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好词好句>> 组词>> 宪组词_宪字怎么组词_宪组词有哪些_带宪字的词语

宪组词_宪字怎么组词_宪组词有哪些_带宪字的词语

好词好句 组词 发布时间:2019-10-02 08:11:38 

标签:宪,宪组词,宪字怎么组词,宪组词有哪些,宪开头的词语,宪结尾的词语

宪的解释:


(憲)
xiàn
法令:宪章。宪令。宪兵。
指“宪法”:违宪。立宪。制宪。

笔画数:9;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312135

宪怎么写好看:

宪怎么写好看
宪怎么写好看

宪开头的词语:

  1. 宪法
  2. 根本 * 。特指国家社会的根本法规和原则的系统或总体它决定了政府的权力和职责并保证给予人民一定的权利和规定了人民应尽的义务

  3. 宪制
  4. 法制。晋书孔坦传王命无贰,宪制宜信。魏书元子思传又皇太子以下违犯宪制,皆得纠察,则令僕朝名宜付御史,又亦彰矣。

  5. 宪兵
  6. 一支军队或某一级军事指挥机构内的组成部分它在士兵和那些隶属于该部队的人员中间行使警察的职权逮捕逃兵以及看管犯人详细解释某

  7. 宪章
  8. 典章制度详细解释典章制度。后汉书袁绍传触情放慝,不顾宪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朝廷宪章,军旅誓誥,敷显仁义,发明功德,

  9. 宪宪
  10. 犹欣欣。喜悦貌。诗大雅板天之方难,无然宪宪。毛传宪宪,犹欣欣也。孔颖达疏宪宪,犹欣欣,喜乐貌也。盛明貌。礼记中庸诗曰嘉乐

  11. 宪令
  12. 法令详细解释法令。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此君之宪令,而小国之望也。杜预注宪,法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宋叶适观

  13. 宪纲
  14. 法纪法度。后汉书和帝纪市道小民,但且申明宪纲,勿因科令,加虐羸弱。南齐书谢超宗传此而不纠,宪纲将替。宋陈亮东阳郭德麟哀辞

  15. 宪书
  16. 即历书。汉刘向新序杂事二子贱辞去,因请借善书者二人,使书宪书教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卖宪书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

  17. 宪台
  18. 后汉改称汉御史府为宪台。后为同类机构的通称,亦以称御史等官职。汉应劭汉官仪宪台汉御史府,后汉改称宪臺。后汉书袁绍传臣以负

  19. 宪府
  20. 御史台。唐杜甫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屡乘驄。仇兆鳌注御史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宪臺。旧唐书杨收传俄而假自浙西

  21. 宪则
  22. 法则。国语晋语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於诸侯。汉王符潜夫论相列此亦贤人之所察,纪往以知来,而著为宪则也。旧唐书刑法志思

  23. 宪行
  24. 旧称上司委派之事。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卑职为朝廷守 * ,为老大人奉宪行,诚不意鼠辈陆梁一至于此!

  25. 宪律
  26. 法律,律令。管子法法宪律制度必法道。后汉书杜林传古者肉刑严重,则人畏法令今宪律轻薄,故姦轨不胜。宋范仲淹答窃议中宪不知内

  27. 宪臣
  28. 指御史。新唐书元稹传宰相以稹年少轻树威,失宪臣体,贬江陵士曹参军。宋代指提点刑狱,即后之按察使。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宋史五

  29. 宪治
  30. 指宋代的提点刑狱。为地方最高司法机构。宋姜夔念奴娇词序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

  31. 宪官
  32. 御史台或都察院所属的官员。因掌持刑宪典章,故称。旧唐书德宗纪上己巳,福建观察司鲍防湖南观察司萧復让宪官,从之自是诸道非节

  33. 宪节
  34. 廉访使巡按等风宪官所持的符节。宋岳珂桯史瞿唐滟滪绍兴中,蜀士有喻汝礪者,持宪节来治于夔。元史千奴传千奴前后七持宪节,刚正

  35. 宪司
  36. 魏晋以来御史的别称。宋书刘瑀传明年,迁御史中丞。瑀使气尚人,为宪司甚得志。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风宪唐兴,宰辅多自宪司登钧轴,

  37. 宪禁
  38. 法律禁令。汉王符潜夫论衰制故政令必行,宪禁必从,而国不治者,未尝有也。宋王安石进熙宁编敕表体尧蹈禹,永念宪禁之旧。

  39. 宪委
  40. 旧时谓上司的委派。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卑职于某月某日遵奉宪委,随申沂州,定期会同踏勘。

  41. 宪纪
  42. 法纪。明史邹元标传首陈培圣德亲臣工肃宪纪崇儒行飭抚臣五事。清周亮工理信存稿序且天下知司李一官,係於国家之宪纪,生民之利害

  43. 宪部
  44. 刑部。隋书百官志下诸曹侍郎并改为郎。又改吏部为选举郎,礼部为仪曹郎,兵部为兵曹郎,刑部为宪部郎,工部为起部郎,以异六侍郎

  45. 宪网
  46. 法网。魏书田益宗传若臣罪有状,分从宪网如桃符是谬,坐宜有归。南史孔琳之传夫三代风纯而事简,故罕蹈刑辟季末俗巧而务殷,故动

  47. 宪天
  48. 旧时上诉案件,希望上一级官员能平反冤情,因称之为宪天。

  49. 宪辟
  50. 法纪。南齐书垣崇祖传除恶务本,刑兹罔赦。便可收掩,肃明宪辟。

  51. 宪度
  52. 法度。汉司马相如封禅文宪度著明,易则也垂统理顺,易继也。宋司马光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宣德门者,国家之象魏,所以垂宪度,布号

  53. 宪曹
  54. 古时中央机构中掌管监察的部门。唐张说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君三承辟命,再摄宪曹,八典戎旅,五司藩翰。

  55. 宪意
  56. 旧时称上司心意的敬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承大帅栽培,深恐駑駘,不足以副宪意。

  57. 宪命
  58. 法令。荀子王制修宪命,审诗商。穆天子传卷三己酉,天子饮于溽水之上,乃发宪命。郭璞注宪谓法令。宋史孙长卿等传论宪命既成,天

  59. 宪考
  60. 即显考。指亡父。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及我宪考,一牧正之。唐元稹萧俛等加勋制惟朕宪考集大命于朕躬,宅忧昏逾,罔克攸济。唐韩愈崔

  61. 宪言
  62. 格言。国语周语下观之诗书,与民之宪言,则皆亡王之为也。合乎礼法之言。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而詒后人

  63. 宪典
  64. 法律,法典。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南史孔琳之传琳之奏劾尚书令徐羡之亏违宪典。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

  65. 宪学
  66. 历算之学。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夫数乃古今所共,凡明於宪学者,皆可推寻,岂必太元而始合哉!

  67. 宪象
  68. 观测推算天象。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中钦明之为敬也,允塞之为诚也,宪象之为宪也,皆先具其实而后著之名也。原注宪象之宪,作推

  69. 宪简
  70. 指御史弹奏所用的白简。唐颜真卿喜皇甫曾侍御见过南楼翫月七言重联句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参见白简。

  71. 宪职
  72. 负责弹劾纠察的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大怒曰如此偏党,岂堪宪职,候旨处分。

  73. 宪规
  74. 法规。清李渔怜香伴冤褫我笑你空将髩髮皤,是非倒置月旦差讹,把宪规当作生涯做,捉生替死报阎罗。

  75. 宪祖
  76. 谓遵循祖宗成法。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十六关雎,文王固已有之,为夫晏朝者之不能宪祖也,遂取故乐奏之,以申儆讽。

  77. 宪车
  78. 犹宪驾。宋郭彖睽车志卷四蜀道多山鬼。有小吏远迓宪车,同徒数人,日将暮,见道傍一妇人,携汲器立溪侧。参见宪驾。

  79. 宪坐
  80. 依法处分。北史邢峦传如其无功,分受宪坐。

  81. 宪籍
  82. 历书与考绩的簿籍。管子立政太史既布宪,入籍于太府,宪籍分于君前。尹知章注入籍者,入取籍于太府也。宪所以察时令,籍所以视功

  83. 宪乌
  84. 御史台的别称。因御史台又称乌台宪台,故以宪乌称之。西游记第 * 回孤直公亦顶针道夫因侧叶称梁栋,臺为横柯作宪乌。参见宪臺乌

  85. 宪眷
  86. 旧指上司对下属的关怀照顾。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子现题陞高邮州,宪眷如此,年方三十,忽有世外之志,甚非所望于贤者也。二十年目

  87. 宪艺
  88. 法令准则。汉王符潜夫论班禄乃惟度法象,明著礼秩,为优宪艺,县之无穷。汪继培笺文六年左传云陈之艺极。杜注艺,準也。

  89. 宪票
  90. 指都察院发出的指令。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爷大怒,便将宪票一幅,写下姚大名字,发去当涂县打一百讨气絶缴。泛指上司发出的

  91. 宪裁
  92. 上司裁定。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夫详文者详言其事而申之上臺者也,贵在原委清楚,词意明切,而陈以可否之义,仰候宪裁!

  93. 宪檄
  94. 旧时称上官所发檄文的敬词。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顷奉宪檄,安插垦荒官兵屯种,敢不澟遵。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

  95. 宪极
  96. 犹法则。汉王粲荆州文学记官志於先王之为世也,则象天地,轨仪宪极,设教导化,叙经志业。

  97. 宪范
  98. 法式,典范。三国志魏志后妃传论适足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北史房彦谦传既属明时,须存謇諤,立当世之大诫,作将来之

  99. 宪牍
  100. 御史弹劾所用的简牍。南齐书王晏传内愧于心,外惧宪牘。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誓酬君主宠,愿使朝庭肃。密勿奏封章,清明操宪

宪结尾的词语:

  1. 口含天宪
  2. 谓言出即为法令。形容把持国政,有生杀予夺之权。天宪,指朝廷法令。后汉书宦者传论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復掖廷永巷之职,闺牖

  3. 上宪
  4. 犹上法。谓准上以为法。汉王延寿鲁殿灵光赋规矩应天,上宪觜陬。宋宋祁贺宋鼇长舍人启窃以紫垣右掖,上宪经星之图内史赞书,实赋

  5. 君主立宪
  6. 以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可分为议会制与二元制两种。伧父立宪运动之进行清政府欲利用立宪説,

  7. 口衔天宪
  8. 见口含天宪。

  9. 法宪
  10. 法令。后汉书河间孝王开传政慠佷,不奉法宪。晋书傅咸传皇太子以下,其在行马内,有违法宪者皆弹纠之。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然

  11. 学宪
  12. 即学政。明张居正答陕西学道王麟洲而三秦重地,学宪要秩,非假重望,不足以当之。参见学政。

  13. 宪宪
  14. 犹欣欣。喜悦貌。诗大雅板天之方难,无然宪宪。毛传宪宪,犹欣欣也。孔颖达疏宪宪,犹欣欣,喜乐貌也。盛明貌。礼记中庸诗曰嘉乐

  15. 总宪
  16. 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御史台古称宪台,故称。明张居正与南台长言中贵不干外政又如臺长之古心卓行,处之总宪,最为宜矣。明

  17. 立宪
  18. 君主国家制定宪法实行议会制度的政体详细解释制订宪法。亦特指实行议会制度的君主国家制订约束君主权力的宪法。清史稿后妃传孝钦

  19. 恪守成宪
  20. 恪守谨守。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21. 佥宪
  22. 僉都御史的美称。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陈多寿官至僉宪,朱氏多福恩爱无比,生下一双儿女,尽老百年。顾学颉校注古时称御史为宪

  23. 成宪
  24. 原有的法律规章制度。书说命下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宋王安石庙议求之前载,虽或有然,考合於经,乃无成宪,因情製礼,实在圣

  25. 明宪
  26. 严明的法度。汉蔡邕故太尉乔公庙碑畏怖明宪,检于静息。北史高丽传其感恕思愆,祗承明宪,辑寧所部,动静以闻。宋陈亮廷对策朕以

  27. 典宪
  28. 典章制度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解释法典典章。后汉书应劭传逆臣董卓,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开辟以来,

  29. 预备立宪
  30. 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而采取的政治措施。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 * 。次年宣布预备立宪。后又颁布宪法大纲,定预备立宪时间为九年

  31. 秉宪
  32. 执掌法令。唐刘禹锡祭福建桂尚书文秉宪朝右,剖符江壖。明史瞿式耜传曹于汴宜秉宪。

  33. 垂宪
  34. 垂示法则。书蔡仲之命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晋书后妃传序是以哲王垂宪,尤重造舟之礼。明宋濂使南稿序固当著之史

  35. 台宪
  36. 指御史台或御史台官员。新唐书王源中传源中上言臺宪者,纪纲地,府县责成之所。宋林逋追和集贤李建中工部贫典郡符资月给,老持臺

  37. 文宪
  38. 礼法法制。文选张华答何劭诗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李周翰注宪,法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干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

  39. 洪宪
  40. 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自谋称帝时定的年号。从年月日始至月日废止,为时仅两个多月。

  41. 违宪
  42. 违犯国法。后汉书第五伦传绳以法则伤恩,私以亲则违宪。特指违反宪法规定。世界知识年第期最高法院把路易斯安那州关于学校可以自

  43. 申宪
  44. 绳之以法依法处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汉武帝乳母尝於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申述法令。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

  45. 邦宪
  46. 诗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毛传宪,法也。后因以邦宪指国家 * 。唐韩愈顺宗实录一宜加贬黜,用申邦宪。宋曾巩张颉知均州制

  47. 德宪
  48. 谓美善之法。逸周书皇门尔假予德宪,资告予元。孔晁注借我德法,用告我大德之所行也。

  49. 大宪
  50. 旧时府吏对上司的称呼联启禀赴各大宪。广州军务记详细解释清代地方官员对总督或巡抚的称谓。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隔岸名近山林

  51. 掌宪
  52. 掌管风纪法制。唐卢僎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阳令诗掌宪时持节,为邦邈海头。都御史的别称。清梁章鉅称谓录都御史

  53. 礼宪
  54. 礼仪和法令。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可以得之矣。后汉书曹褒传朝廷礼宪,

  55. 天宪
  56. 谓朝廷法令。犹王法。后汉书朱穆传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王先谦集解通鑑胡注天宪,王法也,谓刑戮出于

  57. 风宪
  58. 风纪法度。后汉书皇后纪序爰逮战国,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以致破国身亡,不可胜数。唐窦常和裴端公枢芜城秋夕简远近亲

  59. 体宪
  60. 依据,取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辩骚固知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雅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

  61. 道宪
  62. 对道台的尊称。玉佛缘第二回道宪这样一个聪明人,怎么会相信那相面的清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咸丰三年建广匪勾引士匪马步三军,直入上

  63. 刑宪
  64. 刑法。汉王充论衡答佞圣王刑宪,佞在恶中圣王赏劝,贤在善中。唐韩愈举钱徽自代状可以专刑宪之司,参轻重之议。旧五代史唐书庄宗

  65. 奉宪
  66. 奉行法令奉命。史记三王世家百官奉宪,各遵其职,而国统备矣。汉书景帝纪又惟酷吏奉宪失中,乃詔有司减笞法,定箠令。二十年目睹

  67. 都宪
  68. 明都察院都御史的别称。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五濬县王都宪越之父,既葬被发,而丧其元,求之不得,乃刻木以代而葬之。平山冷燕第十二

  69. 公宪
  70. 犹国法。后汉书张霸传明府不以陵不肖,误见擢序,今申公宪,以报私恩。

  71. 枢宪
  72. 国家法令。梁书徐勉传自掌枢宪,多所纠举,时论以为称职。

  73. 作宪
  74. 树立典范榜样。汉蔡邕故太尉乔玄庙碑丕显伊德,作宪万邦。

  75. 国宪
  76. 国家的法制或礼仪。汉书叙传下释之典刑,国宪以平。按,张释之,汉文帝时廷尉。后汉书曹褒传孝章永言前王,明发兴作,专命礼臣,

  77. 执宪
  78. 司法,执行法令。汉书丙吉传廷尉于定国执宪详平,天下自以不寃。北史外戚传常英后员与伯夫子禽可共为飞书,诬谤朝政。事发,有司

  79. 抚宪
  80. 下属对巡抚的尊称。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放与不放,须得禀明抚宪,再作道理。文明小史第三八回等卑职立刻上院,把大人的话回明了抚宪

  81. 官宪
  82. 犹官长官府。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为孩子们不受同学的歧视起见,他们建议不妨用他们的母姓。这是在他们官宪的同意之下作假的事情

  83. 中宪
  84. 唐代中丞的别称。唐羊士谔巴南郡斋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豸角随中宪,龙池列近臣。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他名标榜官称中

  85. 纲宪
  86. 法纪法度。旧唐书王播传岁中,迁工部郎中,知臺杂,刺举纲宪,为人所称。

  87. 三大宪
  88. 清代地方官员对抚台巡抚藩台布政使臬台提刑按察使的合称。冷眼观第二回我们应酬多,一年三百六十日,差不多三大宪上司衙门里的幕

  89. 省宪
  90. 各行省的行政长官。元史王都中传当世南人以政事之名闻天下,而位登省宪者,惟都中而已。

  91. 秋宪
  92. 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唐孙逖赠韦侍御等诸公诗秋宪府中高唱入,春卿署里和歌来。唐贾至授宋晦屯田员外郎制俾迴秋宪之威,以佐冬

  93. 火宪
  94. 防火的法令。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荀子王制脩火宪,养山林藪泽草木鱼鱉百索。杨倞注不使非时焚山泽。

  95. 章宪
  96. 国家的规章法令。后汉书陈忠传又尚书决事,多违故典,罪法无例,詆欺为先,文惨言丑,有乖章宪。

  97. 时宪
  98. 书说命中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孔传宪,法也。言圣王法天以立教。谓以天为法建立法制。后称当时的教令为时宪。艺文类聚卷三六引晋

  99. 古宪
  100. 古代的典章制度。宋欧阳修时论兵储塞垣储偫,罔遵古宪。宋曾巩贺克伏交趾表顺稽古宪,叙正民彝。

宪居中的词语:

  1. 中宪大夫
  2. 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福建汀漳道老友向鼎顿首拜题。清曾国

  3. 灵宪,算罔论
  4. 灵宪历法书。算罔论算术书

  5. 五权宪法
  6. 孙中山提出的立法司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法制体制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7. 时宪书
  8. 即时宪历。清代因避高宗弘历讳,改称时宪书。清史稿时宪志一今节气之日时刻分与太阳出入昼夜时刻,俱照道里远近推算,请刊入时宪

  9. 风宪官
  10. 指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明史刑法志一初詔内外风宪官,以讲读律令一条,考校有司。六部成语吏部风宪官。注风闻奏事执掌法度之官,

  11. 时宪历
  12. 历法名。制定于明末,清顺治二年年颁行,正式采用定气注历。这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五次即最后一次大改革。清曹寅十月朔后陶雪蓬返櫂

  13. 原宪病
  14. 见原宪贫。

  15. 时宪法
  16. 即时宪历。清俞正夑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是年康熙三十三年赐西藏第巴金印,颁三十四年时宪法列蒙古各游牧节气。亦称时宪术。清史

  17. 大宪台
  18. 明代称从三品巡抚为大宪台。详大都宪。

  19. 发宪布令
  20. 犹言发号施令。墨子尚同下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

  21. 原宪贫
  22. 原宪,孔子弟子,为古之清高贫寒之士。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牗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

  23. 时宪术
  24. 见时宪法。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好词好句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