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
历史地名
通城县怎么写好看:
通城县历史词典解释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升通城镇置,属鄂州。治所即今湖北通城县。南宋绍兴五年(1135) 废。十七年 (1147) 复置。元属武昌路。明属武昌府。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在湖北省东南部,西、南邻湖南省,东南邻江西省。属咸宁市。面积 1131 平方千米。人口46万。辖9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隽水镇。西汉为下隽县,属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及晋因之。南朝宋属巴陵郡,齐为巴陵郡治。隋省下隽入蒲圻。唐天宝初为唐年县地。元和中为通城镇。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升为县。《舆地纪胜》鄂州通城县:“唐天宝元年隶唐年县。县西有市曰锡山,元和二年升为镇,五年更名通城镇。”县因镇为名。元丰八年(1085年)隶岳州。元廞七年(1092年)还属鄂州。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废为镇,十七年复。元属武昌路。明属武昌府。清因之。1914年属江汉道,1927年直属省。1949—1951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孝感专区。1960年并入崇阳县,属武汉市辖。1961年恢复通城县,仍属孝感专区。1965年后属咸宁专区。1970年属咸宁地区,1998年属咸宁市。地处幕阜山北麓低山丘陵,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较平坦。隽水、沙堆港、菖蒲港、铁柱港为主要河流。境内溪流密布。属北亚6*热带湿润气候。有野猪、虎、豹、白颈长尾雉、白鹇、蛇等野生动物。农产以稻、小麦、油菜籽、薯类和豆类为主,盛产油茶。矿产有钒、银、瓷土、大理石、花岗石等。工业有陶瓷、电力、机械、轻纺、建材、造纸、食品等。竹木工艺品为地方名产。106国道和南大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天岳关、南虹桥、灵官桥等。
词语分解:
-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历史地名推荐:平城宫
北魏太和年间修筑,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前的皇宫。故址在今山西大同市火车站附近。魏书·高祖纪: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至平城宫”,又太和十九年495,“诏皇太子赴平城宫”。即此。其后因迁都洛阳而日渐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通城县历史


精彩推荐:
皇甫真
十六国时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字楚季。弱冠为前燕主慕容廆辽东国侍郎。慕容皝用魏信堡
明置,属宁夏左屯卫。即今宁夏永宁县北西位村。浍南镇
在安徽省五河县西南部浍河南岸。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因地处浍河南岸而得名。年设浍酒赋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四梁孝王游于忘忧之馆,集诸游士,各使为赋。牧乘为柳赋公孙诡为萧凯
宝夤少子。母为魏南阳公主。位至司徒左长史。妻长孙稚女。母与妻不和。东魏天平中,凯宁羌州
明成化二十二年改宁羌卫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年改为宁羌县。明成化二十谟宁令
官名。西夏置,意为天大王。西夏党项语谟即天,宁即王,令即大。显道元年,元昊立官制梅菉墟
即今广东吴川市梅菉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梅菉镇在茂名县南百四十里。茂地三之二原名龙荫昌
清满洲正白旗人,字午楼。早年毕业于同文馆,后赴德国学军事。光绪十年归国。两次派为妫州
唐贞观八年改北燕州置,治所在怀戎县今河北涿鹿县西南石灰窑。长安初移治今怀来县东南五郎厅
清乾隆四十八年析长安盩屋洋县石泉镇安五县地置,属西安府。治所在五郎关今陕西宁陕县陶猗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陶朱公以治产致富,猗顿以制盐起家。观察处置使
即观察使。郑庄小霸
又称郑庄强国。春秋初年,周王朝衰落,无力解决内乱外患。各诸侯国也发生了升降变迁。齐郡
西汉改临淄郡置旧说秦即称齐郡,治所在临淄县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异牟寻
生卒唐时南诏国王。阁罗凤孙。幼从汉人郑回习汉文典籍。代宗大历十四年嗣位。颇知书,吴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年,唐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所建。杨行密出身孤寒,唐末参加江淮农民封肃
字元邕,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封回侄。博涉经史,文笔优美。修起居注。位至尚书左中兵征北将军
官名。东汉兴平年间置。曹操执政后,列为四征将军之一,多为持节都督,出镇一方,地位湾仔
区片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岛北部市区中央。为香港的商业中心和文化区之一。著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