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
历史地名
桐怎么写好看:
桐历史词典解释
①商邑,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北。《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引 《纪年》 称: “仲任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潜出自桐。”
②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水经·涑水注》 引 《竹书纪年》: “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 即此。
③西周国名。春秋时楚附庸国。偃姓。在今安徽桐城县北。《左传》: 定公二年 (前508),“桐叛楚”。杜注: “桐,小国,世属于楚。庐江舒县南有桐乡。”
(1)古国名。春秋时小国。在今安徽省桐城市西北。《左传》定公二年(前508年):“桐叛楚。”即此。(2)古邑名。(1)商邑。在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北。《古本竹书纪年》:“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即此。(2)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古本竹书纪年》:“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即此。秦、汉时为桐乡。
词语分解:
- 桐的字典解释 桐 tóng 〔泡( 〔梧桐〕见“ p乷 )桐〕落叶乔木,叶大,开白色或紫色花,木材可做琴、船、箱等物
历史地名推荐:无棣镇
在山东省无棣县境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8.7万。镇人民政府驻棣新一路。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无棣县治迁此。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建城。1958年建城关公社,1981年改为城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桐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刮目视之
同刮目相见。北史杨愔传子恭后谓津曰常谓秦王不甚察慧,从今已后,更欲刮目视之。飞龙院
官署名。掌牧马之机构。唐代设有飞龙厩。五代时称飞龙院。后唐长兴元年分为左右飞龙院三稜镞
青铜镞之一种。镞身有三刃。常见的有二型型,圆脊上附隆起的三刃,形成三翼,间距角。樊并
並前西汉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从张霸学尚书。成帝永始三年前率十三人起兵,攻杀陈留临危授命
授命献出生命。在危难关头,勇于献身。语本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见危授命。夜度娘
古乐府曲名。南朝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夜度娘,倚歌也。其辞曰夜来冒霜雪,晨去履风波。虽大清河
宋金后称流经今山东境内的北清河为大清河,与其南小清河相对而言。棐
即棐林。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春秋文公十三年前,郑伯会公于棐。公羊传作斐切骨之寒
南朝梁萧统黄钟十一月启酌醇酒而据切骨之寒。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芦苇。苍苍草盛的样子。芦苇苍苍一片,白露凝结成霜。形容深秋早晨的水边景象。语尚书左选郎中
官名。简称尚左。宋元丰改制后置,以吏部郎中一人充任,资轻者为员外郎。掌铨注文臣寄渡船港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三十里,今已堙圮。方舆纪要卷太仓州崇明县渡船港在县东南。有渡缁帷
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成玄英疏缁,黑也。尼父游行天下,读讲诗书,时于江滨,休德封县
旧县名。年合德庆封川二县置,治今广东省德庆县德庆镇。年撤销,恢复德庆县。原封川县中国长春铁路
旧铁路名。简称中长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东北地区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合并由中苏大峪区
旧区名。年由本溪市设置。在今辽宁省本溪市区西部。年撤销,分别并入河东区和工源区。进贤达能
犹进贤任能。汉刘向说苑修文进贤达能谓之大夫,敬上爱下谓之诸侯,天覆地载谓之天子。岭南东道
唐方镇名。咸通三年分岭南节度使东部地置,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辖区相当今广东除张海
庆历中,陕西饥馑,海与郭邈山率饥民起义于京西,攻城略地,宋廷遣曹元喆等率禁军前往南明河
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一南明河源出黑风口诸山泉,西径梁山,又西径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