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众口铄金_众口铄金解释_众口铄金来历出处_众口铄金历史典故

众口铄金

历史典故

众口铄金怎么写好看:

众口铄金历史词典解释

    比喻舆论所共同赞成和反对的,即使金子也能使之熔化。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下令改铸大钱。两年以后,他又下令搜集铜铁,铸造编钟。为此,单穆公、伶州鸠等先后进谏,周景王一概不听。公元前521年,编钟铸成。周景王得意地说,编钟的声音一定十分和谐吧。伶州鸠回答道,恐怕未必吧。王问何故。他回答说,在上的统治者制作乐器,老百姓也都高兴,才叫作和谐。现在财富匮乏,百姓疲惫,没有不怨恨的,哪里还有什么和谐呢?再说老百姓所喜欢的,没有实现不了的,其所讨厌的,没有不垮台的。谚谣说:万众一心,就象坚固的城堡,大家舆论,可以使金子熔化。三年内,您两次从民间征集金属,这样下去,恐怕是要垮台的。周景王不高兴地说,你是个老糊涂,知道什么?不过一年,周景王死去,他所铸造的编钟声调也不和谐。

【出典】:

    《国语·周语下》:“王不听,卒铸大钟。二十四年,钟成,伶人告和。王谓伶州鸠曰:‘钟果和矣。’对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对曰:‘上作器,民备乐之,则为和。令财亡民疲,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今三年之中,而害金再兴焉,惧一之废也。’王曰:‘尔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钟不和。”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


主谓 铄,熔化。众人的言论能使金属熔化。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也比喻谣言多,足以混淆是非。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多用于舆论的影响力方面。也作“群口铄金”、“众口烁金”、“众口销金”。

词语分解:

  • 众口的解释 1.众人的言论;舆论。战国策·秦策三:“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无翼而飞。”汉书·刘向传:“上内重 堪 ,又患众口之寖润,无所取信。”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三出:“不是我痴心妄想千年调,只恐怕昔富今贫众口嘲。”2.众人之口。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各该官军家丁众口齐称,先年抚、道不扣粮餉,抚养军民。”
  • 铄金的解释 1.熔化金属。周礼·考工记序:“鑠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亦指熔化的金属。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鑠金百溢, 盗跖 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 陈奇猷 集释:“説文:‘鑠,销金也。’案正在销之金,温度甚高,故 盗跖 不取。” 汉 桓寛 盐铁论·诏圣:“夫鑠金在鑪, 庄蹻 不顾;钱刀在路,匹妇掇之。”一说指精美的金子。史记·李斯列传:“鑠金百溢, 盗跖 不搏者。”

历史典故推荐:改乡名

源见“郑公乡”。谓其乡里当以其名命之。称扬其德高名重。唐 卢纶送顾秘书献书后归岳州诗:“岳阳贤太守,应为改乡名。”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众口铄金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众口铄金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