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词典网
下载APP | 投稿 | 网站地图 | 放到桌面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官职 >>州牧_州牧介绍_州牧什么官_州牧历史官职

州牧

历史官职

州牧怎么写好看:

州牧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省称牧。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州部,各置刺史监察诸,秩六百石。成帝绥和元年(前8)更名州牧,秩二千石,位次九卿。哀帝建平二年 (前5) 复旧称。元寿二年 (前1) 又改州牧。东汉复置刺史,逐渐演变为州一级行政长官。灵帝中平五年(188)天下纷乱,焉以刺史威轻,建议改制州牧,选重臣以居其位。灵帝从之。州牧掌全州军政大权,地位高于郡守。至三国、晋、南北朝成为一州长官。与刺史并置时,位高于刺史。三国、晋、十六国时,凡州多置牧,授与位尊者,亦有遥之制,如三国吴之幽州牧。南朝宋以后仅扬州豫州等数州设牧,为荣誉称号,授与丞相等权臣。北朝诸州多设刺史,然北魏北齐司州北周雍州常设牧。其中北州牧为从二品,北周雍州牧九命。唐初雍州等牧为从二品,亲王为之,常以别驾领州事。至宋朝设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以亲王为之,不赴任所,或用为宗室赠官清朝为知州的别称。


官名。汉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成帝更为牧,俸二千石,各掌一州。初为监察性官员,后为州的军政长官。见《后汉书·百官志五·州》。参看“州”条。

词语分解:

  • 州牧的解释 1.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书·周官:“ 唐 虞 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蔡沉 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 汉成帝 时改剌史为州牧。后废置不常。 东汉 灵帝 时,再设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 魏 晋 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 唐 韩愈 送灵师诗:“ 开 忠 二州牧,诗赋时多传。”2. 清 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 州的字典解释 州 zhōu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
  • 牧的字典解释 牧 mù 放养牲口:牧童

历史官职推荐:夜士

周代掌巡夜的小官吏。周礼·秋官·司寤氏:“司寤氏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注:“夜士,主行夜徼候者,如今都候之属。”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州牧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官职 州牧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