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
历史典故
不寒而栗怎么写好看:
不寒而栗历史词典解释
栗(lì粒):发抖。指义纵执法酷苛,使人不寒冷而浑身发抖。后以此典比喻极端恐惧之状。义纵(?——前117年),河东(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汉武帝时,任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和长安(今陕西西安南)令(县行政长官)。当时,军队多次经过定襄(郡,今内蒙古长城以北和林格尔一带。治成乐,今林格尔西北),定襄官吏、平民混乱不治、风俗败坏,于是调义纵担任定襄郡太守。义纵到任,掩袭逮捕定襄监狱中身犯重罪而从轻拘囚之囚犯二百多人,以及他们之宾客、兄弟私入探望的也有二百多人。义纵把私入探狱之人一律逮捕逼讯,冤诬说:“替死刑犯解脱刑具”。这天上报一共杀死四百多人。从这以后,定襄郡人在天气不寒冷的气候下而怕得浑身发抖,奸猾狡诈之人反而帮助官吏进行治理。
【出典】:
《史记》卷122《酷吏列传·义纵》3146页:“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纵为定襄太守(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纵至,掩(乘人不备而进袭或逮捕)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严重犯罪被从轻拘囚)二百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余人。纵一(一起)捕鞠(逮捕审讯),曰:‘为死罪解脱(诬指私入探监之人为死囚解脱刑具,以此将探监人定死罪。汉法,囚犯私自解脱刑具,罪加一等;为人解脱,与之同罪)’。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huá滑,狡诈)民佐吏为治。”
【例句】:
汉·班固《汉书·杨恽传》:“下流之人,众毁听归,不寒而栗。” 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缴状》:“臣闻事君之义,犯而不欺,今此路未夷,国威未振,中徂以思,不寒而栗。” 清·汪琬《西郊泛雪倡和诗序》:“甚矣余之畏雪也,至今偶一追维,犹不寒而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寝,遂有不可问之处。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不寒而栗?”
其他 并不寒冷而直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西门丁《大毒宴》:“夜间水度黝黑,如同九幽地狱,令人不寒而栗。”△多用于害怕方面。→战战兢兢 胆战心惊 毛骨悚然 ↔无所畏惧临危不惧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风草
比喻政治混乱如同风刮杂草。逸周书.大聚解:“维武王胜殷,抚国绥民,乃观于殷政,告周公旦曰:‘鸣呼,殷政总总若风草,有所绩,有所虚,和此如何?’”总总:乱的样子。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不寒而栗历史
精彩推荐:
康万民
明陕西武功人,字无沴。康海孙。有璇玑图诗读法。食干(幹)
东魏北齐时国家授予各级官吏以劳役人口之制度。依官员功勋大小,由皇帝勅给,可食一州公孙罗
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沛王府参军无锡县丞,著文选音义十卷。上,参见新唐书唐江都人。天豫
爵位名。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简称为豫。见六爵。六极
指古代人生的六种痛苦。尚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毛女
汉刘向列仙传毛女毛女者,字玉姜,在华阴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归汉里君
九真张游的封号。后汉书光武帝纪九真徼外蛮夷张游率种人内属,封为归汉里君。伯德特离补
奚五王族人。初仕辽为御院通进。天会初,与父挞不也降金,授世袭谋克京兆尹。宗望伐宋典瑞监
见典瑞院。叶梦得
生卒宋苏州吴县人,字少蕴,号石林。哲宗绍圣四年进士。为丹徒尉。徽宗朝累迁翰林学士崔无诐
生卒唐博陵人。娶萧至忠女,至忠败,被贬。久乃为益州司马。杨国忠引为少府监,守荥阳发言盈廷
盈满。廷朝廷。发言的人充满朝廷。后泛指发议论的人多而言杂。诗经小雅小旻发言盈廷,武圣县
唐永昌元年置,属魏州。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开元七年改朝城县。古县名。唐永右拾遗
官名。唐垂拱元年始置,属中书省,员二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天授二年增至五人,惠运
即慧运。目山
一名目岩山。在今广西平乐县北二十里。隋书地理志平乐县有目山。元和志卷平乐县目岩山湖汉水
有二说指今江西赣江干流及其东源贡水。汉书地理志豫章郡雩都县湖汉水东至彭泽入江,行吴长庆
清安徽庐江人,字筱轩。世袭云骑尉。继其父领乡团与太平军作战,擢守备。所部称庆字营朱谦
明河南夏邑人。永乐初袭指挥佥事。正统八年充右参将,守万全左卫。后以功累进都督同知李栻
清江苏高邮人,字楷士,号嬾真。庠生。李栋弟。精篆隶,善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