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迹山
历史地名
马迹山怎么写好看:
马迹山历史词典解释
①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北岸之马山。《舆地纪胜》卷6常州:马迹山“在州东太湖中,岩壁间有马迹隐然,世传秦王游幸,马所践”。《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马迹山“其西麓地名西青,石壁屹立,下有马迹,因名。上有避暑宫,相传吴王阖闾故址也。宋置马迹山寨。建炎中,赤心队将刘晏,保马迹山以捍寇。元时亦置巡司。明初下常州,俞通海以舟师略太湖,入马迹山,破张士诚水砦,即此”。原系太湖中主要岛屿,1969年围湖造田,始与北岸连接成半岛。
②在今江苏丹徒市东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7镇江府:马迹山“在城东南三十余里。有青童君马迹,故名。又有灵洞,抱朴子丹井存焉”。《清一统志·镇江府一》:马迹山,“《府志》:在今紫府观,即道书第四十九福地”。
③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明《寰宇通志》卷42饶州府:马迹山“在府城东二十里。一名马蹄。晋王炼丹其上, 后人即其处建仙坛”。《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马迹山,“道书为第五十二福地。晋王遥炼丹其上。有斗坛、炼丹井、石药盂遗迹”。
④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马迹山“在武昌县南百八十里。石上有双马迹”。
⑤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水经·沔水注》:“(旬阳)县北山有悬书崖,高五十丈,刻石作字, 人不能上,不知所述。山下有石坛,上有马迹五所,名曰马迹山。”
又称马山。在江苏省无锡市西南太湖北岸一半岛上。山体主要有砂岩、花岗岩构成。“太湖七十二峰”之一,海拔263.5米。《读史方舆纪要》称,山“西麓地名西青,石壁屹立,下有马迹,因名”。一说世传岩壁间马迹为秦始皇游幸马所踏,故名。山上古迹众多,有吴王阖闾避暑宫、西施伴吴王夫差处盘马湾、东汉光武帝刘秀避难地、清乾隆帝南巡驻跸处的唐贞观时建祥符寺、南宋韩世忠避难处梅梁小隐(又称三老屋)和战鼓墩等。宋置寨,元置巡司。为太平天囯侍王李世贤屯兵抗清之地。抗日战争时为太湖地区革命根据地。峰峦起伏,古木参天,风景优美。昔为岛屿,1969年围湖造田后,始成半岛。山产果品,橘和杨梅尤佳。
词语分解: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小昆山镇
在上海市松江区西部。面积48.7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昆山,人口1800。因小昆山得名。南朝梁为昆山县治,唐天宝时迁治今江苏昆山后,改称小昆山。1912年设昆冈乡,1957年废入天马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马迹山历史
精彩推荐:
王衡
操子。起家秘书郎,有才学,位至黄门侍郎。参见北史王令谋
生卒五代时人。素柔猾,鲜志操。仕吴。初为昇州判官,迁同平章事,杨溥大和中累拜司徒金钝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砺。金铉子。官中书舍人。善画,亦精楷书章草。强弩校尉
武官名。汉武帝时以路博德为强弩校尉,领兵官,地位略低于将军。见宋书百官下。四镇
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崩,将四镇与五岳并举。郑玄注曰四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会偷天妙手
宋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是妙手从上天那里得到,极言文才之高。后称鼷鼠食牛
左传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李熙
北魏赵郡平棘人,字仲熙。太武帝神中被征,拜中书博士,转侍郎,以使沮渠有功,封元氏落回县
亦作洛回县。唐置,属羁縻归化州。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村南。北宋庆历四年废。李锡龄
生卒约清陕西三原人,字孟起,一字孟熙。道光间官至中书。喜蓄购古书,所构惜阴轩,蓄心驰神往
往去。心神飞快地被吸引了过去。形容急切热烈向往的心情。语本宋欧阳修祭杜公文系官在长舌之妇
多嘴多舌拨弄是非的女人。语本诗经大雅瞻印妇有长舌,维厉之阶。厉之阶祸乱的阶梯。唐大城关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麻城县大城关在县北九十里,接河南罗山县界。宋开庆初乌骨城
* 置,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南凤凰山山城。隋书于仲文传辽东之役,仲文率军指乐浪道。汪一龙
生卒宋元间徽州休宁人,字远翔,号定斋。宋度宗咸淳四年进士。授句容尉,摄县事。岁大沙海
即少海。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寰宇记卷开封县沙海在县西北十二里。战国策曰调脂弄粉
谓涂脂抹粉梳妆打扮。明杨柔胜玉环记玉箫叹怀怕的是歌金缕,调脂弄粉,将人眼迷。儿女外国往来汇兑票
清光绪三十年江苏候补道刘世珩所拟中国国家行使钞票种类之一。此票为内地与各国都会口覃季子
唐祁阳人。家贫,尤介特,不苟受施。耽志于经史子学,撰史纂子纂。笃于闻,不以仕为事志同心和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