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
历史典故
旷日持久怎么写好看:
旷日持久历史词典解释
意为迁延时日,久无所成。公元前269年,燕武成王封宋人荣蚠(fén)为高阳君,率兵败赵。赵王割让济东三城于齐,请求齐王派安平君田单为将,率领赵军进行抵抗。对此,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十分反对。他对平原君赵胜说,如果安平君是个傻瓜,他就对付不了荣蚠;如果他是个聪明人,他又绝不会为了赵国的利益而与燕军苦战。这两种可能,安平君必居其一。他决不会看着赵国作战胜利之后回过头来再与齐国争霸。因此,他所率领的赵国军队即使强大,他也要拖延时日达数年之久,让两国实力大大削弱,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了。赵王并没有采纳这一意见。结果这场战争持续四五年之久,赵国军队也几乎达到悬釜而炊的地步,战争胜利后获得的三个城池,没有一个超过三百丈的。
【出典】:
《战国策·赵策》四《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使将而攻赵。赵王因割济东三城,令卢、高唐、平原、陵地城邑市五十七,命以与齐,而以求安平君而将之。马服君谓平原君曰:‘……使安平君愚,固不能当荣蚠;使安平君知,又不肯与燕人战。此两言者,安平君必处一焉。虽然,两者有一也。使安平君知,则奚以赵之强为?赵强则齐不复霸矣。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功,尽于沟垒,车甲羽毛敝,府库仓廪虚,两国交以习,乃引其兵而归。夫尽两国之力,无明此者矣。’”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其弊犹足以霸。”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核传》:“如但固守,旷日持久,则军粮必乏,不待接刃,而战士已困矣。”
主谓 旷,荒废,耽误。形容迁延时日,拖拖拉拉。语出《战国策·赵策三》:“今得强赵之兵,以杜(阻止)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防敌的深沟高垒)。”徐兴业《金瓯缺》:“如再因循苟且,旷日持久,到了那时,进退两难,悔之晚矣!”△用于时间长方面。→天长地久 多历年所 ↔一朝一夕 瞬息之间 翘足而待。也作“旷岁持久”、“旷日长久”、“旷日离久”、“旷日弥久”、“旷日引久”、“旷日引月”。
词语分解:
- 旷日的解释 1.历时。汉书·贾山传:“﹝ 秦 ﹞为 阿房 之殿……使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2.耗费时日。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将军欲举倦獘之兵,顿之 燕 坚城之下……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 燕 不服, 齐 必距境以自彊也。”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旷日若彼,用力若此,岂非深固根蔕不拔之道乎?” 元 黄溍 晚晴诗:“旷日固所虞,聊兹息营营。”3.犹终日。淮南子·原道训:“夫临江而钓,旷日而不能盈罗
- 持久的解释 1 ∶长期对峙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资治通鉴持久战2 ∶维持长久;历久不变持久和平
历史典故推荐:剖腹藏珠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上(唐太宗)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而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旷日持久历史
精彩推荐:
斜岭
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阳江县斜岭在县东九十里。昔为官道所经,蹊径险恶,盗余寀
清浙江山阴人,字同野。有塞程别记。高居简
北宋广州番禺今广州人,字仲略。宦官。初为入内黄门,后历领龙图天章宝文阁内东门司,乘马御
官名。又称赞仆。春秋时晋国置。掌六驺驾御之长官。大夫爵。左传成公十八年程郑为乘马梁园客
同梁园赋客。章炳麟梁园客诗闻道梁园客最豪,山中谷永太萧条。鲁室至
比喻书籍的珍贵和古奥。唐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诗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冰泮
比喻分崩离析的险境。后汉书黄琼传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满都赉阿固勒呼
明代蒙古袄儿都司部领主。明人以部名称其为阿尔秃厮。正德初,因与亦不剌谋杀达延汗次袁昶
清浙江桐庐人,字爽秋。光绪进士。光绪九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十八年以员外郎出史理
即史驎。受之无愧
述补接受了,心里很坦然,感到没什么可愧疚的。梁羽生金龙宝典因为,细细地想起来,他临海异物志
见临海水土志。地嫌势逼
其他处在嫌疑之地,为形势所逼迫。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九年论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喻口
亦作谕口。即今江苏阜宁县南喻口。为下河津要。宋史叛臣李全传南宋绍定三年,李全袭陷两林部
唐宋时四川西南部少数民族部落。北宋为黎州属部之一。在今四川甘洛县境。宋史蛮夷传四赵承恩
唐泽州长平人,郡望天水。武则天朝,历金部郎中左羽林卫将军。长安五年,与桓彦範等率乐羊
亦作乐阳。战国时魏国人。魏文侯时,受翟璜推荐,为将军。周威烈王十八年前,将兵越赵筲箕湾镇
在湖南省沅陵县境西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筲箕湾,人口。因地形像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白鹤在山的背阴鸣叫,它的同类声声应和。表示同类事物,互相感应。语出易中孚鸣鹤在阴赵苞
生卒东汉甘陵东武城人,字威豪。举孝廉。灵帝熹平末迁辽西太守。从兄赵忠为十常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