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戴天
历史典故
不共戴天怎么写好看:
不共戴天历史词典解释
原作“弗与共戴天”,意谓不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表示仇恨极深,誓不两立。古人认为,与有杀父之仇的人,应当誓不两立,不在一个天底下生活;与有杀兄屠弟之仇的人,应当携带武器,随时准备械斗;与自己朋友有仇的人,不在一个国家相处。
【出典】:
《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例句】: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六:“报不共戴天之仇,雪振古所无之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
偏正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和仇敌生活在同一天底下。比喻仇恨深重,毫无调和之处。语本《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西门丁《血洞房》:“司马城道:‘父母之灵本来是不共戴天之仇,不过,小侄现在却想先把凶手寻出来,洗脱嫌疑,然后才好到赵家问罪!’”△用于描写与人仇恨深。→深仇大恨 你死我活 势不两立 势如冰炭 誓不两立 ↔相敬如宾 相依为命 情深伉俪
词语分解:
- 不共的解释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预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称:“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刘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鉴之若是也。”2.不具备。国语·鲁语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韦昭 注:“共,具也。”1.不与,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
- 戴天的解释 1.立于天地之间。常以否定式或反诘式表示仇恨之深或可耻之甚。礼记·曲礼上:“父之讐,弗与共戴天。”北齐书·赵郡王叡传:“今嗣主幼冲,岂可使邪臣在侧,不守之以正,何面戴天?”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雪里归舟:“正是相逢恨少鱼肠剑,羞与仇人共戴天。” 清 周亮工 得儿书深悯其意作此寄之诗:“蒙头债子羞无路,洒血寃儿憾戴天。”参见“ 不共戴天 ”。2.谓蒙受天恩。 宋 王禹偁 拟李靖破颉利可汗露布:
历史典故推荐:廉袴
同“廉公袴”。唐 李商隐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汉 荥出牧,晋议州兵,廉袴歌送,刘钱赠行。”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不共戴天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潾水县
即邻水县。治所在今四川邻水县北二十里。旧唐书地理志作潾水县。见邻水县。声希味淡
谓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名声。有曲高和寡,不为人知之意。清蒋士铨空谷香哄笺人间声希味枯尔坤山
即今青海境内之昆仑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枯尔坤山在青海西境。清阎若璩书经地理通释张孔孙
生卒字梦符,初为辽之乌若部,为金人所并,遂迁隆安。以文学名,辟为万户府议事官。至沃洲寨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三十余里沃洲山麓寨岭村。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南路军拔贼裘甫沃洲沙溪堡
在今江西南康县北。清一统志南安府西下堡条下南康县境有沙溪等堡,俱元明时乡民所置。拓跋叱奴
受洛子。位至武川镇将。参见北史七浦塘
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南太仓市西北之七浦塘。方舆纪要卷常熟县七浦塘在县东南七十里。旧志陆让
生卒隋京兆泾阳人。陆通子。北周武帝保定五年入仕。隋文帝开皇时,为广州刺史,迁文州偷珠
源见探骊得珠。喻涉险探奇。唐元稹出门行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平准
官名,汉置,属大司农,掌平衡物价,贵则卖,贱则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治粟内史治栗内唐庚
生卒宋眉州丹稜人,字子西。哲宗绍圣间进士。徽宗时,为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擢提许都
在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东汉建安初,曹操迎献帝都此。后汉书袁绍传沮授曰曹操刘陵
西汉淮南王刘安女。慧而有辩才。为王所爱,干预国权,侵夺民财。败驾
源见东野败驾。谓用非其人,损害国家。三国志孙綝传臣伏自省,才非干国位极人臣,伤锦火者
元朝对阉人和宦者的别称。指宦者宦官。元张昱宫中词十八近前火者催何急,惟恐君王怪到军器弩剑箭库
官署名。北宋卫尉寺置,掌收储兵器。官库名。见内弓箭库。父母
借指地方官。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长洲巨海湄,万家呼父母。参见民之父母涵辉阁
在今湖北蕲春县北蕲水南岸旧城。方舆胜览卷蕲州涵辉阁在郡治子城之上。苏子瞻在黄,客羿子
川滇黔边境古代少数民族。自称卧,汉族称喀,彝族称羿铺或撒铺,史书上写作羿子子或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