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山
历史地名
白岩山怎么写好看:
白岩山历史词典解释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0乐平县“石梯山”条下:“白岩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下有杨赵水,北流合沾水。其麓据马岭隘口,接直隶邢台县界,五代末为河东守险之地。”
②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五里。《寰宇记》卷45黎城县:“白岩山在县东北七里。俗传岩赤则土离兵起,土人皆恶其变,恒以白6*粉污之,故目为白岩。”
③在今浙江瑞安市东隆山乡驻地白岩桥。《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白岩山在“县治东一里。一名龙山,亦名白鹿岩”。
④在今浙江宁海县东长街镇。《清一统志·台州府一》:白岩山“在宁海县东百里。山左一峰笔立,旁陇围绕如屏”。
⑤在今福建尤溪县东南。《清一统志·延平府》:白岩山“在尤溪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峰峦耸秀如画”。
⑥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51邓州:白岩山,“唐朱朴所云,北有白岩联络者也。其上有香岩寺。 自山而西,群山连亘, 以达于武关”。
⑦即朱圉山。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寰宇记》卷150大潭县:“朱圉山在县西, 俗名白岩山。”《明史·地理志》 伏羌县:“西有朱圉山,俗名白崖山。”
又称张讳岩、朱喙岩。在山西省黎城县城北。海拔 1127 米。《大明一统志》云:南朝齐武帝登此山,谓此是大蟒口开,赤色主杀6*人,可塞之。居民遂涂以石灰,因号白岩。山麓旧有白岩寺,寺有牡丹,久负盛名。今已毁。
词语分解: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格吉班玛土司
清末置,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北扎曲上流南岸。民国周希武 玉树调查记 卷上: “格吉麦马、格吉班马、格吉得马三族,同驻牧杂曲及子曲河上流。” 后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白岩山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詹氏女
芜湖今属安徽人。绍兴初,年十七,淮寇号一窠蜂攻破县,寇至,欲杀其父兄,女向前求情辰阳驿
一在今湖南沅陵县南沅水南,一在辰溪县西南一里。明寰宇通志卷辰州府辰阳驿有二一在府纛额真
满语官名。武职。清入关前设巴牙喇营,以巴牙喇纛额真统领营务。天聪八年改纛额真为纛象限仪
天文仪器。清制八大天文仪器之一。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于康熙十二年监造。由一个的象梅鼎祚
生卒明宁国府宣城人,字禹金。梅守德子。诸生。诗文博雅。以不得志于科场,弃举子业。海陀山
古称大翮山。在北京市延庆县西北。相传郡人王次仲变仓颉旧文为隶书,秦始皇奇而召之,士家制度
魏晋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士家即士兵之家,其户籍立为军籍,不属郡县政府管理。士家集豆重榆瞑
瞑眠,同眠。文选嵇康养生论豆令人重,榆令人瞑。李善注引博物志食豆三年,则身重,行检详官
官名。北宋神宗熙宁四年,枢密院置,相当于中书检正官,掌监察枢密院事务。元丰改制废胡韫
五代时人,精天文。仕后蜀。孟昶明德初,除司天少监。会荧惑犯积尸,昶以积尸蜀分也,新沐者必弹冠
战国楚屈原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祭,受物之汶汶者乎中左旗
又称东路中左旗。清康熙二十八年设,属蒙古 * 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巴225国道
即海南省境内海口三亚西线公路。从海口往西南经儋州至东方,再大致沿西南海岸至三亚。庚戌土断
即庚戌制。项庄
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战国时楚国贵族后裔。二世元年前,随其从兄项羽起义反秦。任满
生卒东汉初人。公孙述部将。光武建武十一年岑彭率军与满战于荆门,大破之。公孙述部将东京陵
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北十里,太子河东之东京陵乡。因在东京城旁,故名东京陵。清太祖实录庄廷鑨案
清代的文字狱案之一。康熙二年公元年,浙江湖州富户庄廷鑨刊刻了朱国桢编写的明史,又营缮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营缮司郎中。明清工部营缮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设,一田浩
明山东青州卫人。官千户。万历间,日本侵朝鲜,明兵援朝。浩建议由海道运粮以资军需。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