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源镇
历史地名
淮源镇怎么写好看:
淮源镇历史词典解释
在河南省桐柏县西部。面积171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鸿仪河村,人口1210。据清乾隆年间续修《桐柏县志》记载,此地原名红泥河,因濒临红泥河得名。亦称横泥河,后人嫌其名不雅,取其谐音,改鸿仪河。1958年建鸿仪河公社,1983年改乡。1999年改名淮源镇,因地处淮河之源地得名。主产稻、小麦,并产猕猴桃、桔梗、何首乌等。有金、银、铜、石灰石等矿。有砖瓦、石料、水泥预制件、木器、副食品加工等厂。312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祖师庙、张良洞、牌坊洞、桃花洞、禹王庙、淮井及太白顶自然保护区。
词语分解:
- 镇的字典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象山镇
1在江西省新建县中北部、赣江下游西岸。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象山街,人口1180。元代万姓建村于形状似象的山岗上,故名。1954年设象山区,1958年属樵舍公社,1971年设象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淮源镇历史


精彩推荐:
惠水县
年改定番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惠水县。据年版贵州省志地理志上册载惠水县以县境受东海
古时东海之名,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相当于今之黄海。礼记王制自东河至于高椅子山
在吉林省抚松县境。山形状如高椅,因名。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米以上,最高峰青顶,海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书名。北宋董汲著。不分卷。刊于元祐八年。首篇为总论,阐明斑疹常见之症与常用方药,隐圻
在今湖南临湘市东北长江南岸。即隐矶水经注。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三年,到彦之为谢晦军皇舆全览图
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格的全国地图。系在康熙年间大规模测绘工作的基础上绘成。精详程拓跋寿乐
生卒北魏皇族,鲜卑族。拓跋悉鹿之后。位选部尚书。初封南安王,改长乐王。文成帝即位元湛
字镇兴,凝弟。起家秘书郎,位至廷尉少卿。死于河阴之变。下三东宗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雪巴县境。年与雪喀宗及足木宗西部合并为雪巴县辅国大将军
官名。新莽末汉宗室刘永置,任其弟刘防为之。三国蜀后主景耀四年复置,迁尚书令董厥为守中书令
官名。官阶低于官职加守字。辽朝守中书令为加给官员的尊称,非实任。元世祖中统三年,高稼
生卒宋邛州蒲江人,字南叔,号缩斋。宁宗嘉定七年进士。真德秀一见,以国士期之。调成桂阳
即桂陵。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北。水经济水注引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齐田期伐我东鄙,肤诉
同肤受之诉。明沈德符野获编江陵震主上倚醉拔剑断其总角,群竖肤诉于冯保,保奏之慈圣提点大理寺
即大理寺提点。官名。辽南面官中置大理寺,以提点大理寺为长官。浸明浸昌
并列逐渐显露进而达到昌盛。汉书董仲舒传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之道,虚心以改寄官
即寄资。东黄水镇
在山西省阳曲县中东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东黄水,人口。原名五龙镇小黄金史
书名。蒙古古代史籍之一。编年体。全名诸汗根源简明黄金史,又称黄金史纲。为别于罗卜赤沙山
在今新疆温宿县北。水经河水注姑墨川水水导姑墨,西北赤沙山,东南流经姑墨国西。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