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校尉
历史官职
步兵校尉怎么写好看:
步兵校尉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①西汉武帝始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位次列卿,属官有丞、司马等。领上林苑门屯兵,戍卫京师,兼任征伐。东汉为北军五校尉之一,秩比二千石,隶北军中候。掌宿卫禁兵,有司马一员。当时五校尉所掌北军五营为京师主要的常备禁军,故地位亲要,官显职闲,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多以京室外戚近臣充任。三国两晋南北朝沿置,魏、西晋隶中领军(领军将军),领宿卫营兵,四品。东晋初犹领营兵。其时别置二卫、四军诸禁军掌宿卫,五校职任渐轻。后罢其兵,旋省其官。十六国多置。南朝复置,为皇帝的侍卫武官,不领营兵,仍隶中领军(领军将军),用以安置勋旧武臣。宋四品,梁七班,陈六品、千石。或说梁改步骑校尉。北魏初领营兵,位次列卿,后罢其兵,成为武臣散官,无职掌,定员二十人。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五品。北齐员二十人,隶领军府所辖左、右卫府。从四品。② 南朝为东宫三校之一。见“太子步兵校尉”。③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令鹰扬府每府置二员,领步兵,正六品,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罢。
官名,西汉置,秩二千石,掌上林苑屯兵。东汉时俸比二千石,掌宿卫兵。西汉时有丞,有司马;东汉时有司马无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后汉书·百官志四·北军中候》。其后,魏晋沿置。隋朝鹰扬府也置,掌领步兵。唐废。
词语分解:
- 步兵的解释 1 ∶以徒步作战进行训练、武装和装备的兵种2 ∶徒步行军和打仗的士兵
- 校尉的解释 军职名。据史记,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项羽本纪载: 项梁 “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候、司马。”又张耳陈馀列传载: 陈胜 “以 张耳 、 陈餘 为左右校尉。” 汉 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 隋 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地位逐渐降低。 明 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其地位尤低。参阅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历史官职推荐:县法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县士中士三十二人,各掌野外其县的民数及狱讼。北周依周礼之制,以距王城三百里以外至四百里的区域内为县,置县法上士,正三命; 县法中士,正二命。掌同周礼,属秋官府刑部中大夫。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步兵校尉历史


精彩推荐:
赋上林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三亲六眷
泛指众亲戚。元关汉卿鲁斋郎一折只待置下庄房买下田,家私积有数千,那里管三亲六眷尽勿笃
见掘罗勿。去珠复还
源见合浦珠还。比喻人或物去而复还,失而复得。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去珠复还,缺月再圆屯城
在今安徽明光市北淮河南岸。寰宇记卷泗州临淮县古屯城在徐城县西南八十五里。陈太建五贫嘴薄舌
同贫嘴贱舌。鲁迅花边文学奇怪那么,远处,或是将来的人,恐怕大抵要以为这是作者贫嘴九灵山房集
书名。元戴良撰。三十卷。良世居金华山下,自号九灵山人,因以名集。是集为其子礼所编大鲍村
在山东省泗水县中部。属泗水镇。人口。相传,战国末期,齐国大夫鲍叔牙逃难迁此隐居,蒋照
生卒清江苏甘泉人,字文若。道光二十年举人,历官崇阳蕲水知县。曾为胡林翼幕僚,为湘赵鞅
生卒前即赵简子,又称赵孟。景叔之子。任晋卿,长期执掌国政。其时六卿强大,公室益卑顺水人情
顺带的人情。指乘便给人好处。东周列国志九九回守将和军卒都受了贿赂,落得做个顺水人司马承祯
唐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字子微,又作子益,号道隐。家世官宦。二十一岁入道教,事郭原
明河南兰阳人。永乐时以举人入仕,授四川监察御史。为人端庄谨慎,正直不阿。虽故人不袁济
式子。位至魏郡太守。为政有清廉之声。永安建制
清咸丰元年闰八月初一至次年二月太平军在广西永安今蒙山设官封王,相继建立各项制度。阑杆堡
北宋筑,属银城县。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六十里栏杆堡。元废。有头没脑
并列形容心神不定,言行丢三落四。二刻拍案惊奇卷大凡女人心一野,自然七颠八倒,如痴涝水
一名劳水黑水。在今山西临汾市北。寰宇记卷临汾县涝水源出乌岭山,俗名长寿水。清一统方领矩步
后汉书儒林传序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又马援传勃衣方领,水令
西汉法令。武帝时颁行。内容为关于用水灌溉的规定。据汉书兒宽传,宽表奏开六辅渠,定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