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绝缨
历史典故
大笑绝缨怎么写好看:
大笑绝缨历史词典解释
本指淳于髡(kūn昆)笑齐威王意图花费少而需求多的故事。后以此典讥笑某人拿出来的少而要求特多;也形容大笑,狂笑。淳于髡,姓淳于,曾受髡刑(截去头发),因称淳于髡。以博学著称。齐威王在稷下(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招揽学者,淳于髡被授为大夫。他多次讽谏齐威王和相国邹忌改革内政。齐威王八年(前349年),楚国发兵攻齐。齐威王派淳于髡前往赵国求救兵,带礼物有黄金百斤,四匹马拉的车十套。淳于髡仰天大笑,帽带子都断了。齐威王问:“先生嫌礼物少了吗?”淳于髡说:“哪里敢嫌少!”齐威王又问:“那你笑有什么说法吗?”淳于髡说:“我今从东方来,看见路旁有向田神祈祷之人,拿着一只猪蹄、一杯酒做祭品,祝告说:‘高地上的谷物盛满筐笼,低田里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丰登,满屋满仓。’我见他拿出很少的东西,却有那么多的要求,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物加到黄金一千镒,白璧十双,四匹马拉套的大车一百辆。淳于髡告辞起行,到了赵国。赵王拨给他精兵十万,战车一千辆。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退兵而去。此典又作“仰天笑齐”、“冠缨绝”、“一笑绝缨”、“缨索绝”、“绝冠缨”。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淳于髡》3198页:“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jī基,把东西送给人)金百斤,车马十驷(sì四,四匹马拉一辆车为一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ráng壤,祭祷消灾)田者,操一豚(tún囤,猪)蹄,酒一盂,祝曰:瓯窭(ōulóu欧楼,狭小之高地)满篝(gōu钩,竹笼),污邪(低洼易涝之劣田)满车,五谷蕃(茂盛)熟,穰穰(ráng ráng攘攘,丰盛样子)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yì亦,通“镒”,重量单位,古代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例句】:
宋·梅尧臣《咏怀》之二:“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费。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宋·陈师道《送李奉议毫州判官》:“数日怀抱恶,每笑冠缨绝。” 宋·陆游《白首》:“白首元无一事成,朝来大笑绝冠缨。” 宋·陆游《对酒》:“疑其不忍去,一笑可绝缨。” 清·黄景仁《题马氏斋头秋鹰图》:“仰天大笑缨索绝,毰毸斗大盘高城。” 清·唐孙华《次韵酬吴振西》:“谈笑不须论博局,诙谐一住绝冠缨。”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虎不食儿
指猛兽也知骨肉之情。借喻人更应有骨肉之情。清.翟灏通俗编.兽畜.虎不食儿:“聂夷中诗:‘饿虎不食儿,人无骨肉恩。’”也作【虎毒不食儿】。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虎毒不食儿。’凭着我花言巧语……哄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大笑绝缨历史


精彩推荐:
王箴
生卒宋眉州眉山人,字元直。苏轼妻兄。举进士不第,遂不复事科举。专心读书,学古文。徐嚞
宋衢州西安人,字吉卿。登进士第。高宗绍兴间为馆伴使,金使不肯授其国书,嚞夺之以呈黑龙宫镇
在黑龙江省尚志市西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宫村,人口万。传镇西完颜永元
字惇礼,本名元奴,完颜充子。聪颖好学,通左氏春秋。皇统初,试诗中格。天德初,授百六韬
书名。旧题周时吕望姜太公撰。凡六卷。隋书经籍志始有太公六韬五卷,后人研究认为系战观县
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东汉改为卫县。古县名。本战国魏观邑。西汉说短论长
同说长道短。宋苏轼满庭芳词之三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阿尔松阿
生卒姓钮祜禄。阿灵阿之子。袭二等公爵,官领侍卫内大臣刑部尚书。雍正二年,追论康熙绿珠楼
晋代石崇名妓绿珠所居之楼。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部。洛阳伽蓝记卷载隐士赵逸顾渚
集镇名。在浙江省长兴县城西北部顾渚山麓。属水口乡。人口。村以山名。山以春秋时吴王濂水镇
在陕西省南郑县中部偏西北。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濂水镇,人口。镇以河周文敏
宋安仁人。笃学敦行,不求闻达。尝与周敦颐讲学庐山,为敦颐所称。赵日
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意谓皇城司
官署名。五代始置。宋初改武德司,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复旧名。掌皇城出入管籥木契亲从官西州
见东州。唐贞观十四年灭高昌麴氏王朝,以其地置西昌州,旋改名西州。治高昌今吐鲁番市烟堆
集镇名。在海南省文昌市南部。属会文镇。人口。清末匪盗猖獗,当地民众联防自保,在此乐民镇
在广东省遂溪县西南沿海。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乐民圩,人口。清顺治三泉溪市
即今湖南衡南县衡阳市东泉溪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泉溪市在清泉县今衡阳市东三十里,濒窈窈冥冥
形容精深微妙。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素问徵四失论呜呼,窈景洛
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南百里打洛镇。元为倒龙。明为版纳景洛。清称打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