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水调歌头原文 诗词名句

水调歌头

作者:李处全 朝代:宋代

水调歌头原文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
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
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
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飕。
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
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
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鷃已同游。
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

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的作者是谁?答:李处全
问:水调歌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调歌头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李处全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处全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瑶碧

(1).两种玉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 章莪之山 ,无草木,多瑶碧。” 郭璞 注:“碧亦玉属。”《淮南子·泰族训》:“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

(2).比喻清澈的江水。 明 杨基 《雪中登黄鹤楼》诗:“江山得此清无敌,顷刻银蟾荡瑶碧。”

(3).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六十里,曰 瑶碧之山 ,其木多梓枏,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

河汉

(1) 银河

(2) 比喻浮夸而不可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庄子·逍遥游》

交流

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

国际文化交流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 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客里

离乡在外期间。 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 宋 刘一止 《洞仙歌·梅》词:“行人怨,角声吹老,叹客里,经春又三年。” 元 姚燧 《次韵时中》:“ 淮南 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贫中聚散思亲串,客里行藏感岁华。”

枕上

(1).床上。 唐 岑参 《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 江 南数千里。” 宋 陆游 《秋声》诗:“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杨朔 《秋风萧瑟》:“夜来枕上隐隐听见 渤海湾 的潮声,清晨一开门,一阵风从西吹来,吹得人通体新鲜干爽。”

(2).指梦中。 宋 萧东夫 《吕公洞》诗:“枕上功名祇扰扰,指端变化又玄玄。”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矫首

(1).昂首;抬头。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穷秋立 日观 ,矫首望八荒。” 金 元好问 《出京》诗:“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 清 金农 《寄丁敬》诗:“何年共幽览,矫首海鸥群。”

(2).昂昂然自得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至於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禄,邦国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矫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 李植 、 江东之 诸人,风节自许,矫首抗俗,意气横厉,抵排羣枉。”

蓬壶

即 蓬莱 。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三 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形如壶器。” 唐 沉亚之 《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诗:“曾在 蓬壶 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假俺几日儿尘世逍遥,再来受 蓬壶 约。”

飕飕

(1) 象声词

(2) 形容风声

啾啾飕飕,吟啸相求。——汉· 赵壹《迅风赋》

(3) 形容雨声

风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唐· 杜甫《秋雨叹》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震泽

湖名。即今 江苏 太湖 。《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厎定。” 晋 李颙 《涉湖》诗:“ 震泽 为何在,今唯 太湖 浦。” 清 方文 《梅墩杂吟》之二:“ 震泽 多良友,招寻日不虚。”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

会中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垂虹亭

亭名。在 江苏 吴江县 长桥 上。 宋 仁宗 庆历 年间县令 李问 建。 苏轼 自 杭州 移 高密 时,曾与 张先 等在此亭饮酒。 宋 王安石 《送裴如晦宰吴江》诗:“他时散髮处,最爱 垂虹亭 。” 宋 刘过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词:“ 多景楼 前, 垂虹亭 下,一枕眠秋雨。”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凝眸

定睛去看

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李商隐《闻歌》

凝眸远望

引杯

举杯。指喝酒。 唐 杜甫 《夜宴左氏庄》诗:“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元 张翥 《忆金陵》诗:“鐙窗禪坐时联句,山馆仙游几引杯。”

狂醉

大醉。 唐 韩偓 《访同年虞部李郎中》诗:“地罏貰酒成狂醉,更觉襟怀得丧齐。” 南唐 李中 《献乔侍郎》诗:“静吟穷野景,狂醉养天真。” 宋 柳永 《金蕉叶》词:“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

饮水曲肱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后因以“饮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一:“饮水曲肱,乐在其中,岂非阨穷而不悯乎!”

高卧

(1) 高枕而卧

解衣铺被,准备高卧

(2) 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

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世说新语·排调》

鹏鷃

据《庄子·逍遥游》载:鹏高举九天,远适南海,蓬间斥鷃嘲笑之。后因以“鹏鷃”比喻物有大小,志趣悬殊。 晋 孙绰 《兰亭集后序》:“於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快然兀矣,焉復觉鹏鷃之二物哉!” 唐 钱起 《送李大夫赴广州》诗:“昔许霄汉期,今嗟鹏鷃别。” 金 刁白 《物质》诗:“鹤鳧伤断续,鹏鷃失高卑。”

同游

见“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

(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许浑 《秋思》诗:“琪树西风枕簟秋, 楚 云 湘 水忆同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海公子》:“﹝ 张生 ﹞开尊自酌,恨无同游。”

起舞

亦作“ 起儛 ”。1.起身舞蹈。《国语·晋语二》:“ 驪姬 许诺,乃具,使 优施 饮 里克酒 。中饮, 优施 起舞。”《隋书·五行志上》:“ 武帝 讲於 重云殿 ,沙门 誌公 忽然起儛歌乐,须臾悲泣。” 宋 王安石 《后元丰行》:“ 吴 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六回:“ 太宗 起舞,诸王等更迭奉觴。”

(2).“闻鷄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时奋发,刻苦磨炼。典出《晋书·祖逖传》。 宋 苏辙 《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诗:“冷澈登临倦,衰慵起舞迟。”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题元人<芦州聚雁图>》词:“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应中宵起舞到鷄鸣,练腰脚。”参见“ 闻鸡起舞 ”。

横笛

笛子。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 唐 张巡 《闻笛》诗:“旦夕危楼上,遥闻横笛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后汉 马融 所赋长笛…… 李善 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 融 之所赋者。” 胡道静 校证引 朱珔 《<文选>集释》:“至古笛多用竖吹,而今则横吹,犹之古簫用比竹,今簫则用单竹。” 宋 李清照 《满庭霜》词:“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沙鸥

指栖息沙洲的鸥一类的水鸟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