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吴季章挹秀堂原文 诗词名句

题吴季章挹秀堂

作者:曾丰 朝代:宋代

题吴季章挹秀堂原文

造物鼎新开画图,江蟠前后山负隅。
一尘不动鸥出没,万变无心云卷舒。
主人倚坐扶栏立,太清之气交相袭。
风烟席上骨毛醒,文字场中星斗湿。
说诗迁史功日新,江山怪见无精神。
笔头收拾珠玉去,夔为酸鼻河伯颦。
填胸自有真潇洒,沃眼更何须外假。
景饶眼饱欲著书,书成勿示斲轮者。

诗词问答

问:题吴季章挹秀堂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题吴季章挹秀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鼎新

去旧;更新、革新

方且言其主鼎新文物,教被华夷。——陆游《入蜀记》

去旧鼎新

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前后

(1) 早于或迟于某一特定时间的一段时期

冬之望日前后。——清· 林觉民《与妻书》

春节前后

(2) 大约在特定的时间

在1969年前后

(3) 指时间上从开始到结束

全场演出前后用了两小时

(4) 总共

她前后来过四次

(5) 某一地点的前面和后面

宅院前后都已绿化

(6) 正面和背面

前后受敌

负隅

依靠险要地势

有众逐虎,虎负嵎(隅),莫之敢撄。——《孟子·尽心》

一尘

(1).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3).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出没

显现或隐没

大鲸悠然出没于浪涛中

船头在浪中缓缓出没

无心云

谓浮云。语本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唐 杜甫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上有无心云,下有欲落石。泉声闻復息,动静随所激。” 宋 辛弃疾 《玉楼春》词:“无心云自来还去,元共青山相尔汝。”

卷舒

(1).卷起与展开。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元 龙辅 《龙辅女红馀志·玳瑁屏》:“阳文张玳瑁屏风,黄金为屈膝,长七尺,广二丈,可以卷舒。”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叶子戏》:“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

(2).犹进退;隐显。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君子谓 王章 妻知卷舒之节。” 唐 韩愈 《遣兴联句》诗:“ 蘧 宁 知卷舒, 孔 颜 知行藏。” 元 刘祁 《归潜堂记》:“盖君子之道以时卷舒,得其时不进为固,失其时而强进为狂。”

卷缩和伸展。《淮南子·原道训》:“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俛仰兮。” 高诱 注:“卷舒,犹屈伸也。”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倚坐

靠坐。 唐 白居易 《能无愧》诗:“一团香絮枕,倚坐稳於人。” 郭沫若 《孔雀胆》第二幕:“台前右手有柏树一株,下有假山石可供倚坐。”

扶栏

扶手用的栏杆

太清

(1).天空。《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万灵。” 陆佃 注:“太清,天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适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

(2).天道,自然。《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

(3).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 高诱 注:“清,净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 汉 班固 《东都赋》:“今将语子以 建武 之治, 永平 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4).古人指元气之清者。《淮南子·道应训》:“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 高诱 注:“太清,元气之清者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俶真。”

(5).三清之一。道教谓 元始天尊 所化法身 道德天尊 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上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或药成,相与期於太清也。” 明 宋濂 《调息解》:“储思乎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

相袭

(1).因循;先后沿袭。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圣帝明王,累起相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虽復道极数殫,终然相袭,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辙焉。” 元 陈栎 《勤有堂随笔》:“世俗相袭称 朱子 为 文公先生 ,繆甚。”《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世衰俗敝,淫风相袭。 齐公 乱妹, 新臺 娶媳。”

(2).相连;重迭。 晋 潘岳 《西征赋》:“街衢如一,庭宇相袭。” 明 皇甫冲 《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诗:“倚策眺两湖,波光涣相袭。”

风烟

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席上

(1).筵席之上首。《礼记·燕义》:“诸侯燕礼之义,君立阼阶之东南……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

(2).指筵席上。 唐 方干 《江南闻新曲》诗:“席上新声花下杯,一声声被拍声催。”《西游补》第五回:“ 行者 恐怕席上久了,有误路程,便详醉欲呕。”参见“ 席下 ”。

(3).指儒学。《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 李贤 注:“清静,谓道家也;席上,谓儒也。”《南史·隐逸传下·马枢》:“束名实则芻芥柱下之言,翫清虚则糠粃席上之説。” 宋 俞琰 有《席上腐谈》一书。详“ 席珍 ”。

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星斗

星的总称

满天星斗

史功

修史的功业。《南史·文学传·檀超》:“既与物多忤,史功未就,徙 交州 ,於路见杀。”

日新

日日更新。《易·繫辞上》:“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孔颖达 疏:“其德日日增新。”《礼记·大学》:“ 汤 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晋 张华 《励志诗》:“进德脩业,暉光日新。” 宋 王禹偁 《答张知白书》:“如足下之文实亦鲜得,况可畏之年,日新之业,僕安敢测其涯涘乎?” 郑观应 《易言·火器》:“惟火器既日出日新,购用宜慎之又慎。”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笔头

(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 唐 杜牧 《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宋 杨万里 《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

(2).谓写作。 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 陆餘庆 ,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宋 朱淑真 《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

(3).指书面。 王西彦 《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收拾

(1) 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庄稼

(4) 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准备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珠玉

(1) 珠和玉;泛指珠宝

(2) 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3)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杰,英才

酸鼻

因悲伤而鼻子发酸,眼泪欲流

孤子寡妇,寒心酸鼻。——战国楚· 宋玉《高唐赋》

河伯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庄子·秋水》:“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释文:“河伯姓冯,名夷,一名冰夷,一名冯迟”。因为渡河淹死,天帝封之为水神

潇洒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

画法潇洒

(2)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眼饱

形容看得多感到满足。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曰:‘少府亦应太飢。’唤 桂心 盛饭。下官曰:‘向来眼饱,不觉身飢。’”《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他要当面看我时,就等他看个眼饱。我又不残疾,怕他怎地!”

著书

撰写著作。

斲轮

亦作“斵轮”。1.斫木制造车轮。《庄子·天道》:“ 轮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轮。’”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学似斵轮 扁 ,诗如 饭颗山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 ,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

(2).借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 宋 范成大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人云太痴絶,我自斲轮妙。” 清 顾绍敏 《秋日感怀》诗之三:“ 中郎 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斵轮。”

(3).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人。 明 徐渭 《注<参同契>序》:“援笔於既悟之后则可,牵文於未悟之前则不可。不然,搏控糟粕,希不见誚斵轮矣。”参见“ 斲轮手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端,朝代:唐代
    遥想隋堤路,春天楚国情。白云当海断,青草隔淮生。雁起斜还直,潮回远复平。莱芜不可到,一醉送君行。
  • 作者:吕渭老,朝代:宋代
    元宵灯火。月淡游人可。携手步长廊,又说道、倾心向我。归来一梦,整整十年馀,人似旧,去无因,牵惹情怀破。章台杨柳,闻道无关锁。行客挽长条,悄不似、当初些个。而今休也,摇落任东风,但恣意,尽留情,我也知无那。
  • 作者:陈谟,朝代:元代

    望望沙园鹭渚边,綵云忽到九州前。

    春山步屧寻前度,夜月停杯说隔年。

    局上蒲翻枭雉采,琴中徽按凤皇弦。

    河桥折柳难为别,更约看花句共联。

  • 作者:陈谟,朝代:元代

    天风振枯梢,独立何所营。

    愁胡休侧目,海宇已清平。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吴天气渐暖,铺纸种渐高。

    破壳成蚁形,绿色细似毛。

    轻刮下诸纸,鹅羽挥如刀。

    女伴绝往来,俶载蚕妇劳。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柴门重客醉中归,尚忆挥毫索纸时。何物与侬供不朽,西征卷首石湖诗。
  • 作者:杨皇后,朝代:宋代
    辇路青苔雨后深,铜鱼双钥昼沉沉。词臣还有相如在,不得当时卖赋金。
  • 作者:沈周,朝代:明代
    标签:古诗三百首写景写鸟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千载伤顽俗,遗风耿未忘。陈荒丘击鼓,魏褊女缝裳。远客防猜嫉,官居备寇攘。妻儿怪多喜,清洛有归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清音斋畔柳,风袅万条烟。

    绿荫斜开径,閒依独系舡。

    爱看归去鹤,时听晚来蝉。

    步屧沙痕湿,壶中别有天。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