾骧。万书落架城覆隍,牙签如云丹碧装。晁侯再作班与扬,正始故在何曾亡。江湖十年愿饱偿,夜成七发光出囊。苏公后出长卿乡,为君吴都无一行。世有伯乐生骕骦,肯使弭耳随盐商。邓侯楚山深闺房,名走上国交侯王。朝随日景夜灯光,包揽含古穷炎黄。吐词分葩有国香,近君如雪六月凉,又似心醉醍醐觞。东南蔡子名飞翔,同随天书拜未央。瑰奇宏杰万夫望,颊牙凛凛有风霜。文如神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葺治宁寿宫,戒奢固非俭。

    以俟归政时,老景消荏苒。

    屈指十七年,万几仍勤揽。

    即今望雨切,深愧诚无感。

    宁遁咏周雅,真遁吾何敢。

    常笑宋孝宗,图逸非佳范。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玉自无言比桃李,水因不竞中宫商。

    五弦正是薰风节,治慕虞廷化日长。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门外双槐日已高,庭中钜竹与争豪。萧萧共倚青云翰。渺渺仍工白雪操。欲向潇湘访兰芷,却从吴越看波涛。问君役役胡为尔,我亦叹嗟出入劳。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花间叶际弄珠明,霏细香因风送轻。

    若论当春蓦生感,撰辰将亦发行旌。

  • 作者:晁补之,朝代:宋代
    诗笔多生习气牵,老来经呗亦随缘。何妨偶入东坡梦,未害闲依北固禅。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鬼输天雨玉崔嵬,乞与湘人眼豁开。为报湘人莫私有,飞来有日更飞回。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何因散地共徘徊,人道君才我不才。骑少马蹄生易蹶,用稀印锁涩难开。妻知年老添衣絮,婢报天寒拨酒醅。更愧小胥咨拜表,单衫冲雪夜深来。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瓞绵万祀受天庆,前夕元宵例有常。

    虽喜升堂多晚辈,顾怀侑爵少尊行。

    舞陈偃武兵戈洗,歌遇兴贤奎壁光。

    远宇春云复轻布,继霏六出愿徵穰。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