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
历史地名
苍梧县怎么写好看:
苍梧县历史词典解释
隋开皇十年(590)改广信县置,属静州。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大业初属苍梧郡。唐为梧州治。元为梧州路治。明为梧州府治。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英《续议缅甸条约附款》辟为通商口岸。民国初为广西苍梧道治。1927年析城区置梧州市,1932年废。1949年复置梧州市。1952年迁县治龙圩镇,即今苍梧县。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东邻广东省。属梧州市。面积 4272 平方千米。人口54.9万。辖17镇。县人民政府驻龙圩镇。“苍梧”之名最早见于《战国策·楚一》,苏秦为赵合纵说楚威王曰:楚地“南有洞庭、苍梧”。《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苍梧郡,治广信县,即今梧州市。西汉置猛陵县,在今苍梧县西北,属苍梧郡。三国吴增置新宁县,在今苍梧县东南,属苍梧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新宁县为宁新县。东晋增置遂成(又作城)县,在今苍梧县西南,属苍梧郡。隋废猛陵县、宁新县,开皇十年(590年)改广信县置苍梧县,属苍梧郡;次年改遂成县为戎成县,属永平郡。唐初苍梧县为梧州治。武德四年(621年)复置猛陵县,贞观八年(634年)更名孟陵县。属梧州。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废孟陵、戎城两县并入苍梧县,六年复置戎城县,熙宁四年(1071年)又废入苍梧县。元苍梧县为梧州路治。明、清为梧州府治。1912年废苍梧县入梧州府。1913年复置苍梧县,属郁江道。1914年属苍梧道。1949年属梧州专区,1951年属容县专区。1952年县治至今址。1958年属梧州专区,1971年属梧州地区。1983年隶梧州市。境内地势西北、东南高,中部低,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浔江、桂江、东安江、安平河等流经。属南亚6*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甘蔗、甘薯、豆类、玉米、木薯为主,并产松香、玉桂、八角、竹子等。特产“古凤荔枝”、“六堡茶”等。矿产有钛铁、铅、锌、花岗石、大理石、瓷土等。工业有水泥、化工、农机、罐头、松脂、制糖、酿酒、陶瓷等。321、207国道经此。水运可达梧州、贵港、柳州、平乐等地。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炳慰塔、龙岩、石拱桥、粤东会馆、李济琛故居、爽岛民俗风情旅游区。
词语分解:
-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历史地名推荐:石堂县
北魏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境。后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苍梧县历史


精彩推荐:
道高望重
犹德高望重。郑观应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孔戡
巢父从子。以事得罪昭义军节度卢从史,被迫谢病归家。后仍受其排挤,不调而卒。,参见征西护军
官名。东汉末置。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曹操任夏侯渊行此职,督徐晃等军击太原贼帅商曜朱模
明宗室。太祖第二十一子。洪武二十四年封沈王,永乐六年就藩潞安今山西长治。卒谥简。弹剑作歌
源见冯驩弹铗。指才士自伤不遇。唐李白行路难诗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天生寨
在今贵州铜仁市北。明正德八年,苗人起事,官军进讨,入此寨以断苗人水道。门无鬼
相传为商末之人。曾与赤张满稽在孟津观看周武王伐商纣之师。徐宗实
生卒元明间浙江黄岩人,名垢,以字行。勤敏好学,慕范仲淹之为人。元末设塾授徒,规约王居卿
宋登州蓬莱人,字寿明。第进士。神宗时累官京东转运使,青州城河贯其中,常泛滥成灾,刘仁实
弘基子,袭父封,官至左典戎卫郎将。参见新唐书乐石
古文苑李斯峄山刻石文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群臣颂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章樵注苏武
前西汉京兆尹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子卿。苏建之子。少以父任为郎,稍迁至移中厩监妙龄驰誉
宋苏轼苏潜圣挽词妙龄驰誉百夫雄,晚切忘怀水隐中。著作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无此职。三国魏明帝太和中置著作郎,隶中书省,专掌国史,晋改隶秘书省,南长扫朱门
同魏勃扫门。唐李山甫送职方王郎中诗此生长扫朱门者,每向人间梦粉闱。泥塑木雕
用泥土塑造或木头雕刻的偶像。比喻人举动呆板,神情呆滞木然。元无名氏冤家债主四折有李师夔
辽金间奉圣州永兴人,字贤佐。辽末以荫入仕,为本州酒监。金兵至,出降,诏领节度。累干木富义
淮南子修务训段干木辞禄而处家,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文侯曰段干木在,大浦口
指今越南广南岘港省北部之大占海口。唐杜佑通典卷屈璆道里记又云,林邑大浦口有五铜柱白头而新
同白头如新。明杨慎白头而新汉书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说苑作白头而新,倾盖而故。而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