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谖卷为李生元玉题原文
慕谖何为作,李生痛而母。
忍看身上衣,手线尚如故。
怵惕十春雨,悽怆几霜露。
念兹罔极恩,哀哀自朝暮。
问之何能尔,性孝天所付。
嗟彼负米儿,同此寸心苦。
之子学方敏,翘足青1-1云1一1路。
箕裘绍乃翁,显扬惬心素。
勿伤风木悲,勿诵蓼莪赋。
此心誓不移,庶几终身慕。
诗词问答
问:慕谖卷为李生元玉题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慕谖卷为李生元玉题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2. 以上《桂轩稿》卷一
参考注释
为作
(1).造作;做作。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豕俛仰嚘咿,为作容声,司原愈益珍之。” 唐 柳宗元 《辩<列子>》:“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为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来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条,上坟处説不尽乔为作。”
(2).犹作为;行为。 唐 李翱 《去佛斋论》:“使佛生於中国,则其为作也必异於是。”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暨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间,以大归乎无差别。”
生痛
发痛。《红楼梦》第十四回:“我乏得身上生痛,还搁得住你这么揉搓?”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 杨旭 回过身,紧紧地握住了 卢嘉川 的手,握得他生痛。”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战士们向渡口边移动,风把衣服吹得胀鼓鼓的,沙子把脸打得生痛。”
身上
(1) 身体上
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2) 随身
身上没带笔
手线
慈母为子女缝衣的线。借指母爱。语本 唐 孟郊 《游子吟》:“慈母手中綫,游子身上衣。”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母挽章》诗:“肩舆燕喜今无復,手綫留残恨更多。”
如故
(1) 同过去一样
使击柝如故。——《资治通鉴·唐纪》
室内摆设如故
(2) 如同老朋友
你大哥是个爽快人,咱们既然一见如故,应该要借杯酒叙叙,又何必推辞呢。——清·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怵惕
恐惧警惕
怵惕不宁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霜露
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罔极
(1).无穷尽。《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 郑玄 笺:“人相视无有极时,终必与女相见。”《史记·太史公自序》:“受命於穆清,流泽罔极。”《汉书·董仲舒传》:“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 颜师古 注:“罔亦无也。极,尽也。”《晋书·成公绥传》:“何滋育之罔极兮,伟造化之至神。”
(2).《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朱熹 集传:“言父母之恩,如天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后因以“罔极”指父母恩德无穷。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终怀《蓼莪》罔极之哀。” 明 沉鲸 《双珠记·与珠觅珠》:“怙恃惟隆,乾坤罔极。” 清 杨潮观 《<寇莱公思亲罢宴>序》:“《罢宴》,思罔极也。”
(3).指人子对于父母的无穷哀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陛下圣恩齐於哲王,罔极过於 曾 閔 。”《北史·周纪下·武帝》:“衰麻之节,苫庐之礼,率遵前典,以申罔极。” 宋 王禹偁 《著作佐郎赠国子博士鞠君墓碣铭》:“岂惜一言,不慰罔极之心乎?”
(4).不正。《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罔极。” 郑玄 笺:“罔,无。极,中。无中,所行不得中正。” 汉 贾谊 《吊屈原赋》:“遭世罔极兮,乃殞厥身。”
(5).《诗·小雅·青蝇》:“谗人罔极,构我二人。”谓谗人之言不止,则二人不和。后因以“罔极”指谗言或谗人。《后汉书·李杜传赞》:“道亡时晦,终离罔极。”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罔极泰甚,古今同途。”
哀哀
悲伤不已貌。《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郑玄 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哀哀 建威 ,身伏斧质。” 唐 李咸用 《湘浦有怀》诗:“鸿雁哀哀背朔方,餘霞倒影画 瀟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书僮吓的不敢言语,只哀哀的哭。” 赵朴初 《访广岛》诗之三:“哀哀欲絶絶復言,满座闻之摧心肝。”
朝暮
(1) 清晨和夜晚
(2) 从早到晚;无时无刻
朝暮思念
能尔
犹如此,这样。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肃 、 葛洪 、 陶侃 之徒,不许目观手执,此并勤篤之志也。能尔为佳。” 唐 王季友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诗:“ 于公 大笑向予説,小弟丹青能尔为?” 宋 陈师道 《绝句》之一:“数树直青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
负米
谓外出求取俸禄钱财等以孝养父母。《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 见於 孔子 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 由 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宋 司马光 《送伯淳监汝州酒》诗:“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家刻》:“ 乾隆 五十三四年间,始出门负米,初为 毕秋帆 尚书刻《经训堂帖》十二卷,又自临 汉 碑数种。”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子学
即诸子学。一般与经学、史学并提。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箕裘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孔颖达 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晋书·陈寿司马彪等传论》:“咸能综缉遗文,垂诸不朽,岂必克传门业,方擅箕裘者哉!” 宋 楼钥 《送张子宓分教澧阳》诗:“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童儿暗毒》:“愿爹爹百岁寿高,养童儿箕裘承绍。” 欧阳予倩 《晴雯补裘》第二场:“ 贾母 :箕裘付与儿孙辈,我自含饴乐余年。”
乃翁
(1).你的父亲。《汉书·项籍传》:“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颜师古 注:“翁,谓父也。”《汉书·项籍传》:“乃,亦汝也。” 宋 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史·文苑传三·文徵明》:“ 一清 ( 杨一清 )亟谓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耶?’”
(2).他的父亲。 宋 朱敦儒 《念奴娇》词:“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玉带生卷》:“ 刘廷美 主事求作乃翁合葬挽辞,以《玉带生》轴为贄。”
显扬
(1).称扬;表彰。《礼记·祭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史记·律书》:“然身宠君尊,当世显扬,可不谓荣焉。”
(2).显亲扬名。 唐 白居易 《为崔相陈情表》:“爵禄之荣,实有踰於同辈;显扬之命,独未及於先人。”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为人子孙者,亦宜知父祖善状,合要显扬,使得见於国史,以称为人后嗣之义。”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君本读书,当以显扬自许。兹甘儕市侩,愿终身浮沉耶?”
(3).显耀;显示。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六章:“今 * 要显扬本事,因就打算利用这政治常识,先来判断一下目前这种紊乱的经济情况,其趋势究竟如何。”
惬心
称心;快意
天下莫不惬心
伤风
感冒
他得伤风已一周了,还不见好
蓼莪
《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后汉书·清河孝王刘庆传》:“﹝诸王﹞常有《蓼莪》、《凯风》之哀。” 宋 苏轼 《谢生日诗启》:“《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明 夏完淳 《寒日扫墓》诗:“ 王褒 私教授,长起《蓼莪》哀。”
心誓
内心默默发誓。《南史·隐逸传上·顾欢》:“ 永 败, 魏 人追急,阻 淮水 不得过。 度 心誓曰:‘若得免死,从今不復杀生。’”
庶几
(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终身
(1) 今生今世;此生;毕生相关
终身几无可问。——清· 刘开《问说》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乐岁终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