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阴脽
历史地名
汾阴脽历史词典解释
又作魏脽。为汾水之南一土阜,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镇庙前村北。《史记·封禅书》 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师古注引如淳曰:“脽者,河之东岸特堆掘,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县治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又《水经·河水注》:“河水东际汾阴脽。”《汾水注》:“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谓之汾阴脽。”皆此。明、清时期荣河附近黄河多次东西摆动,脽遂崩圯入河。
《史记·封禅书》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及《郊祀志》作“汾阴脽”。汾水之南的一条土阜,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南庙前村北。《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年)“立后土祠汾阴脽上”。颜师古注引苏林曰:“脽音谁。”如淳曰:“河之东岸特脽掘,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县在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水经注·河水》:“河水东际汾阴脽。”《汾水》:“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谓之汾阴脽。”又称魏脽,见《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汾脽本魏地之境,故云魏脽也。”明、清时荣河附近黄河多次东西摆动,脽遂崩圮入河。
词语分解:
- 汾阴脽的解释 汉 代 汾阴县 的一个土丘。 汉武帝 祭祀地神的地方。汉书·武帝纪:“﹝ 元鼎 四年﹞立 后土祠 于 汾阴 脽上。” 颜师古 注:“脽者,以其形高如人尻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汾水 歷其( 长阜 )阴西入 河 。汉书谓之 汾阴脽 。 应劭 曰:脽,丘类也。”亦省称“ 汾脽 ”。汉书·礼乐志:“ 汾 脽出鼎,皇祜元始。”
- 汾阴的解释 地名。在今 山西省 万荣县 境内。因在 汾水 之南而名。 汉武帝 时曾于此得宝鼎。 战国 时属 魏 , 汉 始建县。 唐 开元 十年改名 宝鼎县 , 宋 改 荣和县 , 元 明 清 因之。竹书纪年卷下:“ 周威烈王 十七年 魏文侯 伐 秦 至 郑 ,还筑 汾阴 、 郃阳 。”史记·秦本纪:“﹝ 惠文君 ﹞九年渡 河 ,取 汾阴 、 皮氏 。”
- 脽的字典解释 脽 shuí 臀部:“厩马多肉尻脽圆
历史地名推荐:北遐镇
北宋置,属融水县。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牙洞。南宋改为北遐寨。 古镇名。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牙洞。南宋改为寨。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汾阴脽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九世春秋
借指累世深仇。古直秋兴和草堂韵之四炎黄列祖应含笑,九世春秋大孝思。参见九世仇北顾亭
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资治通鉴南朝梁太清元年,朱异曰陛下昔登北顾亭以望,二缶锺惑
庄子天地以二缶锺惑,而所适不得矣。小侯
周代边远地区的诸侯国君。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绝类离群
出众超群。宋苏轼表忠观碑笃生异人,绝类离群,奋挺大呼,从者如云。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付之一笑
用一笑来对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宋朱熹与王漕书虑之不精,发之不当,方以自愧。亦莄花隘
在今广西龙州县西,接越南界。清一统志太平府莄花隘在上冻土州东东应为西三十里。接越刘观
明保定雄县今属河北人。洪武进士。历官山西太谷县丞御史嘉兴知府左副都御史刑部尚书。大蹲山
即大獒山。在今安徽绩溪县北。方舆纪要卷绩溪县大蹲山在县北六十里。高四百仞,周百里茂才
汉代察举重要科目之一。西汉称秀才,东汉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为茂才,或作茂材。始于武女骑
女官名,属中宫署令,掌传递信息。后汉书百官志四大长秋中宫署令一人,六百石。女骑六孤注
借指最后挣扎的资本。康有为上清皇帝第二书主和者无所容其身,主战者得以激其气。岂不束带蹑履
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初,庾亮临江九龙殿
三国魏洛阳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载青龙三年,秋七月掌衣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员二人,从九品,唐沿置,正八品,属尚服意指为狱
史记酷吏列传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层山
在今山东苍山县东南四十里。清一统志沂州府一层山有数山相联络,即古缯山。万希槐
字蔚亭。湖北黄冈人。廪膳生,官湖北南漳训导。通经史百家,著有十三经证异困学纪闻集平的侯国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当在今山东潍坊市或安丘昌邑寿光附近一带。东汉省。刘平
字士衡,开封祥符今属河南人。第进士,补无锡尉。寇准荐为殿中丞知泸州。仁宗即位,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