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寄居原文
寄静书不寄华,书爱兹嵽嵲书居。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
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
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
戆叟戆不足,贤人贤有馀。
役生皆促促,心竟谁舒舒。
万马踏风衢,众尘随奔车。
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
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
英髦空骇耳,烟火独微如。
厚念恐伤书,薄田忆亲锄。
承世不出力,冬竹肯抽菹。
外物莫相诱,约心誓从初。
碧芳既似水,日日咏归欤。
诗词问答
问:靖安寄居的作者是谁?答:孟郊
问:靖安寄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靖安寄居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孟郊的名句有哪些?答:孟郊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75-2
参考注释
嵽嵲
(1).高峻。 唐 韩愈 《丰陵行》:“逾梁下坂笳鼓咽,嵽嵲遂走玄宫閭。” 宋 苏轼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泉旁平地衍,泉上山嵽嵲。”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过桥沿小溪河边折入山径,嵽嵲难行。”
(2).高峻的山。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凌晨过 驪山 ,御榻在嵽嵲。” 明 杨慎 《景川曹侯庙碑记》:“剗险为平,通夷达华,航鲸波而梯鸟道,去嵽嵲而就夷庚。” 清 顾我锜 《九日登缥缈峰》诗:“指挥云物作几案,呼叱嵽嵲同儿曹。”
清泉
清冽的泉水
饥食
充飢之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寒衣及飢食,在纺绩耕耘。”
无名
(1) 没有名称或名声
师出无名
(2) 没有缘由或说不清缘由的
无名火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补衣
打过补丁的衣服。《吕氏春秋·顺说》:“ 田赞 衣补衣而见 荆王 。” 高诱 注:“补衣,弊衣也。”
写书
(1).抄写书籍。《汉书·艺文志》:“﹝ 孝武 ﹞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 张仪 、 苏秦 二人同志好学,迭剪髮而鬻之以相养。或佣力写书,非圣人之言不读。”《敦煌变文集·孝子传》:“写书不饮酒,恒日笔头乾。” 鲁迅 《<嵇康集>跋》:“自板本盛,而人始不復写书。”
(2).今亦称著书为写书。
成德
(1).盛德。《易·乾》:“君子以成德为行。”《左传·成公十三年》:“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几八十,坚悍不衰,事可传载,可谓成德。”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昪父惠赠太师可赠中书令制》:“积仁之庆,实在其子,终有成德,为吾宗工。”
(2).成年人应有的品德。《仪礼·士冠礼》:“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郑玄 注:“既冠为成德。” 贾公彦 疏:“案冠义,既冠,责以父子君臣长幼之礼,皆成人之德。”
(3).成就品德。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左右前后,罔非正人,是以教諭而成德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
起予
(1).《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孔子 言 子夏 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后因用为启发自己之意。 唐 韩愈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诗:“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我时年尚幼,作赋慕 相如 。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学书》:“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2).指启发他人。《文选·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周 征 殷 而年丰, 卫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应,甚於影响,未可以为不然也。想雅思所未及,谨书起予。” 吕向 注:“恐其不致至诚,不知善否之应,故以书起发其章。”
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贤人
德才兼备的人
自古贤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促促
(1).犹短短的。指时间。 三国 魏 曹操 《苍舒诔》:“促促百年,亹亹行暮。”
(2).犹短短的。指空间。 唐 张籍 《山头鹿》诗:“山头鹿,双角芟芟,尾促促。”
(3).匆匆。 晋 陆机 《豫章行》:“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唐 刘禹锡 《途中早发》诗:“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冯至 《北游》诗:“匆匆地来,促促地去,匆促的人生!”
(4).拘谨小心貌。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歠。”
(5).劳苦不安貌。 唐 李益 《促促曲》:“促促何促促, 黄河 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牀将影宿。” 唐 王建 《促促词》:“促促復刺刺,水中无鱼山无石。少年虽嫁不将归,白头犹著父母衣。”《全唐诗》卷二九八作《促剌词》,首句作“促剌復促剌”。剌,“刺”的误字。 清 方苞 《顾友训墓志铭》:“相视饮泣,意绪促促。”
(6).象声词。虫鸣声。 唐 王建 《当窗织》诗:“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唐 李咸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明 高启 《秋怀》诗之二:“促促草下虫,催我索故衣。”
(7).象声词。机杼声。 宋 梅尧臣 《促织》诗:“札札草间鸣,促促机上声。”
(8).象声词。沙上急走声。 唐 李贺 《黄家洞》诗:“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舒舒
(1).水流缓慢貌。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诗:“ 淮 之水舒舒, 楚 山直丛丛。” 宋 苏轼 《新渠诗》:“ 新渠 之水,其来舒舒,溢流於野,至於通衢。”
(2).行动迟缓貌。 唐 韩愈 《复志赋》:“排国门而东出兮,慨余行之舒舒。” 宋 王安石 《得子固书因寄》诗:“子行何舒舒,吾望已汲汲。”
(3).安适貌。 唐 孟郊 《靖安寄居》诗:“役生皆促促,心竟谁舒舒。” 明 方孝孺 《思孝堂记》:“人恒在乎亲侧,朝而怡怡,暮而舒舒,岂知其为乐哉?”
(4).迎风飘拂貌。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公来自东,旗纛舒舒。” 宋 陆游 《将之京口》诗:“船头坎坎回帆鼓,旗尾舒舒下水风。”
风衢
畅达的大道。 唐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清字》诗:“风衢通閬苑,星使下层城。” 唐 孟郊 《靖安寄居》诗:“万马踏风衢,众尘随奔车。”
高宾
犹贵宾。 唐 孟郊 《靖安寄居》诗:“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三:“ 刘雨生 送走客人,又请高宾安寝后,回到了新房。”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大道
(1) 宽阔的道路
(2) 正确的道理
合于大道
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英髦
亦作“ 英旄 ”。俊秀杰出的人。 汉 枚乘 《柳赋》:“儁乂英旄,列襟联袍。”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於当年。” 宋 欧阳修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有感》诗之三:“两京平日接英髦,不独诗豪酒亦豪。” 清 唐孙华 《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徵书忽下选英髦,鷺羽西雍飞始振。”
骇耳
使人听后感到震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鏗鎗闛鞈,洞心骇耳。” 李周翰 注:“言可通心惊耳。”《文选·马融<长笛赋>》:“然后少息暂怠,杂弄间奏,易听骇耳,有所摇演。” 张铣 注:“换易旧听,惊营其耳。”
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薄田
贫瘠的田地
出力
使出气力;竭尽其能
这个小伙子干活很出力
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龙逄 诛, 比干 戮, 箕子 狂, 恶来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宋 曾巩 《救灾议》:“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为外物所移夺者,自轻者也。”
(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志,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劳生愧 严 郑 ,外物慕 张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坏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补接既多,不可见移,亦恐外物或为异论,不审可有垂许送东府斋理不?”《梁书·陶弘景传》:“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为务。” 唐 元稹 《赠乐天》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宋 陆游 《感怀》诗:“一窗修灯下,超然傲 羲 轩 。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
心誓
内心默默发誓。《南史·隐逸传上·顾欢》:“ 永 败, 魏 人追急,阻 淮水 不得过。 度 心誓曰:‘若得免死,从今不復杀生。’”
从初
当初。 宋 欧阳修 《鹧鸪天》词:“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 宋 司马光 《奏为乞不将米折青苗钱状》:“窃惟朝廷从初散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抑其豪夺。” 宋 王安石 《韩信》诗:“搏兵击 楚 潍 半涉,从初 龙且 闻 信 怯。”
碧芳
(1).指绿叶。 唐 白居易 《秋题牡丹丛》诗:“红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2).比喻青春、韶光。 唐 孟郊 《靖安寄居》诗:“碧芳既似水,日日咏‘归歟’。”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咏归
《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后遂以“咏归”作为很多人聚合一起吟诗作赋之典。《后汉书·仲长统传》:“讽於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 唐 独孤及 《唐故右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每舞雩咏归,或 金谷 文会,曲水修禊,南浦愴别,新意秀句,輒加於常时一等,才钟於情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