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通儒达识_通儒达识解释_通儒达识来历出处_通儒达识历史典故

通儒达识

历史典故

通儒达识怎么写好看:

通儒达识历史词典解释

见“通儒达士”。《南齐书·礼志上》:“汉之于周,世代未远,鄗上颓基,商丘余树,犹应尚存,迷失方位,未至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

词语分解:

  • 通儒的解释 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尉缭子·治本:“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后汉书·贾逵传:“ 逵 所著经传义詁及论难百餘万言,又作诗、颂、书、连珠、酒令凡九篇,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 宋 苏轼 答试馆职人启:“职在翰苑,当发策而莫辞,识匪通儒,惧品藻之不称。”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及 乾 嘉 之际,通儒辈出。”
  • 达识的解释 富于才干、识见。亦指富于才干、识见者。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夫詮衡之重,关诸隆替,远惟则哲,在帝犹难, 汉 魏 已降,达识继轨,雅俗所归,惟称 许 郭 。”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宣英 达识多闻而习於事,宜当贤者类举。”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梦寐能通造化机,天教达识剖玄微。”

历史典故推荐:抱屈衔冤

并列 受委屈含冤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这三个功臣~,诉于天帝。”△用于描写受冤屈。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通儒达识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通儒达识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