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
历史地名
松花江怎么写好看:
松花江历史词典解释
唐称涑沫江或粟末水,辽、金时称宋瓦江、混同江,明始称松花江。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之松花江。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天池,西北流至松原市汇合嫩江后折向东流,经黑龙江省南部至同江市注入黑龙江。《明一统志》 卷25辽东都司:松花江 “源出长白山湖中,北流经南京城合灰扒江,至海西合混同江东流入海”。清杨宾 《柳边纪略》 谓松花江满语名 “松阿里乌喇”,“松阿里者汉言天,乌喇者汉言河,言其大若天河也”。
黑龙江最大支流。古称难水、涑沫江、粟末江、黑龙江、混同江、宋瓦江。明宣德年间始称松花江。满语称松阿哩乌喇。南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天池,北源嫩江源出黑龙江省西部伊勒呼里山。两源在吉林省松原市相汇后称松花江。折向东北经黑龙江省南部,经肇源、哈尔滨、木兰、通河、依兰、佳木斯、绥滨、富锦等县市,到同江市入黑龙江。全长 2308 千米(以北源计,若以南源计,则为 1956 千米),流域面积54.55万平方千米,仅次于长江和黄河,居全国第三位。下游佳木斯站多年平均流量为 2394 米3/秒。主要支流有呼兰河、牡丹江、汤旺河等。水力资源丰富,建有丰满、白水等水电站。吉林市以下可通航。冰期约5个月。水产资源丰富,以鱼类为主。中下游为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冲积成的三江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词语分解:
- 松花江的解释 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全长1927公里
- 松花的解释 亦作“ 松华 ”。1.松树的花。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衣巾,浓似锦苔含碧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花,别名松黄……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闺品:“‘引泉竹溜穿云入,堕粉松花遶舍香’……情致幽絶,足为女郎之秀。”2.指松花酒。 唐 刘长卿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诗:“玄髮他乡换, 沧州 此路遐。泝沿随桂檝,醒醉任松华。离
- 江的字典解释 江 jiāng 大河的通称:江山
历史地名推荐:奉天市
1936年伪满改沈阳县置,为奉天省会。治所即今辽宁沈阳市。1945年8月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松花江历史


精彩推荐:
杨存中
生卒宋代州崞县人,本名沂中,字正甫。魁梧警敏,少学射骑兵法。以应募积功至忠翊郎,乘牛老子
源见紫气东来。借指隐遁避世的高士。清李渔玉搔头微行一任那驰骏周王,乘牛老子,怎似刘基
生卒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元至顺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官至元帅府都事。苟孤
北魏代人,鲜卑族。苟颓从叔。明元帝即位,以定策功拜车骑将军。后除并州刺史,封博陵长孙礼
北魏代人。长孙道生子。少以父荫,任散骑郎,侍太武帝。得帝宠信。扎哈沁旗
清乾隆四十年置,属科布多。驻地即今蒙古国科布多省莫斯特。古旗名。清乾隆四十年年以静园
在今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号。建于年,原为陆宗舆宅邸,名乾园。年月清逊帝溥仪居此,静玉石俱碎
比喻善恶同归于尽。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虽欲司寇
刑名。徒刑的一种。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当耐为侯罪诬人,何论当耐为司寇。汉代司寇公上
官府国家。汉书杨恽传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王槐
源见三槐九棘。又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八载宋王佑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山南专区
年由原西藏自治区筹委会设置。在今西藏自治区南部。辖乃东桑日加查朗县隆子拉加里哲古何参
宋峡州夷陵人。博学好义,不求闻达。欧阳修守夷陵时,常与之游。后隐居荆门军当阳。西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北之西沙洲。年命名为西滩。年改名西沙洲。伊福纳
清满洲镶红旗人,字兼五,一字肩吾,号抑堂。雍正八年进士,历任主事员外郎御史。有白占田
西晋时对私田占有的规定。太康元年颁行占田制,规定职官占田以贵贱区分,一品占五十顷都提举市易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六年,改市易务置,总辖内外市易务。初设提举同提举,后多以三司中督护
官名。魏晋间各方镇所置领兵官称督护。十六国前凉置中督护,即中军之督护。蒋堂
生卒宋常州宜兴人,字希鲁,号遂翁。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历任知县通判知州。召为监思患预防
思思考。患灾祸。考虑到灾祸会发生,预先注意防范。语本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