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总咏)原文
一簇神仙会见奇。誓夸苏小与西施。
怜轻镂月为歌扇,喜薄裁云作舞衣。
牙板脆,玉音齐。
落霞天外雁行低。
看看各得风流侣,回首乘鸾旧路归。
诗词问答
问:鹧鸪天(总咏)的作者是谁?答:赵彦端
问:鹧鸪天(总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鹧鸪天(总咏)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彦端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彦端名句大全
赵彦端鹧鸪天(总咏)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一簇
表数量。用于聚集之物或人。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五:“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金 元好问 《塞上曲》:“平沙细草散牛羊,一簇征人在戍楼。”《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安老爷 一望,只见前面有几丛杂树,一簇草房。” 沙汀 《航线》:“在一簇屋子的高处,一片惹眼的红色奔过去了。”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九回:“只见红红绿绿一簇人马下来,霎时已进了村。”
神仙会
指毫无拘束地进行谈心活动的集会
苏小
即 苏小小 。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涛声夜入 伍员 庙,柳色春藏 苏小 家。” 清 吴伟业 《楚云》诗:“记得 钱塘 两 苏小 ,不知谁箇擅倾城。” 郁达夫 《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诗之一:“南渡江山气不雄, 钱塘 苏小 可怜虫。”参见“ 苏小小 ”。
西施
亦称“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罗(今淅江诸暨南)人,为春秋时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后人用以代称美女
歌扇
(1).歌舞时用的扇子。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 緑珠 歌扇薄, 飞燕 舞衫长。”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意彩云收。” 清 邹式金 《<杂剧三集>小引》:“今风流云散,舞衫歌扇,皆化为异物矣!”
(2).指歌女写上曲目的折扇。
裁云
裁剪行云。比喻裁剪技艺精妙新巧。 唐 李义府 《堂堂词》之一:“鏤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清 李渔 《奈何天·忧嫁》:“催妆未了,又復劝更衣,信手裁云不度肌,穿来宽窄称腰围,低徊。只恐他年,较此增肥。”
牙板
亦作“ 牙版 ”。象牙或木制的拍板。歌时击之为节拍。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卷九:“ 临安 出纸,纸径短色黄,状如牙版。”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寿汤侍郎》词:“牙板唱,花裀舞。” 元 萨都剌 《次韵游长干寺》之二:“细歌《金缕》鸣牙板,新酒檀槽出玉浆。”
玉音
(1) 敬辞、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词
(2) 清雅美妙的声音
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尚书大传·召诰》
落霞
(1).晚霞。 南朝 梁简文帝 《登城》诗:“落霞乍续断,晚浪时迴復。” 唐 王勃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 文徵明 《丁亥元日次才伯韵》之二:“即须作伴还乡去,沧海东头看落霞。” 沉从文 《菜园》:“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鹜一类好诗句。”
(2).琴名。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握凤管之簫,抚落霞之琴。” 唐 陆龟蒙 《夜会问答》诗之三:“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雁行
(1) 飞雁的行列
(2) 并行或走在前头。引申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
两骖雁行。——《诗·郑风·大叔于田》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 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晋书·王羲之传》
雁行有序。——丘迟《与陈伯之书》
看看
(1) 查看,细看,检查
士兵,让我看看你的通行证
(2) 渐渐
看看脚酸腿软
(3) 眼前,即将
看看又还秋暮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乘鸾
(1).传说 春秋 时 秦 有 萧史 善 * ,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 穆公 遂以女妻之。 史 教 玉 学箫作凤鸣声,后凤凰飞止其家, 穆公 为作凤台。一日,夫妇俱乘凤凰升天而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鸾凤统类,后因以“乘鸞”比喻成仙。 北周 庾信 《后魏骠骑将军荆州刺史贺拔夫人元氏墓志铭》:“既异乘鸞,翻然永去;虽非舞鹤,即掩泉门。” 唐 李群玉 《玉真观》诗:“高情帝女慕乘鸞,紺髮初簪玉叶冠。”《西游记》第六二回:“乘鸞登紫府,跨鹤赴 瀛洲 。”
(2).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还问取雨香云艷,燕语鶯啼,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乌纱后,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3).犹言仙逝。死的婉词。 宋 曾巩 《郧口》诗:“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独腾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