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
历史地名
白洋淀怎么写好看:
白洋淀历史词典解释
又名西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宋史·河渠志五》:“有白洋淀。”《清一统志·保定府二》:白洋淀“在新安县南二十里。周六十余里。南高阳、西安州、东任邱、北新安、东北雄县五州县环之,而新安十数村居其中,古九十九淀之一也。相传明弘治以前,其地可耕而食,中央为牧马场。自正德间杨村河决入,始成泽国,今合相近诸淀之水,总名曰西淀”。
又称西淀、白羊淀。明《保定郡志》:“白洋淀去郡治东九十里……人以水势汪洋,故名。”在河北省中部,分属河北省安新、任丘、高阳、雄县、容城五县市所辖。由100多个大小不等淀泊串连而成,其中较著名的大淀泊有白洋淀、洛王淀、藻淀、马棚淀等,以白洋淀面积最大而称名。面积366平方千米,最大水深5.5米,平均水深2.84米,蓄水量10.38亿立方米,属河间洼地湖。上承白沟引河、潴龙河、唐河等8条河流来水,淀区调节后经赵王新渠、独流减河,穿北大港入海,历来是华北地区鱼和芦苇集中产区,素有“华北明珠”之称。枣林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成为华北平原上具有调洪、蓄水、灌溉、航运、水产等综合利用的水库型湖泊。但由于淤积严重,水源欠缺,水面逐渐缩小。
词语分解:
- 白洋淀的解释 河北省中部淡水湖。由白洋淀等一百四十多个大小淀泊组成的淡水湖群的总称。总面积366平方千米。在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大清河南支中游,对大清河洪水有滞缓作用。盛产水产品和芦苇。
- 白洋的解释 银元的俗称。也称光洋。 史超 风雪大别山:“更使我们奇怪的是石桌上还放着一块白洋。” 郭天民 从乌江到泸沽:“但大行李、五六十匹满驮白洋的马驮子都还拥挤在崖下。” 左齐 唤醒了的山城:“地主家的长工常在夜晚偷偷地跑来,告诉我们地主剥削农民的罪行,和地主的白洋、布匹、粮食等埋藏、寄存的地方。”
- 淀的字典解释 淀 (②澱) diàn 浅的湖泊:白洋淀
历史地名推荐:范桥镇
北宋置,属乾宁军。在今河北沧县北四十里兴济镇。金初于此置兴济县。清顺治末改为兴济镇。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白洋淀历史


精彩推荐:
徐知诲
五代时海州朐山人。徐温第三子。仕吴。兄徐知询守金陵,所为多不道,知诲时伺其阴事以卫国军
唐方镇名。光化元年改宁塞军置,治所在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东。五代梁改名忠义军。唐方镇潮州路
元至元十六年改潮州置,属广东道宣慰司。治所在海阳县今广东潮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惠人心皇皇
见人心惶惶。清孔尚任桃花扇阻奸但一月无君,,每日议立议迎,全无成说。前言往行
指从前圣贤的言行。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也指前辈的言行。并列以前圣阴密县
西汉置。治今甘肃灵台县西百里镇。属安定郡。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北周废。汤显祖
生卒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闲散梅伦
官名。清与民国时期蒙古各旗置,无定员定职,在印务梅伦有事故时代理其职务。刘弥正
生卒宋兴化军莆田人,字退翁,号退斋。刘夙子。孝宗淳熙八年进士。知临川县,入为太常理瀹骈文
书名。清吴尚先撰。一册。初刊于同治三年,初名外治医说,正文为骈文,后取医者理也,高平川
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十六国春秋辑补卷西秦录乞伏国仁五世祖有祐鄰者,晋泰始初率户五劝农掾
官名。即劝农掾史。汉朝郡县所属职吏。据后汉书百官志,汉朝郡县各署掾史,县府五官为盘石之固
见盘石之安。晋书陆机传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怀宝夜行
怀中藏有财宝而夜行。比喻冒险。战国策秦策臣闻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鲸呿鳌掷
呿张口的样子。掷腾跳,纵跃。鲸鱼张口,海龟跳跃。比喻诗文气势雄奇,跌宕起伏。宋张太子镇
在湖北省阳新县东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太子庙,人口。年属阳新县麃驼帐
又称麃子岭帐馆麃子岭穹庐。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北四道沟梁。为辽中京通往上京沿王逢
北宋太平当涂今属安徽人,字会之。少试进士不第,讲学苏州,学者多至数百人。晚始登第假君宫
楚国春申君之子为假君时所筑之宫。据越绝书载春申君封于吴今江苏苏州。后使其子为假君投膏止火
膏油脂。用油浇火。比喻举措不当,适得其反。出自五代时后唐大臣安重诲的事迹。安重诲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