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
历史地名
函谷关怎么写好看:
函谷关历史词典解释
①旧函谷关。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说秦惠王:“东有肴、函之固。” 又,《楚策一》 张仪说楚王: “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后攻诸侯者,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 《汉书·高祖纪》: 项羽欲西入关,关门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西汉元鼎三年 (前114) 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元和志》 卷6引 《西征记》 曰: “函谷关城,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其中劣通,东西十五里,绝崖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关去长安四百里。……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名,号曰天险。” 现仅存关门。
②或称新关。在今河南新安县东一里。汉武帝自灵宝县移此。《汉书·武帝纪》: 元鼎三年 (前114)“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注: 应劭曰: “时楼船将军杨仆素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 东汉灵帝置八关,此即八关之首。三国魏正始元年 (240) 废。今遗址尚存。
见“古函谷关”、“新函谷关”。
词语分解:
- 函谷关的解释 关名。古关为 战国 秦 置,在今 河南 灵宝县 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 汉 元鼎 三年移至今 河南 新安县 境,去故关三百里。参阅元和郡县志·陕州。
- 函谷的解释 亦作“ 凾谷 ”。 函谷关 。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 凾谷 ,驱马过 西京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收兵铸金人, 函谷 正东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 老子 的西出 函谷 ,为了 孔子 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
- 关的字典解释 关 (關) guān 闭,合拢:关门
历史地名推荐:高陂
又名高陂水。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南。元和志 卷7城父县: “高陂,县南五十六里。周回四十三里,多鱼蚌菱芡之利。”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函谷关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托克苏庄
即今新疆新和县。年置县佐于此。年改置托克苏县。年改名新和县。林藻
唐泉州莆田人,字纬乾。林披次子。少负奇志,耻为农,乃与欧阳詹刻意文学。德宗贞元七丁取忠
字果臣。湖南长沙人。研究天文算学,刊刻算学著作二十一种,为白芙堂丛书。自著有数学汾西县
隋开皇十八年改临汾县置,属吕州。治所即今山西汾西县。大业初属临汾郡。唐武德初属吕煎水作冰
用油炸水,使之成冰。比喻方法与目的相违背,不会实现。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今山赵镕
生卒宋沧州乐陵人,字化钧。以刀笔事太宗于藩邸,太宗即位,补供奉官。以告秦王廷美阴孔总
生卒金曲阜人,字元会。孔璠子。少颖悟,通左氏春秋。世宗大定二十年,袭封衍圣公。后诽谤之木
大戴礼记保傅于是有进善之旌,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史记孝文本纪唐司马贞索引注引抱石沉河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第二十六章申徒狄非其世,将自投于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吾闻圣人仁士反咬一口
不仅不认错,还反过来诬陷对方。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六八章十六日英国代办在回五齐
古代酒名。古代按酒的清浊及味的厚薄分为五等,称五齐。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夷陵火
史记白起传攻楚,拔郢,烧夷陵。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夷陵,今峡州郭下县。按夷陵为楚王陵锋芒毛发
并列形容细微的事情。东汉王充论衡超奇之事,莫不记载。多用于事情方面。高谈
生卒宋邵武军光泽人,字景遂。以言动循礼为乡人所敬。理宗绍定二年临汀民起事,诸子请总镇
清代总兵之俗称。石灰坝
村名。在云南省禄丰县中东部。属金山镇科甲办事处。因原在此烧石灰得名。为县腊玛古猿张彦方
生卒明江西龙泉人。建文时为给事中,改乐平知县。燕兵逼京师,奉诏勤王,率部抵湖口,峰高场
即今重庆市荣昌县东峰高镇。明正德四川志卷荣昌县有峰高铺。清光绪荣昌县志卷峰高场距云孝县
旧县名。鄂豫抗日根据地设。年由湖北省云梦孝感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年撤销,仍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如果老百姓用度不够,国君又怎么会够呢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国以民为本的主张。语出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