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
名人名言(第15页):
- 岑参名言岑参关于湖水的名言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岑参唐·岑参《送张献心副使归河西杂句》。这两句大意是:澄湖万顷,深可见底,像 * 一片,光可照人。这两句诗原是以湖水之深广澄澈和层冰之晶莹纯
- 桓宽关于求真务实的名言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桓宽西汉·桓宽《盐铁论·非鞅》嘴上说说并不困难,而真正做起来就感到困难。所以贤明的人总是务实而后求其功效,而不是只陈上
- 可朋关于滕王阁的名言洪都太白方,积翠倚穹苍。万古遮新月,半江空夕阳。——可朋唐·可朋《登滕阁咏西山》。洪州:州名,治所在豫章,唐代改称南昌。太白方:太白星(又称“金星”、“启明”、“长庚”)出现的方向
- 蒋捷关于青春易逝的名言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宋·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这几句大意是:流逝的时光容易把人的年华抛在后面,樱桃红了,芭蕉绿了。此三句写时间的流逝。“流光”句是说
- 程允升关于生老病死的名言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程允升清·程允升《幼学琼林·疾病死丧》。这几句大意是:幸福、长寿、健康、安宁,本来是人人都想望的;死亡、疾病,也是人不能避免
- 戴圣关于天下为公的名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戴圣西汉·戴圣《礼记·礼运》“大道”系指上古时代所遵循之道,“天下为公”系指天下是大家的,不是那个人、那个党、那个派所独有的
- 施闰章关于战乱家乡变化的名言到家成远客,访旧指新坟。——施闰章清·施闰章《乱后郊行》。这两句大意是:回到家乡。自己却被当作了远来的客人;访问旧友,人们却给我指点着新坟。经过动乱,物换人移,回到了家乡,
- 黄溍关于猿猴的名言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黄溍元·黄溍《游西山同项可立宿灵隐西庵》。这两句大意是:抬头看藤条上的猿,正在攀萝荡藤相互追逐嬉戏。猿多活动在枝条藤萝之间,时而悬条蹲枝,时而攀荡远扬,或
- 史达祖关于燕子的名言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瞑。——史达祖宋·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这几句大意是:双燕最爱争着贴近地面疾飞,竞相夸耀看谁的姿态轻捷优美。因为贪玩,直到天色很晚
- 老聃关于自然规律的名言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老聃春秋·老聃《老子》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虽然不与别物相争,却能取胜;虽然不说话,却善于应答。
- 岑参名言岑参关于凉爽秋天的名言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岚(lán兰):山林中的雾气。这两句大意是:残云把夏末炎热的暑意带走了,新雨带来了早秋凉爽的雾气。这两句
- 黄景仁关于夏天酷热难当的名言火轮杲杲悬中天,下铄大地生青烟。——黄景仁清·黄景仁《苦暑行》。火轮:喻炎炎烈日。杲杲(gǎo稿):明亮的样子。铄(shuò朔):熔化。这两句大意是:一轮火一样的太阳高挂在
- 查慎行关于知己的名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查慎行清·查慎行《三闾祠》。举世:整个世界。庸人:见识浅陋者。忌:妒忌。这两句大意是:不要不满于整个人间没有人了解你,没有哪个庸人不妒忌有才能的
- 陈季卿关于秋季傍晚的名言霜钟鸣时夕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陈季卿唐·陈季卿《题禅窟兰若》。霜钟:霜天里的钟声。集:指鸟雀群栖树上。这两句大意是:霜天里的钟声响起时,晚风刮得正急,成群的乌鸦又乱纷纷地
- 揭傒斯关于鸭子的名言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揭傒斯元·揭傒斯《小鸭》。春雏(chú除):指春天孵出不久的小鸭。茸茸(róng荣),又短又软的羽毛。自呼名:小鸭叫声“鸭、鸭”
- 崔道融关于枯木逢春的名言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崔道融唐·崔道融《古树》。阳和:指春气和煦。太迟:极缓。生意:生机,生命力。引:拉长,伸长。这几句的大意是:春风吹入古树间,
- 石孝友关于春雨的名言微雨洒芳尘,酿造可人春色。——石孝友宋·石孝友《好事近》[微雨洒芳尘]。芳尘:春天充满花香的土地。可人:宜人。这两句大意是:蒙蒙春雨飘洒在芳香的土地上,酿造出一片宜人的春描写春雨化
- 戴复古关于桂花的名言何处桂花发,秋风昨夜香。——戴复古宋·戴复古《长沙道上》。这两句大意是:是什么地方桂花开了,昨夜的秋风中充满了香气。桂花细碎且又生于叶腋之下,所以它不像大花冠的花儿那样惹人注目,人
- 查慎行关于洞庭湖水的名言风收云散波忽平,倒转青天作湖底。——查慎行清·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这两句大意是:当风收敛云散尽之时,洞庭水波忽然变得澄平如镜,青天映在湖水中,似乎倒转过来,反成了湖底
- 管仲名言管仲关于不拘小节打破陈规的名言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难。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管仲春秋·管仲《管子》长达千里的道路,不可能用绳墨来拨直;大到万家的城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