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足之计
历史典故
止足之计怎么写好看:
止足之计历史词典解释
《汉书•疏广传赞》:“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累。”
词语分解:
- 止足的解释 谓凡事知止知足,不要贪得无厌。语出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隽疏于薛等传赞:“ 疏广 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絫。” 唐 白居易 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诗:“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人若存一止足之心,则贫贱而衣食粗足,可以止矣。” 严复 论世变之亟:“物不足则必争,而争者人道之大患也,故寧以止足为教。”
- 计的解释 计 (計) jì 核算:计时
历史典故推荐:天威不违颜咫尺
违:离。颜:颜面。咫尺:形容距离近。古代八寸为咫。 天子的威严不离开颜面咫尺之远。 旧指臣下应时刻保持戒惧之心,就像在皇帝面前一样。语出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止足之计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甘泉妙手
史记武帝本纪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游水发根乃言曰上郡有巫,病而鬼下之翰林都林牙
官名。辽朝南面官,总领翰林院之事。多兼掌修国史等事,常以契丹人为之。官名。辽代设张本
金观津人,字敏之。宣宗贞祐二年进士。工大篆及八分,诗有古意。哀宗正大末,以翰林学司服
官名。掌服饰的官员。吕氏春秋仲秋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常,制有大小,度有短长,神尖
即大茂山,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方舆纪要卷阜平县大茂山一名神尖。今有神仙山熙陵
宋太宗赵炅陵名为永熙陵,宋人常以熙陵称太宗。赵頵
生卒初名仲恪,英宗第四子。少好学,及长博通群书,工飞白篆籀,颇好医书,著有普惠集锡山
江苏无锡市西惠山支麓。相传周秦时大产铅锡,汉兴方殚,故置无锡县。实恐系古越语,与滞扬云
谓仕途失意。唐孟浩然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参见扬雄未迁班斿
西汉扶风安陵人。班伯弟。博学有俊才。以对策为议郎,迁谏大夫右曹中郎将,与刘向同校折上巾
即幞头。亦称四脚带。二带系于脑后,另二带反系头上,曲折附顶,故曰折上巾。初用软帛刘钟
生卒南朝宋彭城人,字世之。从刘裕镇压孙恩,辟以为郡主簿。后封安丘县五等侯。征广固博畔镇
唐置,属潘水县。在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大山江镇之博茂。古镇名。在今广东省吴川市南。唐临津镇
北宋置,属中江县。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十里临津乡。北宋熙宁五年废临津县置,属普安回河
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方舆纪要卷景陵县回河在县东北七十五里。自府北池河分流经此,又谭渊
清流今属福建人,嗣父职为燕山右护卫副千户。骁勇善战,长于箭法。然性好杀。燕王起兵乌寺
同乌府。宋史张商英传张商英且移书苏轼求入台,其廋词有老僧欲住乌寺,呵佛骂祖之语。豚子
同豚儿。明章懋与邓侍御书仍令豚子,具词陈告,惟先生怜之念之。比地州
亦作北地州。唐开元十七年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汉源甘洛等无遮会
即四部无遮大会。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