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闻韶忘味_闻韶忘味解释_闻韶忘味来历出处_闻韶忘味历史典故

闻韶忘味

历史典故

闻韶忘味怎么写好看:

闻韶忘味怎么写好看

闻韶忘味历史词典解释

    《韶(sháo勺)》:虞舜乐名。此典指孔子听到《韶》乐歌颂舜能继尧德之美好,他都忘记吃肉味道。后以此典比喻音乐悦耳,令人忘情;也比喻恭听帝王之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子为古代对男子尊称。他是鲁国(zōu邹)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邹城)人。先世是宋国贵族。孔子初为鲁国委吏(管粮仓)、乘田(管畜牧)、司空(管工程)之官。后周游列国,聚徒讲学。他曾任鲁国司寇(掌刑狱、纠察)并行摄相事(代理宰相职务)。相传他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有七十二人。孔子主要言行由门徒记载,编成《论语》一书,计二十篇。他曾改订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孔子是春秋末期杰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创始人。 当初,孔子曾到齐国,当高昭子(名,齐国贵族。齐景公病危时,嘱托他立少子为太子)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之臣属、幕僚),想以此通过关系接触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齐国君)。他与齐国太师(乐官)谈论音乐,听到《韶》乐歌颂舜能继尧德之美好,就学习起来,有三个月忘记吃肉味道,齐国人非常称赞他。此典又作“适齐忘味”、“听咸韶”、“宣尼忘味”、“忘味”、“三月忘味”、“闻韶”、“忘肉”。

【出典】:

    《史记》卷47《孔子世家》1910、1911页:“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例句】:

    北周·庾信《贺新乐表》:“聘鲁请观,理当见其盛德;适齐忘味,定是知其尽美。” 唐·卢照邻益州真观主黎君碑》:“入其门者,披烟雾于九天;闻其音者,听咸韶于三月。” 唐·元稹《箫韶九成赋》:“故季札聆音而感深,宣尼忘味于耳盈。” 唐·张鷟《游仙窟》:“一时忘味,孔丘留滞不虚;三日绕梁,韩娥余音是实。” 宋·苏轼《山村五绝》之三:“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宋·庭坚《次韵答尧民》:“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 宋·陆游《病思》之四:“本自入山缘服玉,不应忘味待闻韶。” 金·元好问《继遇轩和党承旨》之二:“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

词语分解:

  • 闻韶的解释 论语·述而:“子在 齐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韶,传为 舜 时的乐名, 孔子 推为尽善尽美。后以“闻韶”谓听帝王之乐或听美好乐曲。 唐 崔日用 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听此笙鏞,曷异闻韶之美;顾兹匏土,宛存击壤之风。” 傅尃 次韵答令希见过王仙馆中留别:“载酒有人来问字,传餐无肉笑闻韶。”
  • 忘味的解释 忘记美味。多形容沉浸于优美音乐中的精神状态。语本论语·述而:“子在 齐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汉 班固 幽通赋:“ 虞 韶美而仪凤兮, 孔 忘味於千载。” 唐 张鷟 游仙窟:“一时忘味, 孔丘 留滞不虚;三日绕梁, 韩娥 餘音是实。” 宋 王禹偁 大合乐赋:“若非审音以知政,安能制礼而作乐,听之忘味,佞邪之道弗兴。”

历史典故推荐:钟鼓玉帛

见“玉帛钟鼓”条。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闻韶忘味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闻韶忘味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